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敬偉:美国精神救美国?
2009/07/08 16:06:39瀏覽406|回應0|推薦3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獨立日”呼喚重樹“美國精神”。 與此同時,9.11事件後關閉的自由女神像也重新向公眾開放。這些,連同奧巴馬總統的膚色,都變得象徵意味濃厚。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宛若奧巴馬的“改元”。


     
美國政府在其並不久遠的歷史中迎來了又一次的瓶頸拐點。金融危機還在繼續,反恐戰爭並未結束只是實現了從伊拉克到阿富汗的轉移,東北亞和波斯灣的核子陰影消耗了美國的耐心但又無可奈何。奧巴馬最擔憂的還不是外交上的爛攤子,乃是如何通過“新政”救贖美國的經濟,提升國民的信心,修復美國超級大國基座上出現的罅隙。所以,奧巴馬這次呼喚的美國精神不是別的,而是“頑強”。


     
美國歷史每到緊要關頭,總會有總統靠“美國精神”來提振美國民眾的信心,以期渡過難關。林肯時代,靠的是“團結”來凝聚要崩潰的聯邦。大蕭條時代,人們猶記羅斯福總統的宣言:“我們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一種莫名其妙、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把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小羅斯福呼喚的美國精神是“勇敢”。林肯是奧巴馬的精神導師,奧氏期冀自己再現“林肯的故事”;羅斯福是奧巴馬拯救美國的國策偶像,希望再現“新政”奇跡。


      
相較於林肯和羅斯福時代,奧巴馬治下的美國絕對並非“美利堅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但是,美國人的危機感卻比任何時候都強,因為美國面臨著全球影響力降低、超級大國地位遭遇挑戰。正如奧巴馬所言,美國目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兩場戰爭、經濟危機、醫保開銷不斷上升、學校數量缺乏以及對外國石油的依賴,而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每個美國人付出努力。但是,奧巴馬呼喚的“頑強”能救美國嗎?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人已經足夠團結和頑強。他們視黑人總統奧巴馬為童話為傳奇,希望通過總統膚色的改變再續美國夢的瑰麗。奧巴馬的“新政”赤字巨大,僅減稅一項就高達GDP3.2%。但是白宮經濟顧問埃德爾伯格認為,奧巴馬“新政”對經濟增長的刺激只有1.5%,而美國GDP的增長率是-5.5%,失業率高達9.4%。年初對19家資產超過1千億美元的大型銀行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示,17家還需要政府繼續注資才能生存,而中小型銀行的壓力則更大,截至6月,美國已有45家銀行倒閉,大大超過前兩年倒閉銀行的總數。儘管如此,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一直維持在相對高位。國會內共和黨的反對聲浪並未出現不可控制的情況。這意味著,美國人當前是空前團結,而且篤信奧巴馬能夠帶領美國走出危機。


     
這當然是奧巴馬總統最需要的。但是,當美國人所有的希望和信任都集中于奧巴馬一人時,奧巴馬體味到的恐怕就有不安和恐懼了。因為憑其一人之力,是難以救贖美國的。他需要所有的美國人都頑強起來,分擔他所承受的壓力。這,才是他在獨立日呼喚“美國精神”的關鍵所在。


     
確實,當個性斐然的美國和美國人一下子被危機搞得懵懂無措而又喪失個體獨立的精神,將所有的希望和砝碼都押在一個奧巴馬身上時,奧巴馬如何擔承得起負命豪賭的國家成本?


      況且,在當前的國際語境下,美國迅速走出危機泥潭也有助於全球經濟復蘇。所以,從宏觀的全球視野看,不僅奧巴馬呼喚“頑強”的“美國精神”,地球人也希望美國人再次頑強起來,從危難中站立起來。


      
不過,單靠頑強的“精神力量”是否能夠扭轉奧巴馬面臨的內政外交紛亂如麻的困局,真的難以預料。因為在美國的強國之路上,包括林肯和羅斯福,依傍的還是美國在物質上的實力,精神因素只是次要的。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11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