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24 12:20:46瀏覽101|回應0|推薦0 | |
夏敬觀曲話
[簡介]夏敬觀(1875~1953),江西新建人,詩詞學家,於詞學方面有重要之作《詞調溯源》。而其與曲學有關者,散見於其《詞調溯源》及《學山詩話》內,今別錄為《夏敬觀曲話》於下。由其論及詞曲,判詞律與詞調不可不知,及腔調與律調有別。此暮鼓晨鐘,對於世之以為詞體可以範曲體,而不知詞格有定,曲調各時代俱有異,而發為各種依字聲行腔等與事實相反的臆斷,及詞與樂非只所謂平上去入四聲,皆有警要之論。其『同一詞牌名,而入數律調,其腔調或相符,或改變。便可知腔調非律調。今人作詞,遵守四聲,以為即可合律,於音樂之學,實是茫然。不知平上去入中,字音不同,即不一樣。以譜字相配,未必能合。合律調不合律調,不僅在四聲,全視譜字能配否。』『誤認腔調為律調,以為所謂律者,只在平仄四聲之間。不知律調自律調,腔調自腔調;律調是有一定的,腔調是無一定的。』皆能破今日戲曲學界及中國音樂學界諸妄說,如『依字聲行腔說』『腔調說』『曲唱說』等,無怪乎學界中人自1950年以來,不喜此揭詞曲關係真貎之說,而有意忽視及仇視此書而懸為禁了。(劉有恒)
樂府先有辭,而後樂工以之入譜製聲。沈約《宋書》云,吳歌雜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以絃管;又有因絃管金石歌以被之。詞之初起,亦是如此。其後則依樂工所製之聲,而填之以詞。久之聲與調離,遂莫能知其調之屬於何律。今詞牌名之傳於世者,多至千百,能研討其屬於二十八調中之何調者,寥寥無幾。蓋早已忘其為入樂之文詞,而徒為文人之一種特別文字。………如今的人作詞,只依着古人已有的腔調填砌,從沒有人研究到律調。為詞作圖譜的書,亦只講論平仄句調,一若平仄及句調便是律也者,真可謂數典忘祖。……蓋自來號稱通樂學者,均好為其難,輒欲於今樂中考尋三代漢魏的遺聲,高談律呂器數,致今樂古樂界限,淆混不清,讀之者視為畏途,不欲勞其心力。……所錄唐宋詞牌名,以屬何律調,見於舊籍者為限。金元以後,多與曲子夾雜。明代九宮譜,多不可據,均不採錄。(《詞調溯源》敘例)
古之樂府,無所謂腔調,他的腔調,在樂工的詞譜中,我們無從得見。從樂府變新體詩,腔調有點顯露的意思。從新體詩變律體詩,腔調成功了數種,即七言律五言律七言絕五言絕六言詩之類。從律體詩變為詞體,於是詞體的腔調漸漸成功,而各詞有各詞的腔調,名之曰詞牌名。古樂府謂之題。在一題中,無一定的體裁。詞謂之牌名,在一牌名中,雖也有數體的,而詞家照何體句調長短,即謂之可體。剏腔調的人,初未必這樣呆做,而追步的人,則不敢絲毫變動了。於是論詞的人,便又誤認腔調即是律調。萬樹的書,名曰《詞律》,而未嘗有一詞,言其屬何律調,蓋誤認腔調為律調,以為所謂律者,只在平仄四聲之間。不知律調自律調,腔調自腔調;律調是有一定的,腔調是無一定的。如《宋史‧樂志》(以下簡稱宋志)所載【三臺曲】,入各律調凡十三調,【傾盃樂】入各律調凡二十七調。宋人詞集中,同一詞牌名,而入數律調,其腔調或相符,或改變。便可知腔調非律調。今人作詞,遵守四聲,以為即可合律,於音樂之學,實是茫然。不知平上去入中,字音不同,即不一樣。以譜字相配,未必能合。合律調不合律調,不僅在四聲,全視譜字能配否。張炎《詞源》說,其先人曾賦《瑞鶴仙》詞云:『瑣窗深』,深字意不協,改為幽字,又不協,再改為明字,歌之始協。此三字皆平聲,可見不僅是四聲的關係。(《詞調溯源》三『腔調與律調』)
在唐中葉以前,所用的尚是律體詩,嗣後才漸漸的有令、慢、引、近。更可證明今日尚存在的南北曲,其編制亦由唐宋的歌曲,漸漸演成。(《詞調溯源》十五『令慢引近等等的分別』)
角調的曲,自北宋乾興以後即不用。宋志所列,都是太宗時的曲子。宋人詞中,只有姜夔作了一調【角招】,而商調中的高大石調,南宋不用;羽調中的高般涉調,北宋乾興即不用;宋教坊亦無此兩調。故宋人詞中,亦未見之。又宮調中高宮調,亦不多用,宋人詞亦缺此調。至今之南北曲,遂只有六宮調。羽調中之正平調,宋乾興後教坊新奏不用,金元人因之,於是羽調中只存五調。(《詞調溯源》十七『二十八調的詞牌名』)
興化劉融齋中允熙載,同治三年視學廣東,一介不取。引疾歸,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十四年,著有《藝概》六卷。其《詩概》一卷,所論自漢魏及趙宋而止,所以示學者作詩之法備矣。《詞曲概》一卷,察其所學,蓋短於詞而長於曲。其論曲韻頗精,特誤以入聲配隸三聲,《中原音韻》自一東鍾至十九廉纖皆是。考周德清《中原音韻》,實以入聲分隸支微等韻,融齋非不知也。又言詩韻有入聲者,東、冬、江、真、文、元、寒、刪、先、陽、庚、青、蒸、侵、覃、鹽、咸是也。北曲韻俱無入聲。詩韻無入聲者,支、微、魚、虞、齊、佳、灰、蕭、肴、豪、歌、麻、尤是也。北曲韻即以東冬至鹽咸各韻入聲,配隸支微等韻之平上去三聲。其言適與考古音者所言相反,蓋知度曲而未攻許學也。其言曲韻,自《中原音韻》始分陰陽平,明範善溱《中州全韻》始分陰陽去。後人又分陰陽上,且於入聲之作平上去者,均以陰陽分之。上有陰陽,融齋未指出自何人始,但云「後人」,其與融齋同時耶。抑前於融齋耶。近人以為吳瞿庵所發明,蓋不然矣。《藝概》一書,雖不無誤處,其精博之處,究非通儒不能為。高伯足《懷人絕句》有云:「熟糠含菽老為儒,經舍連雲雀ㄋ廚。咫尺名園渾萬里,海濱偏著董江都。」謂融齋也。(學山詩話)
康熙丁未燕山程穎莽雄,著有《松風閣琴譜》二卷,上卷琴曲十一曲;下卷題為《抒懷操》,凡三十四小曲,皆當時名流填詞,贈穎莽彈琴之作,穎莽譜之入琴者也。知名者凡十二家:曹秋嶽、張砥中、惲正叔、丁藥園、沈通聲、毛稚黃、丁素涵、王阮亭、孫豹人、宋牧仲、顧梁汾、朱竹坨。以詞入琴譜,或尚不背於古法,較之《九宮大成譜》以南北曲譜法譜宋詞為允也,是可取法。(《學山詩話》)
長沙王益吾(先謙)《題金檜門觀劇絕句遺冊》云:「先河院本後傳奇,次第優人作導師。唐句宋詞爭賭唱,只如新調付歌姬。」予案宋代院本、雜劇不分,院本則五人,又謂之「五花爨弄」。相傳宋徽宗見爨國人來朝,衣裝鞍履巾裹,傅粉墨,舉動如此,使優人效之以為戲,只般演而不唱。雜劇,考之《武林舊事》所載,宮本雜劇段數,所歌者為《六么》、《瀛府》、《梁州》、《伊州》、《新水》、《薄媚》、《降黃龍》、《胡渭州》、《法曲》、《劍器》、《泛清波》、《菊花新》、《彩雲歸》之類,皆詞也。而其間各曲上所加名稱,如《爭曲六麼》、《扯攔六么》之類,今不可解。又諸云「爨」者,當無曲詞。而又有《新水爨》、《醉花陰爨》、《夜半樂爨》、《木蘭花爨》等名,疑是爨者般演。而歌者歌詞,又有《孤奪旦六么》、《雙旦降黃龍》、《孤和法曲》、《老孤嘉慶樂》、《鶻打鬼變二郎》、《泥孤》諸名稱。元柯九思云:雜劇有正末、副末、擔、狐、靚、鴇、猱、捷譏、引戲、九色之名。正末者,當場能指事者也,俗謂之末泥。副末,執磕瓜以樸靚,即古所謂蒼鶻是也。當場之妓曰狙,狙,狽之雌者也,其性好淫,今俗訛為旦。狐,當場裝官者是也,今俗訛為孤。靚,傅粉墨獻笑供諂者也,粉白黛綠,古稱靚妝,故謂之妝靚色,今俗訛為淨。妓女之老者曰鴇,鴇似雁而大,無後趾,虎文,喜淫而無厭,諸鳥求之,既就,世呼獨豹者是也。凡妓女總稱曰猱,猱亦狽屬,喜食虎肝腦,虎見而愛之,輒負於背,猱乃取虱遺虎首,虎即死,取而食焉。以喻少年愛色者,亦如遇猱然,不至喪身不止也。捷譏者,古謂之滑稽。雜劇中取其便捷譏謔,故云。引戲即院本之狙。以柯說証之,元劇腳色之名,宋雖未備,實已漸開其先。然宋人未有諸名之前,其所由來者亦漸。王梅伯《今樂考証》引胡應麟云:優伶戲文,自優孟抵掌孫叔敖,實始濫觴。至後唐莊宗自傅粉墨稱李天下,而盛其般演。大率與近世同,特所演多是雜劇,非如近日之戲文也。余按《三國志王粲傳》注引《魏略》,稱邯鄲淳博學有才章,又善《蒼》、《雅》、蟲篆、《許氏》、《字指》。初平時,從三輔客荊州。荊州內附,太祖素聞其名,召與相見,甚敬異之。時五宮中郎將博延英儒,亦宿聞淳名,欲使在文學官屬中。會臨淄侯植亦求淳,太祖遣淳詣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與談,時天暑熱,植因呼常從取水自澡訖,傅粉,遂科頭拍袒,胡舞五椎鍛,跳丸擊劍,誦俳優小說數千言。訖,謂淳曰:邯鄲生,何如耶。是優孟之後傳記所載,此為最早。《考証》又引胡應麟云:「段安節《樂府雜錄》:範長康、上官唐卿、呂敬遷弄假婦人,即裝旦矣。漢宦者傅粉侍中,亦後世裝旦之漸。」又引《釀花使者》云:「漢《郊祀志》樂人有飾女伎者。」余按宦者傅粉侍中,不得以為男子女裝之証。至樂人飾為女伎,《漢書郊祀志》並無此文。範長康等弄假婦人是矣,然唐時事也。《隋書樂志》稱周宣帝即位,廣召雜伎,增修百戲、魚龍曼衍之伎,常陳殿前,累日繼夜。好令城市少年有容貌者,婦人服而歌舞,相隨引入後庭,與宮人觀聽。實為裝旦之始也。《考証》又引胡應麟云:「《樂府雜錄》:開元中黃幡綽、張野孤善弄參軍,即後世副淨矣。」又云:「傳奇以戲為稱,其名欲顛倒而無實也,故曲欲熟而命以生,婦宜夜而命以旦,開場始事而命以末,塗污不潔而命以淨。四名雖不免曲解,然亦有理。戲劇有淨,有副淨,皆晝面者也。」餘謂其初始於象人。《漢書禮樂志》有常從象人四人,秦倡象人員三人。孟康曰:象人若今戲蝦魚師子者也。韋昭曰:著假面者也。北齊蘭陵王長恭著假面,與周師戰於金墉。大率初著假面,繼由假面而變為畫面耳。《武林舊事》所記有《像生爨》,疑為戲蝦魚師子之類。(《學山詩話》)
劉斂《中山詩話》云:「鞠,皮為之,實以毛。蹙蹋而戲。(見《霍去病傳》注:『穿城蹋鞠。』)晚廬已不同矣。歸氏子弟嘲皮日休曰:『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潭了水中揉。一包閒氣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今柳三複能之,述曰:『背裝花屈膝,白打大廉斯。進前行兩步,蹺後立多時。』柳欲見晉公,無由。會公蹴球後園,偶進出,柳挾取之,因懷所業,戴球以見公。出書再拜者三,每拜,球起複於背膂襆頭間。公乃笑而奇之,遂延於門下。」予案蹴球之戲甚古。嘗見元人畫《宋太宗蹴球圖》,持竿,其末作曲柄狀,正類今歐洲哥而夫球所用竿狀,亦於平地為之。餘近賦哥而夫球詩曰:「一隅之地疊小邱,學作常山蛇勢修。步駕橋屋施層樓,侏儒雖捆不得游。曲柄倒置短竿頭,持蹴彈丸通以溝。眼中兒戲行且休,英相老死誰複優。」末語指英吉利前內閣張伯倫也,張伯倫最喜蹴哥而夫球。《漢書》:霍去病穿城蹋鞠。「穿城」未知何云。其類今之哥而夫球穿地為溝耶。《史記》:處後蹴鞠。則非一人戲,亦有比賽也。《唐音癸簽》謂唐變古蹴鞠戲為蹴球。其法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則又有類於今之籃球、足球矣。(《學山詩話》)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