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9/30 16:02:57瀏覽553|回應0|推薦2 | |
我們都知道:閱兵式是展示國家實力,塑造領導人形象的有效方式。然而,福兮,禍所依,這一方式同樣也潛伏危機,甚至災難——1973年的埃及,就曾經歷過這樣的災難。 “不可思議” 從1973年開始,原本普通的10月6日,對埃及人民來說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國慶日。不過,這一天卻不是埃及建國的日子,而是它戰勝以色列的日子:1973年10月6日,經過“十年教訓,十年生養”的埃及軍隊在他們的統帥薩達特和總參謀長沙茲利的指揮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過蘇伊士運河,迅速攻佔以色列號稱“堅若磐石,固如金湯”的“巴列夫防線”,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次10月戰爭,埃及雖然沒有取得最後勝利,但無論是埃及,還是中東其他伊斯蘭教國家,都從這次戰爭中看到了自己軍隊的力量,也因此看到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希望。就是鑒於這樣的意義,所以埃及政府才決定將這一天定為自己國慶日,而且每到這一天,埃及政府都要在納斯爾城的無名烈士墓前進行盛大閱兵式。 1981年,是10月戰爭爆發八周年,按常規,當然也要舉行閱兵式。所以,一大早,總統薩達特就起床進行準備了——對這場戰爭的紀念,實際是也是對他本人的紀念,他能不認真準備? 上午10點,閱兵場上已是人山人海。身著筆挺元帥服,肩挎總統綬帶薩達特總統在副總統穆巴拉克、國防部長阿布·加紮勒等人的陪同下,神采奕奕地出現在閱兵臺上。在他身邊除了副總統和國防部長外,還簇擁著總統私人顧問、阿曼親王、總統衛士及秘書。 11點25分,閱兵式正式開始。受閱隊伍邁著氣壯山河的步伐,一一從檢閱台前經過:先是“氣吞萬里如虎”的騎兵方陣,錚錚鐵蹄敲出埃及軍隊的沖天豪氣;接著是著裝華麗的軍事院校方陣,這是埃及軍隊未來的希望;下一個是埃及特有的騎在駝背上的“駱駝部隊”方陣……12點,一陣轟鳴在人們頭上響起,大家抬頭仰望,只見四架一組的“鬼怪”式飛機在上空輕盈掠過,接著就看見十多架“幻影”式戰鬥機拖著五顏六色的煙帶,在空中做讓人眼花繚亂的特技表演。大家一邊看一邊歡呼雀躍:為國家,為軍隊。12點55分,“戰爭之神”的炮兵方陣開始經過檢閱台,大家把目光從空中收回,饒有興致地觀賞起這些出現在檢閱場上七長八短,形狀各異的火炮來。 13點零4分,一輛正通過檢閱台的炮車突然偏離行進路線向檢閱台開來並很快停下。車上跳下4人:一個下車就以戰鬥姿勢爬在地上;另一個則飛快地奔向檢閱台——總統以為他是來向自己致敬,所以還特地站起來準備還禮。可他在聽到一句近乎嚎叫的“光榮屬於埃及”後,就看到對方投來一冒著青煙的手榴彈!與此同時,留在車上的一個人和另外兩個人都舉槍向檢閱台進行瘋狂掃射——事後證實:34發子彈全部射入了總統身體。總統秘書撲上去準備用自己身體保護總統,卻被對方投出的手榴彈炸斷右手。總統衛隊在這一刹那間,幾乎失去了反應能力,直到兇手們打光了自己槍膛裏的所有子彈,開始撤退時,他們才反應過來,於是密集的子彈向這4人射去,1人當場被擊斃,其他3人也受傷被俘——整個過程持續不到30秒!檢閱臺上的人目睹這一幕全驚呆了,正在做現場解說的播音員反映最快,在槍聲響起十多下時,人們就從電臺中聽到他哽咽的聲音:“叛徒,叛徒!同胞們,埃及……”此後,他泣不成聲,廣播裏也只剩下噪音。薩達特在倒下時,對身旁的副總統穆巴拉克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不可思議……”。 1點20分,軍用直升飛機將渾身血污的總統送到開羅最好的邁阿迪醫院,並馬上進行搶救。2點40分,醫生正式宣佈: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第二任總統安瓦爾·薩達特已經死亡。晚上八點,副總統穆巴拉克出現在電視螢幕上,他說:“我們的為千百萬人所熱愛的領袖、戰爭與和平的英雄,在為崇高的原則奮鬥終生之後,現在去世了。罪惡的叛徒之手殺害了我們的領袖。雖然我們失去了他,但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所有埃及人民,無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今天儘管非常悲痛,卻站起來公開宣佈,我們將沿著他的道路——和平的道路,不偏不倚地走下去,相信這是通向權利、正義和自由的道路。” “那就照真主意志辦吧” 經過審訊,埃及軍方很快搞清這次謀殺的原因:主謀叫哈力德·伊斯蘭布裏,現役軍人,中尉。另外幾人也是宗教狂熱分子。他們同屬於一個叫“贖罪與遷徙”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的目的是通過暴力行動在埃及建立霍梅尼式的宗教共和國。 哈力德·伊斯蘭布裏1957年出生在上埃及一個小村莊裏。高中畢業後,他進了炮兵部隊。他對埃及國內存在的貧富懸殊現象十分不滿,對總統薩達特在10月戰爭後頻頻向以色列示好的做法更是生氣,認為這出賣了阿拉伯利益,因而參加了以推翻薩達特政權,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為目的的“贖罪與遷徙”組織。但這些都還只是間接原因,他決定殺死薩達特的直接原因竟然是他不願意參加閱兵式。 埃及警方對這次槍殺事件進行了大審判,直接參加暗殺的伊斯蘭布裏等人被判處了死刑;另外,穆斯林兄弟會也有300人被判處死刑,武裝部隊也進行了大清洗,大約有100多人被開除出武裝部隊。但是,埃及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伊斯蘭運動還在悄悄復興,穆斯林兄弟會還在活動。不過,它的攻擊目標已經不限於那些贊同與以色列議和的人們,而是以整個埃及政權為敵了。他們利用廣大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先後成立了各種非法組織,埃及國內的極端勢力急劇膨脹。他們在偏僻的鄉村小鎮,挑動教派衝突,暗殺政府官員和知名人士。僅1992年他們就挑起衝突17起,製造暗殺事件幾十例,埃及著名作家福達就死在他們手中。1992年10月,他們又改變策略,認為小敲小打,難以對政府產生威脅,於是將目光投向了埃及的重要經濟領略——旅遊業。從這個月開始,埃及發生了多起針對外國遊客的暴力事件,比如,1993年2月26日,恐怖主義分子在開羅一家咖啡館製造的爆炸事件就使得7名外國遊客喪命。結果各國遊客對這個有著豐富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旅遊大國裹足不前,埃及旅遊業因此損失高達7億美元! 到今天,全球性的恐怖事件比比皆是,世界反恐事業任重道遠。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