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17 09:21:19瀏覽1125|回應2|推薦3 | |
回想三十年前,蔣經國的名字緊隨蔣介石之後,在大陸社會是“獨夫民賊”的代名詞。時至上世紀80年代,從流行音樂開始的文化欣賞,由老兵回鄉看到的物質落差,讓大陸人對臺灣及其領導人的印象有所轉變。經歷了一個模糊期之後,大陸民眾開始瞭解蔣經國的親民作風,知識份子則認真對待他在臺灣推行的經濟政策和政治改革。到了今天,我們能夠在臺灣人的懷念聲中,去回顧那一段曾經被遮掩的時光,把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當作共有的歷史鏡鑒。此番知人論事的經歷,也體現了不可逆轉的世道人心。 蔣經國一生政績之中,如今最容易被大陸人說起的是,他在民間呼聲的壓力之下,又頂住官僚體制內的反壓力,打開了老兵回鄉探親的大門,為兩岸的政治和解鋪墊了一塊重要的基石。這固然發自於他“遙念故鄉,深感流亡之苦”的遊子情懷,但我們更應該讚賞的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胸襟見識。就個人際遇而言,一方面他對故土的思念難舍難棄,另一方面他在接受《時代》週刊採訪時,也很清醒地意識到:“我已經是一個臺灣人。”他的政治身份更是一位臺灣的領導人,將基本的權利與自由還給臺灣民眾,是他的政治職責。 在大陸最無可爭議的是,蔣經國執政臺灣期間,於困頓的政治境遇之中,苦練內功,力振經濟,讓臺灣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從1972年到1988年,臺灣人均所得從486美元攀升到5917美元。他的“十大建設”雖然有計劃經濟的痕跡,也受到破壞環境的詬病,但是由於搞活了民間社會,注重產業結構的調整,以電子科技作為導向,更刻意消弭貧富差異,鍾情鄉村建設,當臺灣躋身“亞洲四小龍”而光彩熠熠時,全世界更多地對它投以讚美的目光。 我們更不應該回避的是,歷史將會無可爭議地記載,蔣經國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他超越個人、家族和黨派的私利,解除了戒嚴令,開放了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帶領臺灣結束了專制政治,推開了自由民主的大門。儘管他一生盡享獨裁專制的盛宴,也依靠特務軍警維持著並非民選的政權,但是他並沒有以此作為榮耀,到晚年還隱隱感到了恥辱。他明智地告誡身邊的人:“權柄,很容易去用它。難的是,什麼時候不去用它。”1986年9月民進党成立時,他的幕僚之中很多人沿襲專制的思維,要求進行鎮壓和逮捕,但是他予以回絕,留下了“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的警語。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他利用權柄維護了民眾反對的權利和自由。 蔣經國辭世之後,臺灣經濟和政治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崎嶇坎坷,烏雲彌漫,但是這絲毫無損於他的政治功績。即便現實再糟糕一點,他對於民生和民權的認可和維護,也永遠值得歷史深刻銘記。何況,他的做法已經推動而且必將繼續推動臺灣社會的發展。 我們也留意到,在自由多元的社會空氣中,蔣經國百歲誕辰紀念無論怎樣高調和隆重,臺灣人也沒有將他神話的可能。臺灣社會幾十年來的反抗運動,無論是普通老兵的街頭抗議,還是政治精英的捨身坐牢,正是他們的不懈抗爭,促進了蔣經國的覺悟和反思,逼迫他作出了正確的選擇。正是他們的智慧和勇氣,鑄就了蔣經國的歷史豐碑。蔣經國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少濫用權力,多順應民心。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