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閭丘露薇:羅生門?
2009/09/01 13:48:06瀏覽493|回應0|推薦0

到底誰邀請達賴,就連旗幟鮮明的綠營媒體也用了羅生門這個標題,自由時報報導,民進党立委邱議瑩表示,達賴早在812日就寫信給馬英九,表達對災民的關心之意,並表示願意到臺灣為災民祈福,是達賴方面主動聯繫要求來台,綠營縣市首長才聯名寫了邀請函﹔不過達賴方面說法卻大不相同,達賴辦公室表示,是收到了綠營七縣市首長文情並茂的邀請函,被大受感動,才決定來台祈福辦法會,兩造說法完全相反。

 

而中央社報導,一名不願透露名字的西藏流亡人士告訴中央社,對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是否應邀前往臺灣,達賴辦公室內部曾有正反兩面的意見,甚至一度傳出有意婉拒邀請。

反對者認為,如果貿然前往,可能捲入臺灣朝野政局的鬥爭,影響達賴喇嘛與臺灣一向友好的關係,也會加深北京對達賴喇嘛的猜疑,不利日後藏中恢復會談的可能性。 

 

但支持者認為,有流亡藏人旅居的臺灣,也有不少藏傳佛教信徒和達賴喇嘛的擁護者,而且災民提出了邀訪請求,達賴喇嘛也覺得自己是宗教領袖,有必要前往,不應考量政治因素,有去的必要。 

 

這名匿名人士表示,達賴喇嘛辦公室內部會商的結果,決定了三不原則,即不激怒北京、不為難馬英九、不受任何政治操弄,並將此行訪台定調為安撫災民和超度亡靈。

 

儘管這名人士說,達賴方面希望能夠靜靜的來,靜靜的走,但是既然決定踏上臺灣這塊土地,就註定不可能平靜.從昨天晚上抵達臺北,到南下高雄,一路嗆聲不斷,自然也是臺灣媒體不會錯過的頭條新聞.儘管達賴臨時取消了記者會,一個原因是避免正面碰撞敏感話題.但是既然行程公開,當然無法迴避緊追不放的臺灣媒體,會被問到帶有政治涵義的問題.而事實上,對於兩岸關係,達賴就沒有避而不談,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沒有記者會,都不影響他的曝光率.

 

國民黨的表態意料之中,倒是民進黨的那些大佬們的態度更值得觀察,呂秀蓮第一個表示不會和達賴見面,謝長廷和蘇貞昌雖然沒有表示反對邀請,但是擺出一種觀望的姿態,而最新報導,蔡英文會在自然的情況下,與達賴會面.

 

陳菊這次是為自己加分還是引發一場圍繞自己的政治風暴,說實話,看臺灣媒體的報導也好,分析也好,很難判斷,因為臺灣的媒體原本就立場鮮明,在這樣的前提下,做為讀者或著觀眾,不知道報導有多少的偏向性,分析有多少的導向性,因為如果看看一些臺灣民眾的相關博客,感受就會和看主流媒體很不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做出准確判斷很難.

 

儘管這樣,還是要摘錄南方朔今天在"明報"專欄上的的一段話,可以不認同他的觀點,但作為一個公共知識份子,可以相信不存在為誰的利益說話的問題.

 

"這次「八八水災」,由於馬劉政府顢頇無能,而且自大的低估了災情,遂在一開始時拒絕了美國的援助,這等於他們坐實了民進黨說他們「親中」「賣台」的罪名。而我們都知道,馬英九在靈魂深處即有著嚴重的「恐綠症」——他不會,不能也不願公開說自己「是」什麼,而只會說自己「不是」什麼,這是一種讓自己永遠站到「安全」位置上的政客做法,2007 年臺灣大選在即,我承蒙吳伯雄先生好意,應邀到國民黨中常會演講,當時我就引用了哈佛教授尤瑞(William Ury)在《說不的力量》這本書的觀點,指出不敢說出自己主張,只是忽藍忽綠企圖面面討好的人,最後一定討不到好,只會被人看破手腳,在大家的鄙視下全輸。

正因馬的「恐綠症」,這次「八八水災」,大陸方面一頭熱,既送組合屋,又表示要派直升機。這是光明正大的善意,但馬政府卻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北京送善意,這次送錯了對象。

除此之外,臺灣目前政權雖在馬英九手上,但在政治議題上,真正的主導權則仍在民進黨手中。民進党南部縣市長深知馬在怕什麼,遂以替災民祈福為理由,邀請達賴訪台。臺灣自己佛教大師及道教大廟極多,而且都參與了救災,馬若沒有恐綠症,大可堂堂正正拒絕,但他怎麼敢,反而認為達賴前來,可以證明他不怕中共。

 

問題是他既同意達賴來,又急急忙忙派密使赴北京說明。又花盡心思希望達賴別開記者會,也拜託國民黨大官不要和達賴見面,要想各方面都討好,最後搞得自己灰頭土臉。幸而達賴是個智慧長者,不想惹事,主動取消了記者會。但縱使如此,達賴到臺灣,都是民進党要人相陪,要算「功勞」,民進黨已拿光了。臺灣百姓看在眼裏,對馬政府還會有什麼信心;北京在「八八水災」問題上,熱臉貼到了冷屁股,他們在對台政策上又怎會不上當學乖呢?馬政府在達賴問題上沒事惹事,把自己搞得裏外不是人,這是拙劣但卻自以為聰明的權術,肯定使得達賴訪台事件會成為馬政府的另一災!"

 

至於臺灣媒體今天熱炒九月五號聽奧會大陸不參加開幕式,是因為達賴的問題北京表示以此表示不滿,倒是覺得,或許真是巧合,因為想想之前中國隊技術性缺席世運會開幕式,這次,只不過是按照慣例而已.況且,千手觀音還要參加開幕式的演出.

 

既然當事人不明說是巧合還是刻意,到讓各方有了各取所需的詮釋空間,或許還能產生旁敲側擊的效果.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27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