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8年6月5日(周二)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學佛的法益之169)
2018/06/05 07:43:14瀏覽114|回應0|推薦1

所有學佛的理論,有八萬四千種法,淺顯易懂、也有博大精深,但懂得這些修行的「方法」與「工具」,並不代表什麼? 最重要的就是去「實踐力行」,才能在身歷其境中,印証佛法、真理、智慧的生命實相。

嚴謹的說,佛教是實証實修的宗教,一旦聽聞了正確的「認知與了解」之後,不可以只停留在「知道」,卻不能去實踐印証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法義。

所以必需堅定的去履行,依「四攝法、六度萬行、和八正道」徹底無疑、無惑的去實現之。

但大家必須先確認「信仰」的第一步,如果走錯了,無論是透過自己覺察了知自己的劣習缺點,還是由旁邊的同學法侶們告知、或是經過指導老師的隨機糾正,若還依然我行我素的頑執,不肯修正改善時,則日後的一切信仰發展,必然是千差萬錯,不知「學佛修行」為何物! 這樣的學佛修心之路,註定就會錯的無可救藥。

所有人間世界正確的信仰,必須是思想與行為,皆要以深信不疑和徹底了解佛法的真實義為首要,來作為自己信仰宗教的最大基礎,否則無法蒙受到「信仰宗教」的法益,還會愈學愈偏激、愈學愈孤僻、愈學心胸愈狹窄,這樣的顛倒、盲「信」宗教作為,完全失去宗教存在的意義,還不如在人世間,到處去行持善行、廣種自己福田來的實在。 既然踏入佛門,想要追求明心見性、了生脱死,就必須要有心理準備,自動自發「放下」自我情結的劣習,若自己無法覺察了知時,就更要接受同學法侶或指導老師的建言與糾正,才能在邪見的稠林之中,走出正知正見的光明大道,才能完全受用學佛的法益。

故,所有學佛修行之人,都會經歷本師 釋迦佛陀當年修行學佛的道路,用了六年進入稠林尋覓、苦修,最後終於「放下」了一切有所求、有所得的迷妄之心,重返自身的菩提樹,將自心當成明鏡,在菩提樹下,終於「夜睹明星」,印証到「道」並不在它處、也不在任何人的身上,而是在自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悟」心之中啊! (未完待續) (文圖 : 大楊梅的滋味,令人想到就唾液直嚥,又酸又甜的像青色奇異果的滋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1229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