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卍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9年2月11日(周一)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普賢菩薩十大願文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
2019/02/11 08:34:51瀏覽560|回應0|推薦0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最重要的精髓,也是華嚴宗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理實因果不思議為宗旨,是釋尊成道後第二十七日,在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深位菩薩,所宣說的內證法門,依法界無盡緣起教門,八十玄相應法門。

為龍猛菩薩往龍宮取出的法本,在唐貞元年間,由般若三藏法師所譯。

普賢菩薩十大願文「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

是普賢菩薩開示堅心求道的善財童子,修持行願的最殊勝功課。

原文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無有疲厭。」

譯:第一大願「禮敬諸佛願」。

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說:信心堅定、發菩提心的人,淨心諦聽,所謂第一大願「禮敬諸佛」,乃指用我們清淨的身體行為、語言說話、和意念思維,來虔誠、恭敬看待,凡是能讓我們內在清淨佛性覺醒顯露的大自然,包括一切的人、事、物,精神世界、和宇宙森羅萬象,我們皆應虔敬禮敬。

禮敬諸佛就是在詮釋,以虔敬的宗教情懷,追求吾人內在清淨佛覺之性的一切智慧作為。

在吾人的心中,有十萬億微塵的佛國淨土,各自代表我們內在本自清淨慈悲、平等正直的圓滿智慧佛性。

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若是有盡頭,那吾人對內在自性清淨佛性的恭敬信仰也會有盡頭和界限。

但是宇宙十方虛空、四維上下,不可能有界線,也不可能會有盡頭,所以對我們内心清淨的佛覺自性,虔誠、恭敬的信仰和禮敬,也一樣不會有盡頭。

就好像我們的內心,充滿著無知與愚痴所造成的業障和煩惱,若是有斷絕窮盡的時候,對內在清淨佛覺之性的恭敬、虔誠態度,自然也會有斷滅窮盡的時候。

但是當我們內在無知、愚痴所造成的業障和煩惱,永遠不能斷絕和滅盡時,對內在清淨的佛覺之性,當然就不會停止恭敬、虔誠的禮敬心意,甚至讓恭敬、虔誠的心意一念接一念,永不間斷斷、絕不停止。

同時對身體的行為、語言的慈悲、和意念的清淨,這三密相應的修持,也會全心全意永不疲倦、永不厭煩,實踐禮敬諸佛的虔敬情懷。

故,所有堅心學佛之人,都要禮敬自己内在心靈本自具足、本自擁有十方諸佛的智慧功德,這是所有放下心外追尋、轉向自己内心去覺知探索的真心學佛之人,必須守護好的第一大願,「禮敬」自己内在心靈的十方「諸佛」智慧功德心意,也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進入華嚴法界的關鍵第一步。(未完待續) (文圖 : 酪梨園的酪梨開花了~)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阿彌陀佛 #學佛的法益444#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2466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