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忘記戰爭了嗎?當塞拉耶佛的玫瑰赤裸綻放...
2015/09/16 22:34:44瀏覽3602|回應2|推薦32
●我們忙著抹去戰爭血淚,為何波士尼亞卻要讓內戰血花赤裸綻放觀 光客面前?

●台灣只有政爭、尚無戰爭,也許該珍惜這份和平?

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至今,已造成20萬人死亡,400萬個難民逃向土 耳其及歐洲。
但直到最近,一名敘利亞3歲男童隨父母逃難,溺死在 土耳其海灘的照片曝光,才喚
起台灣人注意。 戰爭如此殘酷,人類卻又如此善忘。

20年前,巴爾幹半島上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那(簡稱波赫),脫離 南斯拉夫獨立
,也曾引發一場長達4年多的內戰,同樣有20萬人死亡、200萬人逃難,甚至有成千上
萬名婦女淪為敵軍的性奴隸。

但這場二次大戰後,歐洲最慘烈的戰爭,有幾個台灣人曾關心過?

問起波士尼亞在何方,絕大多數台灣人恐怕答不出來;如同很多人至今 仍不確知敘利
亞在哪裡。

隨著波士尼亞從戰後逐漸復甦,台灣觀光客開始踏上這塊曾被戰火蹂 躪的土地,才驚
訝發現,內戰雖已結束20年,波赫卻刻意保留很多戰 爭遺跡,赤裸裸地呈現在觀光客
面前,提醒台灣人,戰爭有多殘酷,期盼台灣內部及海峽兩岸,能永遠告別戰爭。

~世界文化遺產被炸毀 彩虹橋浴火重生 要你勿忘93年~

敘利亞在哪裡?波赫到底在哪裡?讓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國中地理。

我們都學過,亞洲有三大半島,自東而西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而敘利
就在阿拉伯半島西北邊,鄰近黎巴嫩、約旦、以色列,過了紅海就是埃及。

至於歐洲,也有三大半島,由東而西是巴爾幹半島、義大利半島、伊比利半島。巴爾幹
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塞
爾維亞、蒙特內哥羅、馬其頓、柯索沃等7個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獨立國家。

論風景,以隔著亞得里亞海和義大利對望的克羅埃西亞最美,最出名的是十六湖公園和
杜布羅尼克老城,都是聯合國世界遺產。


●十六湖公園是克羅埃西亞的招牌景點,號稱歐洲九寨溝


●克羅埃亞南邊的杜布羅尼克,被城牆環繞,被稱為亞得里亞海之珠

在克羅埃西亞東邊的波赫,則是歷史重鎮,火藥庫中的火藥庫,猶如敘利亞等中東國家。

到波赫觀光,絕不能錯過莫斯塔爾、塞拉耶佛這兩個大城。

莫斯塔爾是赫塞哥維那的首府,也是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最知名的景點是
一座有幾百年歷史的老橋「彩虹橋」,它在1993年 內戰時被炸毀,後來由聯合國協助
重建。

●莫斯塔爾的彩虹橋

老橋如今已恢復昔日榮景,遊人如織,常有高空跳水高手在橋上向遊 客「募資」,湊
到50或100歐元就往下跳到河裡。不過,市政府刻意 在橋頭放著一堆生鏽的砲彈殘骸
,提醒大家「DON'T FORGET '93」,這座彩虹橋也因此成為和平象徵。


~斐迪南命喪拉丁橋 引爆一次世界大戰~

至於波赫首都「塞拉耶佛」,更是歷史名城,雖然距台灣1萬公里, 但你絕不陌生。

回想一下,中學歷史課本講到一次世界大戰,是否曾提到,奧匈帝國 王儲斐迪南大公
,1914年6月28日被塞爾維亞學生普林西普槍殺,奧 匈帝國因此對塞爾維亞宣戰,引
發一次世界大戰。

斐迪南遇刺的地點,就在塞拉耶佛的拉丁橋,從此巴爾幹半島爭戰不 斷,被稱為「歐
洲的火藥庫」。

●斐迪南大公喪命的拉丁橋

拉丁橋的橋頭,如今設了一個紀念碑及博物館,展示斐迪南100年前 遇刺、兇手被捕
的歷史照片。

●斐迪南大公遇刺的紀念碑


●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博物館,外牆展示歷史照片

~逃難、送物資 塞拉耶佛希望隧道~

塞拉耶佛1984年曾主辦冬季奧運,在1992年4月5日到1996年2月29日內戰期間,曾
被南斯拉夫及境內塞爾維亞人的反抗軍圍城1425天,是 人類戰爭史上最長的圍城戰。

一名塞拉耶佛導遊說,圍城期間,敵軍平均每天轟炸300顆砲彈,水 電、汽油、食物
等物資,最後都被切斷,很多民眾冒著槍林彈雨外出覓食,就被亂彈打死。光塞拉耶
佛當時就有1.1萬多人死於戰火,市 內外到處可見插滿白色十字架或伊斯蘭墓碑的墳
場。

●波赫內戰死了20萬人,到處是墓園

波士尼亞軍隊後來在1993年1月到7月間,突破敵軍封鎖,穿越機場的 聯合國中立區
,挖了一條約800公尺的隧道,運送物資到城內,並將傷患外送,稱為「希望隧道」。

希望隧道的起點,如今已改建成「戰爭博物館」。和城內很多大樓、公寓一樣,博物館
至今仍保留彈痕密密麻麻的外牆,刻意提醒觀光客 ,當年戰爭有多慘烈。

●公寓外牆密密麻麻彈孔,戰後保留至今

●希望隧道的出入口,已改建成「戰爭博物館」,外牆也是彈痕累累

看完內戰及挖建隧道的紀錄片,導遊還會帶遊客親自走一小段隧道。走在高約1.5公尺
、寬約1公尺的暗道內,戰爭不再那麼遙遠;看到盡頭洞口的天光,你好像可以體會什
麼叫「希望」。

●作為內戰時連通內外的希望隧道,高150公分、寬100公分,相當狹小 甚至有報社大
樓被炸毀,戰後改建成五星級飯店,在門前放了一個超 大型水泥炸彈當「裝置藝術」
,走進大廳,大樓從廢墟站起來的重建 照片,在玄關兩邊一幕幕重現。


●內戰時為當地報社的Hotel Radon Plaza,門口有顆水泥做的大砲彈

●飯店大廳掛著當時被炸成廢墟的報社歷史照片

登上飯店頂樓旋轉餐廳,往不遠處看,又是一片刻意保留的斷垣殘壁 ;走到城內的老市
集,彈殼做成的原子筆、鑰匙圈,成為獨特的紀念品。

戰爭的影子,在塞拉耶佛無所不在。


●從飯店頂樓俯瞰被保留下來的戰爭廢墟

●用廢棄彈殼製作成的原子筆和鑰匙圈

~戰爭血跡 化作永遠的塞拉耶佛玫瑰~

歷經百年戰亂,重建後的塞拉耶佛,更增添一分滄桑的美。像巴黎、 維也納、布拉格等
名城,這個「火藥庫之都」到處都是風情萬種的建築。


●土耳其區的大清真寺

如今基督教、天主教、猶大教及伊斯蘭教在這兒和平共處,也讓塞拉耶佛被稱為「歐洲的
耶路撒冷」,在最熱鬧的大街路面,有一條「遇見文化」的分界線,以東是信伊蘭教的土
耳其區,有一座美麗的大清真寺;以西則是天主教的奧地利區,仿巴黎聖母院的天主教聖
心堂宏偉、漂亮,遙望清真寺。


●分界線以東是天主教的奧地利區


●分界線以西是伊斯蘭教的土耳其區


●塞拉耶佛也看得到猶太教堂,門口有個五芒星

走近聖心堂前的廣場,你會發現,怎麼有塊地方,像被潑了紅漆,乍看像鮮血,對照鵝黃色
的教堂,更加刺眼。且幾乎每個觀光客,都會拍照留念。



●聖心堂廣場的塞拉耶佛玫瑰

它有個很詩意的名字,叫「塞拉耶佛的玫瑰」,在戰爭博物館等地四處可見,標記內戰時
曾被砲彈轟炸,碎片散落、鮮血淋漓的慘痛記憶。

塞拉耶佛用紅樹脂填補生命隕落的刻痕,提醒世人勿忘血淚,盼戰爭永遠消失,在血泊中
開出燦爛的玫瑰。

~裘莉執導首部電影 訴波士尼亞的血淚與愛~

2011年,美國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自編自導首部電影「愛在血淚交 織時」(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以波士尼內戰為背景 ,聖心堂等曾被轟炸的景點入
鏡;電影海報構圖,更是「塞拉耶佛的玫瑰」組成的一對情侶肖像。


劇情描述1990年代,斯洛維尼亞、波赫、克羅埃西亞、柯索沃等地相 繼脫離南斯拉夫獨
立,引爆內戰。其中波赫境內有1/3信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他們不想被占多數的波士尼
亞穆斯林統治,另組共和國,和以塞爾維亞人為主體的南斯拉夫人民軍,聯手鎮壓波赫,
圍攻塞拉耶佛。

片中男主角是塞爾維亞士兵,他戰前拋開種族、宗教歧異,和波士尼亞的穆斯林女子相戀
。內戰爆發後,兩人被拆散,重逢時,她已淪為 囚營的性奴隸,不勝唏噓。

裘莉在片中描述,有5萬名穆斯林婦女在戰時被強姦,影射塞爾維亞人的暴行。電影在波
士尼亞首映時,受到5千名觀眾歡迎;在塞爾維 亞首映,卻只有12名觀眾,被抗議誇大
事實。

裘莉也因刻畫戰爭的慘無人道,獲柏林影展特別頒發的「電影和平獎」。

「還記得戰爭前的事嗎?只有妳跟我兩人。」片中男主角一語道盡戰爭的殘酷。在烽火萬
里下,兒女私情變得多麼脆弱、渺小。

~中彈相擁而逝 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異族相戀的悲劇,在戰時的塞拉耶佛真實上演。一對不同信仰、分屬於塞爾維亞、波士尼
亞裔的年輕夫婦,在1993年5月19日相偕逃離塞拉耶佛,由於交戰雙方都有熟人,原本說
好兩人出城時停火,誰知兩人踏上Vrbanja橋時,槍聲大作,先後中彈氣絕,都只年僅25
歲。

一名美國記者拍下兩人相擁而死的畫面,成為當時的國際要聞。但到底是由哪一方開槍射
殺,至今無解。

美、加、德國的媒體在1994年,把兩人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象徵超越種族、宗教和政治的永恆之愛。香港歌手鄭秀文也曾演唱同名情歌,紀念這對
戰火鴛鴦。

直到今天,很多觀光客造訪塞拉耶佛,仍會專程到Vrbanja橋及兩人合葬的獅子墳場,憑
弔這對現代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他們獻花。


●塞拉耶佛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墓碑

~敵軍瞄準也不怕 廢墟中的塞拉耶佛大提琴家~

塞拉耶佛圍城期間,還發生另一件撼動全球人心的故事。

1992年5月27日,城內維斯米其納廣場遭受到迫擊炮攻擊,一群在廣場排隊買麵包的百姓
來不及逃生,造成22人死亡、70多人受傷。

當地大琴家韋德蘭‧斯梅洛維奇為悼念22名死者,冒著生命危險,在事發地點連續22天演
奏阿爾比諾尼的G小調慢板,也曾在被炸毀的國 家圖書館廢墟中演奏,喚起全球關心這場
慘絕人寰的內戰。


●在國家圖書館廢墟中拉大提琴的斯梅洛維奇

●2014年5月重建完工的國家圖書館

直到1995年8月28日,塞拉耶佛中央市場被砲擊,造成37名無辜市民死亡,北大西洋公約
組織決定針對塞爾維亞軍隊,展開大規模轟炸,逼得節節敗退的塞軍參與和平會談,10月
13日停戰,波士尼亞戰爭終於落幕。

作曲家大衛‧懷爾德後來創作「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這首大提琴曲,獻給斯梅洛維奇,馬
友友也把這首曲子收錄在專輯中。

加拿大作家史帝芬‧蓋洛威更以斯梅洛維奇的故事為藍本,寫成了小說「塞拉耶佛的大提琴
家」,成為2008年暢銷書。

書中描寫斯梅洛維奇演奏曲子悼念死者時,一名波士尼亞狙擊手奉命暗中保護大提琴家。
沒想到,另一名塞爾維亞士兵也正虎視眈眈看著斯梅洛維奇,卻沉醉在琴音,而按兵不動
。波軍狙擊手陷入天人交戰,最後還是槍殺了敵軍,凸顯戰爭的無情與愛恨交織。



~回到只有政爭、沒有戰爭的台灣~

台灣自1958年823金門砲戰之後,已整整有57年沒發生過戰亂。二次大戰、國共內戰、
到共軍轟炸金門,早已被淡忘,防空洞、斷垣殘壁 等戰爭遺跡,也多不復見,尤其e世
代年輕人對戰爭更是無感。

然而,只要你去了一趟波士尼亞,就會感受到,戰爭離我們一點也不遠。不同種族、宗
教、政治立場長期對峙,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引發戰爭;且往往內戰,比外敵侵略更慘
烈。

台灣人要很慶幸,我們雖然政爭不斷,但還沒演變成內戰,是否該珍惜得之不易的和平?

●結合互動地圖、希望隧道探險等多媒體精簡版,請上聯合報最新推出的App「Focus」http://a.udn.com/focus/2015/09/17/12398/index.html
也可上聯合新聞網看完整版:
http://udn.com/news/story/8539/1191963

●延深閱讀
‧小說《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史帝芬‧蓋洛威著,時周文化出版
‧大提琴曲《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大衛‧懷爾德作曲,收錄在馬友友專輯《SOLO》
‧電影《愛在血淚交織時》,安潔莉娜裘莉自編自導
‧紀錄片《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茱莉葉》,由美、加、德廣電媒體共同製作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ng49&aid=30476191

 回應文章

Rex
2015/09/17 22:17
好文章,值得推薦
張錦弘(張傑)(hung49) 於 2015-09-18 17:43 回覆:
謝謝!

tz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17 14:49

謝謝 告訴我們這麼好的 歷史知識

您好久 沒發文了

祝福

張錦弘(張傑)(hung49) 於 2015-09-18 17:42 回覆:
謝謝,最近這兩年比較忙,因此較少發文,
希望未來能多抽點時間再寫點東西,
尤其很想寫一些深度旅遊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