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6年9月1日(周四)台灣新竹縣華嚴寺(華嚴蘭若)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禪修的奧秘之6)
2017/12/08 05:51:40瀏覽10|回應0|推薦0

行者住心諦聽:淨心冥想或修法時,必須是獨自面對浩瀚宇宙無盡的虚空。
在清新的早晨或寂靜的夜晚,當心靈擺脫了大腦机械式的思考模式時,行者才能品嚐到空寂孤獨的法樂。
行者若是受到過去的眷戀與現在的渴望或未來期待的事物,而干擾影響到當下的淨心覺照時,就會背離了清淨真如的本心。
因為在這全然的孤獨中,只有沈默的寂靜,才能成就智慧的蓮花,這是無法用大腦机械体的程式反應,能超越時空的一種覺悟狀態。
如果行者想要抵達開悟見性的目標,就必須讓自己先成為「觀察者」,在每一個當下的淨心覺照之下,就可以照見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家平日在淨心襌修時,不只是對身心的單純自主運作,還要養成自然呼吸法,調節出入息,保持身心的舒適和平坦放鬆,並加強覺照的敏銳度,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妄念思維探尋,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困擾。
先觀照自己心中不成熟的看法與概念,從自心的頑固偏見與欲求開始下手。當行者的心靈會主動放下自私自利、願意成為觀察者探索生命的實相時,即是代表心靈健康、充滿活力的積極狀態,當下的淨心覺照就會更加敏銳。若再加上心繫於道的熱忱時,就可以很輕易的將身心帶入禪修或修法之境。
行者一旦覺察認知到自己内心的「思維模式反應」時,無論好壞都別去分別,只要能保持單純的專注在淨心覺照上即可。千萬不可用思深熟慮或推理判斷來襌修覺照,也不可以存有慢慢掃除心垢、慢慢放下自我情結的修行心態來襌修。因為只有當下能否「放下」的問題,沒有慢慢放下和慢慢清掃的問題。只要是用五蘊大腦的深思熟慮去修行,終究只是肉眼所見,自以為是不成熟的認知。
故,行者必須正視自己「智慧障礙」上的盲點,以利自己禪修的鍛練。(未完待續)
願佛法、真理、智慧,與大家同在~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記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35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