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7年7月29日(周六)台灣新竹縣華嚴寺(華嚴蘭若)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四法印之4)
2017/12/11 21:43:37瀏覽23|回應0|推薦0

3、涅槃寂靜:
一般人無法如實觀察什麼是「無常、無我」的真實世界,反而想在流動變幻的外缘現象,去尋求可以執著抓住「恆常不變」的虚幻。
但現實與理想往往差異天地懸殊,非常的大,因此所有的苦惱應運湧泉而生。
事實上,世人很難理解一切的苦惱根源起因皆來自「渴求」的欲望,而這欲望之源頭,就是來自吾人當下的這顆心。
基於這個原因,改造、鍛鍊吾人的這顆「心」,促使其「淨觀本性」,將向外追迷逐妄的心,轉向的向自己内心去「覺知」,稱之為「回頭是岸」,才能實現莊嚴淨土的唯一途徑,否則就會永遠生存在苦惱無邊的夢幻之中,輪迴循環不止。
欲望是吾人生命本能的反應,並沒有善惡對錯的區別,但若不能節制、任由身體的行為、語言口德和意念思維,無遮無攔的縱容氾濫,最终必至難以收拾。
縱觀古今,誰也無法防治自己内在「欲心」的洪流,嚴刑峻法也不能遏止這顆冥頑不靈的欲心氾濫,就會逐漸失控的發展為「惡行、惡口、惡念」的級數,也會跟我們内心本自擁有的清淨無為、真善美的涅槃寂静本心背道而馳。
嚴謹的說,失控的欲心就是「魔心」,覺知自制的道心就是「佛心」,這二種心都是吾人内在當下一心的二種境界,其對立之處,剛好是「正反」的面相。換言之,欲望之心是向心外攀缘、流動的追尋,而道心是向内覺知、放下、寂靜的狀態。
當我們能徹底的實踐八種正確的人生道路:正知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生活化的心靈体驗時,才能透由無形的「思想」,藉有形的現實生活,來展現最具體的生命存在價值時,才能消滅自我的欲望之心(代表此岸),促使我們的道心(代表心靈的彼岸),可以旭日東昇的嶄露光明,這是我們此生「生命旅程」上,一連串的生命歷練與掙扎,經由一切苦惱的身歷其境体驗,繼而内心生出「離苦得樂」的自覺,這就是皈依學佛、發出求道菩提心的原因,亦是「己所欲達而達人」,也就是大悲為根本的意念上,實際的將自己内心所领悟,讓他人也能夠一起輕安法喜的分享,跟自己一樣亦步亦趨的邁向自心莊嚴妙密的内在極樂世界,向心外追尋的心念就是「娑婆世間」,向内心去覺知的心念就是「極樂淨土」現前。
唯有以積極的虔敬生命,徹底降伏自我渴欲之心,才能主動翻轉吾人此生的命運,而達到擒服愛欲,讓自己能隨處自主與自在,讓自己當下的一心獲得心靈無上的解脱,度一切苦厄,讓我們當下的一心,以臻涅槃的寂靜狀態。
故,「涅槃」的含義就是一切苦惱欲求滅盡之後,自由自在的心境,絕對不是指「死後」或「不死」的肉體狀態。
因為「涅槃」是指吾人心境上的現証體驗,而「苦惱困厄」亦然,唯一不同之處就是,一個是自由自在的心靈,另一個是苦惱束縛的心靈。(未完待續)

(文圖:山上的甜龍筍區、四季甜筍區和軟枝麻竹筍,同步全面冒筍,可以準備製作筍干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42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