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閭丘露薇:香港員警不遊行了
2009/06/26 18:52:44瀏覽381|回應0|推薦3

曾特首以情動人,警隊一哥縮短海外行程回港撲火,員警叔叔們終於答應,這個星期天不上街示威了.

 

從理性角度來說,這是政府警隊雙贏的結果,因為如果二千名休班警員真的上街遊行,誰都知道是雙輸的下場.政府的管治形象更加低落,沒有能力處理聚眾施壓行動,顯得非常的弱勢.別人也更加會有樣學樣,用街頭抗爭,而不是談判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要求.警隊則會讓市民有"貪心"的印象,影響警隊形象,畢竟經濟不景氣,政府高官又剛剛宣佈帶頭減薪,警隊畢竟還算是鐵飯碗,這個時候站出來要求設立獨立薪酬調整機制,肯定政治不正確,也得不到民意支持,認為員警是為了一己私利.更嚴重的是,警方會讓市民擔心,警隊是否應該被信任和依賴?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員警真的上街了,會有幾件好玩的事情發生.第一,他們拿到的"不反對通知書",是警方簽發的,在經常有其他團體投訴遊行申請被禁止的情況下,肯定會有人質疑,是不是自己人幫自己人?當然,在員警決定不遊行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取得這份同意遊行的通知書,警方說,還在處理當中.第二,到時後遊行的人數到底多少?因為以往的遊行,組織者和警方公佈的差距都很大,警方的數字一定少,甚至會少一半,問題是,當組織者公佈的也是警方數字的時候,如果差別很大,一定會引發很多聯想.第三,大家也很好奇,到時候執法的員警,是否會在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調和一下他們的同事的口號聲,當然執法警方的解釋會是:為了調節現場氣氛.最後,很多人希望,員警自己成為示威者,感受了示威的辛苦之後,下次對其他示威者,能夠將心比心,客氣一些。 

 

香港員警上一次上街示威是在1977.五六十年代,幾乎每個警員都有貪污,不單單是警隊,也包括其他的政府部門,積累民怨.如果看過《雷洛傳》,《跛豪》兩部港產電影,大概會有一個印象.1974,為了治理警隊內部貪污,成立了直接由港督領導的廉政公署ICAC.77年,ICAC抓了數百名員警,11,兩名員警畏罪自殺,導致2000名員警示威,要求解散ICAC.當時的港督麥理浩決定特赦,規定19771月以前比較輕微的案件不再追究﹐同時修緊法例﹐針對所有的公營機構和政府工作人員,也包括民眾,那就是不管是受賄,還是行賄,都屬於犯法.由於香港社會上下,特別是民眾對於貪污的痛恨,加上政府部門貪污,特別是警隊,已經影響到政府管治,在強力推行下,廉署從此建立起自己的權威,香港警隊也開始慢慢步入全球最廉潔的警隊當中.

 

說服員警不要上街,先是兩位高官唐英年和李少光出手,他們批評員警上街會影響警隊形象。不過有些話雖然有道理,是不是可以在公開場合,是不是可以由官員來講,都是非常微妙的事情。兩名官員的講話沒有改變事態,反而強化了員警的立場,就連原本反對員警上街的人,也批評官員這樣講,有干涉他人集會自由的嫌疑.

 

於是昨天曾特首出場,打溫情牌:"我系來自一個員警家庭,我爸爸系員警,我弟弟系員警,我弟婦系員警,我叔叔系員警,我的表兄弟亦有做員警嘅。而我在員警員佐級的宿舍裏住了18年,圍繞我的朋友,喺我成長時期的,都是員警的家庭。所以我對警隊,是有極度深厚的感情"

 

緊接著,警隊一哥,警務處處長鄧竟成,一下長途飛機,馬上和警隊四個協會開會,排胸脯會保證,會代表大家,向政府要求解決員警所關注的問題.政府也承諾,會在四個月內對現有機制進行檢討.警隊決定這個星期天不上街了,改為開大會,和高層進行溝通.

 

雖然這場火被滅了,但是問題並沒有解決.政府承諾檢討響應警隊的要求,讓人產生政府用錢來擺平的印象,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或許這也是員警對於政府的不響應失去耐心之後,決定走上街頭要脅政府的原因。而且四個員警協會表示,不排除四個月後,如果不滿意,依然會走上街頭.政府的管治威信去了那裏?政府為何不能夠在問題發生的時候就解決問題?政府的管治能力是否有問題? 

 

32年前員警的示威,把民眾和當局自身對警隊的不滿推向了臨界點,於是港督利用當時的民意還有法例以及ICAC,從此改變了香港警隊.32年後,雖然員警最終沒有走上街頭,但是卻讓人擔憂,這支維持香港社會穩定的力量,原來也存在不穩定的因素,那末市民還能依賴誰?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07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