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加藤嘉一:中國國情大典觀感
2009/10/09 17:03:45瀏覽725|回應0|推薦1

  祝賀新中國六十華誕。上午的升旗儀式、胡錦濤檢閱與講話、大閱兵、群眾遊行以及晚上的聯歡晚會和焰火大會,我都曾申請過到現場參加,但被拒絕了。我在電視上看到,藍天白雲,各項活動圓滿進行。中國共產黨每逢重大時刻都能迎來好天氣,組織嚴密,毫無差池。能做到這點,很不容易。

  坦率說,沒什麼新鮮感,只有熟悉感。除了在閱兵中解放軍展現的那些新兵器,胡主席的講話也好,群眾遊行上的標語也罷,我都曾接觸過。在廣場上看到的:“聽党指揮”、“忠誠于黨”、“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等等,聽得、看得已經熟悉了。對我來說,觀看60周年國慶就等於上了一堂課,重新捋了那些思想一遍。為的是更加深刻、扎實地瞭解中國。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其順序和提法揭示了新中國與共產黨的關係。在遊行隊伍中看到四位領導人的照片,聽到其政治方略之錄音,我想到的是權威主義和社會現代化及個人崇拜和政治發展之間的關係。在天安門城樓上看到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領導在歡樂中相互溝通,在天安門廣場裏的民眾親眼看到領導人後興高采烈,帶著笑容給予歡呼的場合,我想到的是政治正當性與公民社會及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

  胡錦濤在重要講話中提出:“新中國60年發展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這段話給出了切實的信號。是中共領導人對過去的總結,對現狀的認知及對未來的展望。中共對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以來所取得的成就,充滿自豪,對即將面臨的下一個60年,充滿信心。中共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如今依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此以後,邁向中級,甚至高級。無論政治合法性遭到多難的挫折,經濟發展陷入多深的低迷,文明社會面臨多重的困難,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和執政一成不變,除非發生無序或失控。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電視臺把具有紀念意義的國慶特別節目以聯合國制定的6種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及漢語進行了直播,全球330多家電視臺使用了其畫面。這一舉措明顯體現了中共奉行“國際接軌”的決心。

  令人可惜的是,絕大多數的中國公民無法直接參與國慶活動。即使是北京居民,只有提前被指定的人員才能有參與權,剩下只能通過電視間接參與。這樣那樣的管制措施也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犧牲和不便。當然,這也很正常,所有人都參與本身不可能,又要考慮到安保方面。公民也基於愛國精神,表示了理解和耐心。從中不難看出,就當今中國政治而言,穩定壓倒一切,安全絕對第一。

  回想我的祖國,日本沒有這樣的國慶活動。即使有,日本人也應該不會認同。日本人對“國家”這一概念和產物,持有極為敏感的態度。原因無非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上的慘敗。當時國家(統治者、執政者)使得國民生活陷入崩潰處境。社會上任何角色都無能阻止其指導思想“國家主義”的“暴走”。正因為這一“前科”始終糾纏著戰後日本人,我們往往不相信代表“國家”的“政府”或者“領導人”。憑什麼證明政府說的和做的總是正確?政府如何說服民眾?民眾如何信任政府?政府治理得足夠合理嗎?媒體報導得足夠真實嗎?民眾扮演得足夠文明嗎?

  “國民國家(nation states)”(等於中文語境上的“民族國家”)應該有多種形態。有了國民才有國家,還是有了國家才有國民?是有著爭議的話題。西方人似乎傾向於前者,重視人權,東方人似乎傾向於後者,重視主權。無論如何,國民和國家既是表裏一體,又是相互獨立的關係。中國這一多民族的“國民國家”今後走向何方?胡錦濤在重要講話中給予了明確的答案,60周年國慶一系列活動與情景也顯然折射著未來。我們依然值得認真思考下去,關係到世界發展的深刻問題。

本文刊登于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第三眼”2009102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3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