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言宗 漢傳大乘密教心中心經密系列(心靈早課1761)
2024/03/04 12:27:51瀏覽26|回應0|推薦0
真言宗「漢傳大乘密教」 心中心經密系列~
卍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 2024年3月4日(週一)心靈早課1761集
達摩祖師論集「血脈論」之41
佛教八大宗派所遵循的經典,必定都是以「般若心經」為主,以襌宗而言,心經的內修過程,涵蓋了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的「往生轉世」,與「轉凡入聖」昇華到四聖道(佛道、菩薩道、緣覺道、聲聞道)的修行證道過程與修行的觀念心態,處處都展現出「佛心宗」的生命實相真諦。 觀自在菩薩代表重返「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的內觀禪定開始,就是以淨心覺照「領悟」的生命品質,來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的度一切苦厄,「往生轉世」昇華到四聖道的心領神會過程,這是在形容從較低層次的精神世界,往生轉世到較高層次的精神世界,大家千萬別錯覺的誤以為是肉體死亡後的往生轉世;因為佛法只談活著時「覺知再覺知、放下再放下」的秘訣,和開啟了生脱死的心靈智慧,而不是在教導世人如何走向肉體的往生與死亡。 因為「覺察了知與返觀自照」的空性智慧,能照見自我「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也能悠遊於天地之間受用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萬法,印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唯一目的就是協助我們「接受」如實了知自心與印證自己未曾流轉生死,早已成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本覺悟性,這就是佛心宗的宗旨。 吾人的內在的「本覺悟性」,就是諸法空相的「舍利子」。 本覺悟性(舍利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肉體),無感(受)、無思(想)、無(行)為、無意(識),無六根六塵、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之境,能印證「聲聞羅漢乘」之境。 本覺悟性(舍利子)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就能印證「有此故有彼、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覺羅漢乘」之境。 本覺悟性(舍利子)以無所得故、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重返清淨無為的寂靜涅槃極樂,印證「菩薩乘」之境。 「本覺悟性」的空性智慧悟心即是法身舍利,亦是十方三世諸佛印證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佛乘」的唯一法門。 (文圖:初春的巴西甜櫻桃園,全面開花了~) 金剛乘弟子慧緣、慧心合什恭錄記述编輯 阿彌陀佛 ※台灣新竹横山華嚴寺佛學網站(請點擊進入參訪) #https://www.huayen.com.tw/#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8036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