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0 23:57:19瀏覽745|回應0|推薦2 | |
這次夜會過後,在國事會議上,隸屬兩黃旗的大臣索尼和鰲拜率先提出要立豪格為帝,多爾袞當下就命人趕出場。
隨後英親王阿濟格和多鐸提議多爾袞繼位,多爾袞沉默不語,未置可否,多鐸沉不住氣衝口而出:「若是睿親王無意,就立我為帝,太祖遺詔裡頭也提及了我的名字。」 果真是成不了大事,多爾袞氣這個弟弟實在太不成才。「太祖遺詔也提及肅親王豪格的名字,不是只有單你一個人。」 多爾袞之所以令人害怕,他的厲害就是在狀似無意中打了多鐸一槍,實際上卻順帶將豪格扔出候選人名單之列。 不死心,多鐸再提議,「那就立長,依輩分來論,當立禮親王代善。」怎麼說代善哥哥也比豪格來得親近,由他當皇帝想必自個兒少不了些好處。 禮親王代善搖頭,他已經老了,宮裡頭的恩恩怨怨於他早已如過往煙雲,眼下這渾水……他不想淌。「如果多爾袞同意繼位是國家之福,若是他不願,就該立嫡,豪格是大皇子,理當立他為帝。」 豪格心裡歡喜著時運終於走向他這邊,「豪格福小德薄,不知是否足以擔此重任?」假意推卻一下才不會落人話柄。 他這一推恰好如了多爾袞的心意,多爾袞當下表態說:「既然本王和禮親王都無意接任,大阿哥又怕自己能力不足,就應立九皇子福臨為帝,但因禮親王年事已高早已不太過問政事,就由本王與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待九皇子成年之後歸還行政。」 多爾袞的提議立刻獲得多數大臣的贊同,這樣一來大阿哥和睿親王兩邊都不得罪,再加上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的繼位安定了大清的民心。 局面演變至此,豪格再如何不願意也只能接受,一個六歲的孩子繼任皇位,這口氣他是怎麼也嚥不下。 於是,皇太極去世一個多月,小皇帝福臨即位,輔政王多爾袞替小皇帝頒布諭旨,命令另一位輔政王濟爾哈朗率軍攻打寧遠,這道聖旨讓許多大臣摸不著頭緒,結果在濟爾哈朗出兵之後,沒多久多爾袞又替小皇帝頒布諭旨,晉封自己為「攝政王」。 成為攝政王之後,多爾袞規定不再分管政府六部事務,所有的工作由各部尚書負責,各部尚書直接對攝政王負責,架空了濟爾哈朗輔政的權力,成為名符其實的地下皇帝。 他之所以敢這樣明目張膽地擴張自己的權力,是因為後來莊妃答應他,他照約定讓位擁戴福臨,她就讓多爾袞掌實際權,畢竟福臨太過年幼,野心勃勃的人太多,她一個女人怕是應付不來。 就這樣在多爾袞擔任攝政王的期間,率大軍直撲北京,當時在明朝有名的文官武將不是成為他的部下就是死在他的手裡。 當時,他才三十二歲,固然已成為大清帝國的真正領袖,大清皇朝攝政王的頭銜也是在這個時刻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裡。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