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2 20:15:50瀏覽2003|回應3|推薦36 | |
最後一天,早餐後離開田澤湖高原的溫泉飯店,依慣例日本人在飯店門口揮手歡送我們離開。因為要從青森機場搭回程的班機,於是,我們第一站回到青森縣的「弘前市」,要參觀「津輕藩ねぷた 村」。 「津輕藩ねぷた 村」在台灣的旅行社行程中譯為「津輕藩睡魔村」,在這裡展示的是每年8月1~7日在弘前舉辦「睡魔祭燈籠節」的巨型燈籠。由於藩主「津輕為信」的小名中有「扇」字,這些燈籠多為扇形,燈籠表面繪著中國歷史英雄和日本武士,背面為美女像,色彩相當鮮豔,因此,在現場拿到的「中文簡介」摺頁中,稱這個「ねぷた村」為「燈籠村」。(ねぷた讀音:NePuTa) 弘前「睡魔祭燈籠節」每年的8月1日至7日舉行一週,約有60座巨大的燈籠在街上遊行,在青森縣大致分為「弘前燈籠-ねぷた(NEPUTA)」和「青森燈籠-ねぶた(NEBUTA)」兩種,青森燈籠是作成人物形狀的立體燈籠,歡樂地跳躍、舞蹈,弘前燈籠主要是作成扇子形狀,並不像青森燈籠那樣歡快地跳躍、舞蹈,而是緩慢、雄壯地在街上遊行,雖然弘前燈籠和青森燈籠從形狀到行進方式風格完全不同,但都被指定為國家重要無形的民俗文化財產。 弘前「睡魔祭燈籠節」的起源,據導遊小姐說:以前農民為了防止在夏季從事農活時因「發睏」而馬虎大意、受傷,因此將睡意和小燈籠一起驅逐到河裡而舉行的活動,這個活動隨著時代潮流逐漸演變成節日。這種燈籠的日語發音「NEPUTA」據說來源是津輕方言「發睏」的發音。 「津輕藩ねぷた 村」還結合青森的民俗工藝體驗,包括金魚燈、壁掛扇、竹細工、童玩等傳統工藝,與東瀛味十足的津輕三味線表演,即使是一個人入場參觀,也會有盛大的「太鼓」演出歡迎遊客,門口也販賣有地方特色的物產如青森蘋果、和果子等。 ↑在售票口前,立著這個看板,看板上有兩個洞,供遊客在這裡照相留念, ↑一進門,首先來上一段太鼓迎賓show,而且還可以讓遊客上台體驗打鼓之樂。 ↑燈籠多為扇形, ↑津輕藏工房(たくみ) ↑金魚燈籠,以津輕獨特的「津輕錦」的金魚為模型。 金魚原來被稱為召喚幸福的魚,1760年左右起,老百姓將之做成燈籠而廣為流傳,在舉辦燈籠節之際,孩子們像手提燈籠一樣將之拿在手中在街上遊行。 ↑津輕三味線表演場地 ↑「津輕三味線」的展示與介紹 ↑中國、沖繩、日本的三味線之超級比一比。 日本的三味線被認為是起源於中國的「蛇皮三弦」,傳到琉球(沖繩)後,於16世紀後期渡海傳到了當時貿易興旺的「界」(大阪府界市),在逐漸變形的同時廣泛流傳到日本各地。現在三味線被視為津輕及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藝術文化,但以前三味線只是民謠等歌曲的伴奏樂器之一,三味線演奏者只是襯托歌手的影子。後來因其強有力且纖細的演奏方法吸引了觀眾,出現了津輕三味線的著名彈奏者,津輕三味線逐漸在日本社會傳開來,現在不僅在日本國內,在國外也受到高度評價。 ↑我們在津輕藩ねぷた 村用了簡單的午餐,日本東北的「米飯」,真的很美味!
建議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