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媒體專稿,勿載 這兩天,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成為全球焦點新聞。101年的汽車老字型大小、雄霸全球車壇80年的巨無敵、全盛時期達60多萬員工的通用走到末路確實讓人欷歔不已。關於此事的新聞正在全球各地發酵,美國政府的大幅投入入股,也使奧巴馬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和經濟壓力。在通用破產的氾濫消息中,通用公司的越野品牌悍馬被中國成都的一家民營公私收購,使震盪的通用破產潮激起了更大的輿論漣漪,誘發人們更多聯想。 由於悍馬主要以生產美國軍用越野車聞名,可以說悍馬就是美國軍隊彪悍張揚的象徵,是美國精神和軍魂的寄託載體。中國民營企業收購悍馬,或僅僅基於商業原則,但恐怕會在美國社會掀起波瀾。須知,2007年中海油收購美優尼科石油公司而最終破產,聯想電腦收購IBM也是一波三折。美國軍隊和民眾能否順利讓這樁跨國的商業收購案成交還是未知數。雖然美國是個崇尚自由市場原則的國家,但是一旦牽涉到本國文化原創品牌的棄保,激發的民族主義情緒同樣喧囂。尤其是悍馬和美國軍方有著密切的關係,悍馬易手中國,軍隊中的保守派難免會有貴恙,激烈地阻撓這起收購案。何況,由於悍馬擁有軍用越野的血統,其附加的諸多車載軍用技術也屬於美軍的禁臠。別說在美國還沒有對華放開高新技術出口的限制,即使對於盟國收購,美國軍隊恐怕也不會答應。 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機以降,G2(中美)共治世界為美國首倡,中國總理溫家寶則反對這種提法。這意味著,美國對華的“揚”和“捧”實質上反照了中國和美國平起平坐的靈魂深處的憂懼;中國則是回避來避免投鼠忌器。一句話,中美是在演繹現代版的“煮酒論英雄”。誰是曹、誰是劉,不言自明。 在此情況下,中國民營企業收購悍馬就利弊共存了。從益處而言,一是可以投石問路,用跨國企業並購的策略考驗美國對華態度,若美國社會理性接受,則意味著中美關係昇華到新的利益共用層次。如果激起美國社會激烈反應,亦可全身而退;二是可以打開美國對華貿易技術限制;三是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在西方國家進行企業並購積累實戰經驗。從不利因素而言,則有可能在美重新激燃中國威脅論。近期,中國企業進軍澳大利亞和印度頻遭杯葛,預示著金融危機情勢下中國海量的外匯儲備已經讓相關國家深度恐懼,害怕中國企業趁此佈局全球市場。如果連小小的中國民營企業都能吞噬掉悍馬這個知名美國汽車品牌,而且花錢不多(不超過5億美元),美國人本來就難以排遣的“中國威脅論”可能會爆炸式地釋放出來。 雖然市場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常常掛在政治家的嘴邊,但是政治家們追求的還是本國利益的最大化。美國如此,中國也不例外。從當前的事態發展看,中國企業收購悍馬其實並無實質內涵。一方面,悍馬品牌和技術依然保留在美國本土,中國企業只不過是給入不敷出的悍馬投資而已,另一方面也不會給中國本土製造工作機會。悍馬依然是悍馬,依然長著一顆“美國心”,中國這家民營企業贏得的或許只是螞蟻吃大象的知名度和中國人暫時的虛榮心。果如此,那就得不嘗失了。 何況,還有日本的前車之鑒不能不記取。1980年代,日本憑藉7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集聚的實力大舉收購美國。索尼購買了美國文化象徵的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三菱則買下了美國國家象徵的洛克菲勒中心。當時美國人也曾憂心忡忡,“美國正在變成日本的第四十一個縣”。可是,日本人囫圇吞棗式的收購美國,反而為美國經濟重振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奧援,日本則陷入了長期的經濟滯漲中。 日本的教訓表明,中國企業進軍美國也要小心。畢竟,這個資本主義的龐然大物,並不是那麼好吞的,而且吃下去也好考慮消化能力。桀驁不馴的悍馬,到底是為中國企業馴服還是將中國企業摔個人仰馬翻,還有待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