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卍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9年2月5日(周二)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三論法門之12) :
2019/02/05 15:00:02瀏覽435|回應0|推薦1

身為一位佛教徒,若是不能理解與學習三論法要的精髓時,就無法讓自己與他人「轉迷成悟」和「出離三界火宅」。

如果用佛法來生活,生存在這個人世間,會有什麼法益呢? 重點就是在精神上與物質上的平衡自律,若是能開啟自己内在心靈的「空性」智慧時,在對家庭生活,父母、夫妻、母子、父子的態度,應該用什麼樣的佛法要領去面對,關鍵就在我們都知道,人間世界一切物質都是虛幻不實的表相,所有人世間一切的金錢、財物、名利、和遭遇,都只是老天爺的安排,暫時委託我們來代理,暫時讓我們來借用的。

今天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業和工作,甚至父母、家庭,都是老天爺給予我們的使命和考驗,我們應該感恩惜福的去運作和面對。

當我們有了這些概念時,才能從內心之中,生出真正的智慧領悟,而不是處處呈現精明的在計較,這就是「般若智慧」,也就智慧中的智慧與覺知領悟的形容。

在三論宗的法要裡,完全都是以般若智慧的經典理論,來做為它的義理,所以三論宗也稱之為「般若宗」。

般若宗就是運用吾人内在的清淨智慧,來面對一切生命和人生變化的智慧覺性。

但可別誤以為「空」,就是一片空白、一切都空空不實在,一出世就讓自己做隻瞌睡雞,迷糊的到臨終進入棺木內,聽到封棺敲釘的響聲時,才警覺自己此生已逝,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換言之,我們要在實際現實的生活中,以透視人間天上的眼界(代表物質界與精神界),以智慧的覺知能力,來勇於面對每一件人、事、物,並用心看待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從我們的自我意識中,生起這種透視與超越的境界。

當我們擁有了這種智慧的覺知領悟時,對人世間的各種疑惑和看法,就不會遭受到任何的干擾舆阻礙,只要達到心無障礙,即可名為「觀自在」。

故,當我們在看待人生中的一切疑難障礙考驗時,就不會受到染執的習性,來干擾障礙我們了。

當我們在做困難重重的事情時,就不會心隨境轉的遭受到迷惑,而喪失了自己堅決的修心意志(代表自信),才能安住於自由自在、心無罣礙的心境,此即稱之為「諸法皆空、自由自在」的真如本性現前。

(未完待續) (文圖 : 大年初一賀新年,莊嚴美麗的木蓮花、辛夷花,相互輝映盛開了~)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阿彌陀佛 #學佛的法益44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245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