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沖:“金磚四國”難改世界經濟秩序
2009/06/12 15:51:38瀏覽1742|回應2|推薦4

“金磚四國”這個簡稱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四個國家的英文國名開頭字母BRIC 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諧音BRICK(意指磚頭),最先由高盛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們于2003年提出,繼而被廣泛引用、討論。

6月16日,四國領導人將在俄羅斯召開首次峰會,它傳遞給全世界一個明確的信號,金磚四國將不再單純是紙面上的文字遊戲和統計學意義上的虛擬組織,而是開始進行具備可操作性的政治經濟合作。比如說,中俄貸款換石油協議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也獲得了中國國開行的百億美元貸款。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說得明白,這種對話有利於推動多邊主義,促進全球性問題的解決,符合四國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他坦言,中方對擬議中的金磚四國領導人會晤持積極態度。這充分說明中國在重視和發達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的同時,放眼世界,促進世界和諧發展的努力。

我仔細翻看了金磚四國的相關資料,感到吃驚的是,俄羅斯、印度、巴西的最大貿易夥伴均為中國。四國(BRICGDP分別排在世界的第10位、第8位、第12位、第3位,外匯儲備分列第7位、第3位、第4位、第1位,高盛預測,到2050年,四國的財富將超過八大工業國。

難怪519日訪華的巴西總統盧拉如此直言不諱:“我想,我要展開的行程對建立全世界新經濟秩序和制定新的貿易政策都極為重要。”

金磚四國峰會只是合作的第一步,從開始會晤到定期會晤,從形成經濟合作機制到形成政治合作意向,從影響發展中國家到影響全球經濟,還有漫漫的坎坷長路要走,前方會有數不清的暗礁和艱險,有難以預料的挫折和困難。

首先,四國不具備共同的價值觀,金磚只是經濟學家們造出來的一個辭彙,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四國之間並不搭界,俄羅斯在短暫的效仿西方後回到威權時代,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巴西和印度則是社會問題成堆的民主國家,不像歐美國家一樣,是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上形成的聯盟;更不像歐盟,有著成熟的政治合作機制。

其次,四國在世界經濟鏈條上勢力不夠。靠廉價勞動力、靠出售資源、靠國外市場形成的競爭力是弱勢的,也是不穩固的。巴西的農產品、俄羅斯的石油、印度的服務業外包、中國的製造業產品都靠發達國家市場,中國財政部的大員私下坦言,在國家交往中,出口商是沒有地位的。有時候,GDP不能說明一國的實力,在金融、貨幣問題上,四國的話語權還遠遠不夠。

與過去相比,金磚四國現在確實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是,還沒有命令權(即可以命令某些國家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權利)、監督權(即監督某個國際社會通過的決議或計畫的執行情況的權利)、獎懲權(即對做得好或不好的國家給予或不給予援助、市場准入、某些國際組織席位的權利)。

再次,四國之間的關係也非常微妙。中、俄、印處於歐亞大陸,巴西獨居南美。戰略上,俄羅斯和印度密切合作“夾擊”中國,而中俄之間近幾年雖然政治經濟合作大幅加強,但俄羅斯國內擔心中國崛起的聲音不絕於耳。中印之間領土爭端懸而未決,西方國家惡炒“龍象之爭”。由此可見,四國的金融合作、經濟合作易行,但如果進一步組成聯合體或自貿區,並把經濟需求轉化為政治意願、在世界上形成合力,還要克服諸多困難。

美國的經濟學家所擔心的恰恰在於此,高盛的報告認為,這四個國家已經逐步開始開展政治合作,未來加強其政治地位,比如影響聯合國的決定;或者通過不成文的政治合作協定,來迫使美國讓步。然而,美國擅長的策略是分化、瓦解,各個擊破,遇到關鍵問題,四國似乎找不到鐵板一塊、必然團結的理由。

另外,四國本身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印度和中國的窮人加起來就佔據了世界上窮人數量的一半,如果翻翻10年前預測巴西經濟增長的資料,你會發現預測和實際情況相去甚遠,里約熱內盧的犯罪倒是世界聞名。俄羅斯太依賴資源,且人口下降,給經濟發展埋上了陰影。

        當然,不能因為困難停止合作,金磚四國的合作或許會成為後起國家合作的範例,即使不能建立新經濟秩序,也會促使現行秩序的合理改進,別忘了,四國中有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政治影響力加上經濟實力,可以為世界的公平、公正、和諧盡一份力。發達國家也不惜擔心,如馬朝旭所言,四國對話與合作是透明和開放的,不針對任何一方。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fengblog&aid=303683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个也不能少
2009/06/15 08:49

金融危机使中国外贸形势严峻,拓展与金砖三国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外贸


linand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慢慢改變
2009/06/15 08:15

這情形是「慢慢改變」而不是「難以改變」。

只要四國的GDP成長率遠大於美國,美國遲早就是要退位的。所以四國能團結成鐵板一塊則爭奪「話語權」的時間就早,若不能就晚一些,這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規律。

美國所擅長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那是在獨強的時代這把戲玩得靈,以後就不靈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