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8年5月31日(周四)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學佛的法益之166)
2018/05/31 07:39:21瀏覽106|回應0|推薦1

其實所謂的「中道」思想本身,皆是以無立埸為立場,是以吾人當下一心的立埸,是以全體人類的立場為立場,是從「空無」為開始,亦從「空無」為結束的原始佛教思想。

佛法傳入中國以後,和本土固有的道學理論互攝互入,而發展成「四諦中道、唯識中道、八不中道、斷常中道、有無中道」……等等中道學說。

所以四法印就是中道的一法印,也就是一心法印,乃至四諦、十二因緣、大乘的空論、實相論……等,都是緣自中道思想所衍生出來的。

簡言之,一心與中道,正是發展佛法教義的基本元素,亦是佛教崛起的依據。

然而真正阻礙佛教教團進步,和佛法教義流佈的絆腳石,正是佛教徒自己本身最原始無明的那顆「心」,還會對宇宙森羅的各種現象,懷抱著「玄奇神異」的夢魘,這些迷信的恐懼與不安,恰似幽靈般的啃食著佛教徒疑惑迷妄的心靈不放。

最主要的原因,只能歸咎於我們自己喜歡「自作自受」的過度沉迷在「因果業報的神鬼論」,無法從人性脆弱的心靈之中,掙脫自心最邪惡的「恐懼」魔王,而造成的。

真心學佛之人,在面對一切恐懼的人、事、物時,都會謹記,恐懼的心是吾人内心世界最「邪惡」的一種心思,一旦出現時,要勇敢的去面對他、克服他,千萬不可縱虎歸山的讓恐懼來蹂躝自己生生世世,只要能夠深入覺察了知恐懼的根源時,才能真正解除邪惡的恐懼,否則生生世世學佛無益啊! (未完待續) (文圖 : 去年全軍覆沒,被宵小全挖走的芋頭王,其殘留泥土中的小芋頭,今年竟然逐一的冒出芋芽,自然的傳宗接代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1221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