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8年6月11日(周一)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學佛的法益之173)
2018/06/11 07:41:57瀏覽89|回應0|推薦1

如果修行學佛、在行持菩薩道時,覺知了悟「虚妄不實」的當下,所有的虚妄不實的當下,就是生命的最真實之相,即能印証真妄不二、色空一如的一切莊嚴法界之境。

但若是自己所發出的願力,缺乏了實際的參與,和身體力行時,這種只會「動口」的願力,就會變成抽象不實在的空幻夢想。

因為未能經過自己身歷其境的印証願力,往往經常會讓行持「無私利他」菩薩道的義工們,愈做就愈計較、愈做就愈疲累,甚至還變成了自己累贅的包袱還不自知,其心中因為壓抑過重的負荷,就會慢慢退墮學佛的初發心,懈怠不精進的言行也隨之而來,疑惑猜忌也失去了進退的分寸,甚至還會自置於一切皆是假的、皆是空無的,掉落在斷滅的自我麻醉深淵。

所以學佛之人,只要看其所「發願」的内涵與層次,即可了知其修行的志氣是否遠大。

因為有幾分的修行志氣與膽識,就能調伏自己的自我情結幾分,其學佛修行所發出的「願力」級數,就會從小我的井底之蛙,昇華到大我的宇宙意識,並更深入的體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層次。

凡是發出可貴的「真心」,來學佛、來追求真道之人的内在心靈,必定會在乎自己内在不成熟的無知心念(代表眾生),並看到自己與他人,内在無知幼稚的眾生(代表心念),皆會沉淪在煩惱如海的無邊生死苦海時,當下就會想要用自己學佛修行的内証經驗與真理智慧(代表功德力),以同理心來幫助他人也能解除疑難困境,解脱一切「入世和出世」的苦厄,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能培養、印証自己内在的圓滿智慧與圓滿的慈悲,讓自己與他人皆能回復無垢濁的返璞歸真之心。

故,學佛修心之人,在引渡他人與自我印証的功課,是相輔相成、性相一如、真妄不二之境。 因此學佛之人,才會在自己的内心之中,發出了積極首要的弘誓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的真實法義,亦能同步印証自己内心本自具足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未完待續) (文圖 : 印尼的學源法師一行九人來訪,師父特別接見與集體開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123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