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6年10月2日(周日)~10月5日(周三)台灣新竹縣華嚴寺(華嚴蘭若)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四念處)
2017/12/09 08:31:34瀏覽28|回應0|推薦0

「觀」代表行者微细的妙觀察,仔細的體會自身肉體的不潔淨。
人類的肉體充滿著屎尿、膿血、唾液、鼻涕、淋巴液。
肉體恰似一棟靈識暫時在人世間居住的舍宅,一旦住久時,就會舊漏失修,當然會沾黏充滿汚穢不淨的六塵(色、香、味、觸、法)之垢,來障礙居住的主人,也就是吾人的「靈識本体」,亦名為「法身慧命」。
所以會藉由「觀自身的不潔淨」,來防止
這棟五蕴的舍宅,也就是欲望無窮的身體,來干擾行者本自清淨自在的真如本性,就不會縱容這棟五蕴的舍宅(假我),來擅自作主的為了欲望滿足,而障礙了「真我」的顯現。
行者若能藉由「觀」往生者、美女、俊男屍體的敗壞過程,身歷其境的來返觀自身的汚濁不淨時,就會洞悉愛欲的背後真實之相,並將汚穢不堪、終究會老、病、死的無常汚濁身體,用來追求靈性的自覺鍛鍊,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歷劫修行求道的最大法器,視死如歸、在所不惜的自主控制自己的身體,「為己所用」去無私利他的作為,完成菩薩道自覺覺他(亦名為自利利他)的開悟人生。
千萬不可以讓五蘊的假我(代表自我情结)
,擅自作主讓污濁的身體,去追迷逐妄,追求那些生不帶來、死也帶不走的名利、權勢和愛欲的染執,忘失了生命的意義本來就是為「完成學習的鍛鍊」而來的。
否則終究只會浪費生命、空留「遺憾」的虚度此生罷了!(未完待續)
願佛法、真理、智慧,與大家同在~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記述@


人類的欲望永無窮盡,從出生到老死,從無知足欲滿之日,就會經歷苦受、樂受、喜受、憂受、不知苦與不知樂的中受,這五種身歷其境的覺受。
行者若能「淨心觀照」身心一切的覺受,所衍生的一切情緒變化時,就能深刻嚴謹的奉行種善根、得善報,種惡因、得惡果的大自然定律。如果無法洞悉「觀受是苦」的真理時,就無法智慧圓通的面對無常生命,一切劇情的逼迫之苦。
吾人的生命之歌,一切的煩惱苦厄,皆來自心中的「欲望追求」而生出,並衍生出一切七情(喜、怒、哀、樂、憂、思、苦)六欲(眼欲、耳欲、鼻欲、舌欲、身欲、意欲)。
當這些七情六欲的覺受情緒,無法滿足假我的「自我情結」時,所有痛苦煩惱的一切覺受,就會相互牽連的衍生,可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牽一髮、而動全身。
行者若能體悟「觀受是苦」的真實法義時,當下就能覺知體悟,身行、語言和意念,皆能以「無所求」、不執著一切作為的心態,來「善護念」自己當下清淨真如的本心,也不會輕率縱容自己歡樂時的失控狂樂,讓自己的情绪波浪,任性高漲的失去節制,而樂極生悲。
因此一般人的生命之歌,大都是勞碌迷惑在愛河千尺浪的短暫幸福中度過,一旦生命無常的劇情降臨時,只要能覺察了悟「觀受是苦」的人生智慧,並去實證實修(代表身歷其境去接觸)的人,就不會遇到困難障礙時,措手不及、毫無招架的能力了。(未完待續)
願佛法、真理、智慧,與大家同在~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記述@


心生萬法生、心滅萬法滅。一般人的心念,根深蒂固的安住在「心隨境轉」的固定模式反應中,而且都是日夜流竄、紛飛不定;轉變滾動的速度,恰似「心猿意馬」般,顽固執著的脾氣個性,比石頭還硬臭,都是因為無法洞悉「觀心無常」的真諦使然。
吾人的這顆「心」,沒有任何實體可言,比物質更難捉摸,充其量只是吾人精神作用的一種暫時和合現象。
這顆心亦能稱其為「心性」、「自性」和「精神」,當起心動念的精神與物質接觸之後,一切的執著和迷惑的紅塵萬丈就此正式展開,讓大家各執「此心」的發展出自我情結的追逐,形成了苦海無邊的五濁惡世,也形成了共業。
「觀心無常」的真諦,也讓覺知的人,深刻了悟「有此故有彼、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因果法義。
這種無常變異的心念,帶來所有的煩惱痛苦,都是來自無法洞悉心念流轉的無窮變化。
釋迦佛陀就是透過了般若心經的空慧印證,而超越了觀自在(了器世界),心與物的世界,而證悟到萬法存在的現象,就是「無我相」。
人活著為何要學習心靈智慧之道的鍛鍊?
因為能藉由返觀覺照的智慧,來看破心念無常的真相,才能將自己的頑固執著、和善變脆弱的無知愚痴心念,以空性的智慧去觀修放下、捨棄,也能用心靈的智慧,去「心轉境隨」自主駕馭自己這顆「心猿意馬」的心,更可以在八萬四千種無常心念的洪流塵埃中,不迷惑、不沾黏,安住在大自由與大自在的空慧之境。(未完待續)
願佛法、真理、智慧,與大家同在~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記述@


宇宙萬象的變遷,都只是流動的過程而已,並無牢固可靠的實体可得,一般人對實体的觀念,只不過是依「我見」所起的。
「法」乃指吾人起心動念,所衍生出來的一切運作方法,亦是生命生存之道的運作方法,更是大自然的運轉,物質與能量的替換法則。也包含了世間法~世俗百工的萬千營生方式,以及形而上學的出世間法~精神思想。
換言之,凡是一切生物與非生物的運作的過程,都可以稱之為「法」。生命的生存需要方法,一切物質的進化也需要方法,智慧的提昇與開啟,更需要吸取知識與印證的方法。
在一切生、住、異、滅的世間萬法中,大多數人都會颠倒迷惑於世間的汚染,貪著在六根、六識和六塵之中,而不自知。恰似被無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羅網緊緊糾纏住,無法放下脱身。
釋迦佛陀指導我們觀照肉體的地、水、火、風、空的四大組合,以及五蘊皆空的淨心覺照~觀察者的立場,來度過一切苦厄;沒有任何人能從虚幻不實的娑婆世間,帶走任何的東西,只有放不下的無知習性與業力,能牽引吾人此生的命運。
「觀法無我」就是在形容一切萬法、皆唯心所造,能引導我們從生死苦海的此岸,抵達心靈覺醒的智慧彼岸,需要「方法」,但是到了心靈智慧的彼岸,真心現前之後,還是要再繼續精進的修學心靈淨化和放下的鍛鍊,就需要藉由「觀法無我」的空性智慧,來捨下對「法執」的依賴了。
就像禪修次第的初階~藉由觀察者的角色與心態,能拹助我們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完成初階的鍛鍊之後,就要放下對「觀察者」的依賴,這種依賴稱之為「法執」。
行者一旦放下我、法二執時,代表已達「應無所住」的自主心境,清淨的以「而生其心」,去行持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在娑婆世間的一切萬法,都能拹助我們次第的鍛鍊心性的成熟,但不可執著和依賴,否則就會䧟入「法執」的束缚,讓行者停留在原地,再也無法向上提昇了。
故,「觀法無我」的空性智慧領悟,是開啟吾人内在般若智慧的不二法門。(未完待續)
願佛法、真理、智慧,與大家同在~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記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38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