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家陪父母---
2024/01/27 15:21:36瀏覽1741|回應26|推薦119

去年11月,兒女返台有件事,至今難忘。

兒子在台灣(讀書、當兵計14年)的時間遠比女兒長(3年),因此在台灣有許多同學與同梯,每次返台與友人聚會的時間遠超過陪我們。

有次,與友人餐敘的第二天,突然很感性地問我:爸,您希望我們回家陪您們嗎?看他問得如此認真,不禁疑惑的看他一眼。他說:昨天聽友人聊到,因父母親已年老,已於兩年前離美搬回台灣陪父母,返台後充分享受天倫,日子過得很踏實。

看他如此認真,我也正色回道:很感謝你有這片孝心,不過,既然送你們出國,就不期望你們回來了。我們會照顧自己,哪天需要人照顧,就用老本請專業看護。你們都會有自己的家庭,就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擔心我們。當然,若厭倦國外生活想回國,那就回來,但不是特地為我們回來。

當時,我正在電視看YT,突然有個短片片名映入眼簾: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特地請子女一起觀賞。內容是敘述一位從事公職的單親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拉拔長大並到美國留學工作成家,母親退休後興奮地寫信告知她將在台灣資產清理後,前往美國依親。

過了些日子,終於收到兒子的回函,打開信件內附一張支票,寫道:這是還給母親養育我的金額,請母親不要來美國。母親受此打擊,差點想不開。最終走出來的母親寫信給兒子道:這是最後一封給你的信,感謝你事前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免得我人到美國因打擊想不開而成異國冤魂。母親拿著兒子的錢到世界各地旅遊,返台後就皈依佛教。

子女看完後靜默無語,我眼睛餘光看到似乎有感的兒子竟然悄然拭淚。我喟嘆道:一樣米百種人,有如此冷酷無情的孩子,也有百般想陪伴父母的貼心子女--,語未畢,子女不約而同地朗聲笑說:更有那拒絕子女陪伴的無情老爸!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ngrs&aid=180300773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28 21:36
終究是各有各的命!未到那一步前須先知命,知命來自於知己知彼。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1-31 15:38 回覆:

李兄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現時,要找到如李兄這樣孝子心思的兒子、女婿崇拜,恐怕很難了!!!


龍公主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美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28 18:51

真不好意思 您都寫了新的文章了 我還沒能過來回應您前一篇的文章

今天上來 看到此文 頗有感慨 

您說 "你們都會有自己的家庭,就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擔心我們。"

這該是所有父母對子女的心聲

至於子女要不要供養父母 東方文化 與西方文化是有顯著的不同

"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

沒錯, 這包括了子女都有了另外一半, 西方人的想法, 就是這樣, 

我認識的朋友中 頂多也是父母搬到兒女家同棟大樓 或附近 

不會像我們東方人 還會希望大家住在一起 其實 這樣彼此也較方便 各有空間

您的子女在國外住久了 還有這種思想 很難得的 

不過 外國已經很少見了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1-31 15:34 回覆:

兒子在台灣的時間夠久(14年),加上巨蟹座戀家愛家的個性,有時會說些感性的話。當然,很歡迎他常回台灣探望我們。

兒子係遠距工程師,人在加拿大,公司在美國,團隊同事也是分散各國,所以他說要返台應也非空話。

我也覺得成家子女若想陪伴父母親,就近照顧方式最佳,長期住在一起,不妥。


vivi 之東張西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28 15:44

旭日兄文筆言說得感人,故事令人垂淚。

兒子自願不出國,因他早知自己經不起離家的弱與苦,這點太像我。

舅舅們曾多次大力邀我暫別父母赴美學習,

沒出息的我才在心中徘徊彩排時,就已淚流滿面無法忍受。

兒女對自己的報答我的結論是:

孩子幼小時的可愛與成長過程之一、二十年的相依、相親、相伴和參與,

所帶來的充實、幸福、快樂,我們已先行享受過,

他們早已以一、二十年的光陰先行報答過了。

這一段不算短的光陰是彼此相互間最好的報答。

後來的人生,若有貧乏時的幫助與不時的關懷就更是加倍的報答了。

他們的人生是我們無法進入的明日之屋,

他們過好他們的人生,我們也過好我們的身理與心理,

這才是最正確的安排,讓我們都享受在自己後半的幸福裡,

心中雖仍有些許隱隱的百感,但習慣就好。

並藉向來預備好的心理建設與自我的調教,日子當會越來越好。

再無所謂的報答與否的必要。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1-31 15:15 回覆:

明白vivi的善(良)感情豐富及對家的依戀,這點類似舍妹。

舍妹大學需負笈北上時,因對家的依戀,竟然傷心痛哭不想離家,在家人百般安撫勸說鼓勵下,才無奈黯然告別家鄉。那時,我也在台北念大學,一有空就前往師大探望她。舍妹雖戀家但適應力很強,沒多久,就跟同學們混得風生水起,快樂得很。可見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海闊天空。但本性難移,舍妹天性須跟熟悉的親友相陪,方有動力外出。

當初我要出國服務時,有位友人質疑我很冷酷無情,竟然捨得家人離鄉背井遠赴異域,他說光在國內出差幾天,就痛苦不堪,百般捨不得家人。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到異地發展的,光是思親與鄉愁就難以負荷了。vivi及兒子適性而為,過自己要過的生活,免受離愁之苦,何嘗不是明智之舉。

真的很謝謝vivi如此精彩感人的故事分享!!!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28 15:23
這是一個很好的討論議題,很想看看每個人的想法。我就先來說一點自己的淺見。😁😁

我是不會去住孩子的家,特別是他們結婚以後。除非,他們「跪求」我啦!🤭🤭

而父母的家嘛?我在十年前短時間住在老媽的家可熱鬧了!哇!不到第三天就有小爭執。原因是為了抽取面紙的使用。

老媽說:女兒啊!妳一點水就抽一張面紙擦,擦個嘴也抽一張,一天抽個最少五六張面紙!

我回說:媽,妳是嫌我浪費花妳錢嗎?我明天就去買幾大條面紙回來還妳啦!🤣🤣

又一天,我老媽又說:妳這女孩怎麼都是用面紙擦東西啦!😱😱

我回:媽,我也是媽媽了,妳這樣一直嘮叨我,好像我是不及格的媽媽,像話嗎?🤐🤐

後來,我媽媽就不再嘮叨我。還幫我去樓下7-11 買咖啡,買豆漿,蛋餅給我吃,我們就和好沒事了。😭😭

母女會鬥嘴,一下子就沒事。媳婦,應該就要有界線。不過,孩子經歷了成長,已經不再是媽媽心目中的小孩了!父母的口氣,也是要注意。

我記得爸爸還在的時候,我跟二姐搶著邀爸媽來家裡住,他們總推說只能住一兩天。其實,心裡很高興。

有爸媽的孩子真好。若是雙親健在也健康,一天三餐就有爸媽的好手藝,一家熱鬧的很呢!💪💪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1-31 12:55 回覆:

依我觀察,大體上早期軍公教家庭氣氛融洽,子女也大多開朗樂觀單純。

因那普遍貧窮的年代,軍公教收入雖不豐但穩定,父母有較多的時間陪子女。

但有不少軍人(軍官),管教子女(尤其兒子)嚴格,亦有僅對兒子嚴格,但對女兒寵愛的現象。(這是我中年後的觀察,因成長過程無軍人子弟朋友)。

另外,女兒對父母會比兒子更貼心、更親近原生家庭,只要女兒們回娘家,更是笑聲滿堂、熱鬧滾滾。

母親會比父親更黏子女,我認識的親友,父親幾乎不到子女家尤其女兒家過夜,甚至作客,但母親較無此現象。

內人很喜歡跟孩子在一起,我雖然非常的疼愛子女,歡迎他們回來探視短期陪伴,但真的不想長期住在一起。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28 10:27

送孩子出國,必須認知從此異國遙望,

即使同在台灣,不同城鎮,同樣遙望居多,

年老出國依親,幻想太多,失敗者九十,

人生規劃必須務實,人啊!只能自求多福。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1-31 12:18 回覆:
同意所言。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是人球
2024/01/28 02:07

有些事我沒遇過,不好説。

此事我與多數人是兩個極端。

能如旭日大哥這般豁達的人很少很少,值得好好思考。

近期看到好友美台奔波,只為他的老娘因膽管發炎住院他回台探望,誠如文裡説的,他娘原本想去美國依親,去了,又急沖沖回台,一是媳婦臉色不好,二是膽管炎住院,花銷一萬多美金,才去幾天就住院一周,等身體狀況好些,是好友的姐姐去美國將他娘接回台。

他娘還發誓此生不再踏足美國探兒。

我知道此事後,也不敢有任何想法,任何意見都會刺傷他。



旭日初昇(hwangrs) 於 2024-01-31 12:17 回覆:

觀念改變想法進而影響作法,中國傳統認為三代同堂,最好是五代同堂,

乃家族人丁旺盛,五福臨門。視奉養長輩天經地義,若有違背,天誅地滅。

西風東漸+居住面積,認為是父母把子女帶來是上的,故養育子女是其責任義務,

子女謀生不易,又何忍增添子女負擔!?如此,養兒防老式微,逐漸演變成老人

當自強要自求多福。

我見證這觀念的演變,也親眼觀察到人倫關係的演變,因此,

心裡除早已做好建設,進而身體力行,已養成不倚賴他人的習慣。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