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6年8月29日(周一)台灣新竹縣華嚴寺(華嚴蘭若)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禪修的奧秘之3)
2017/12/08 05:32:39瀏覽13|回應0|推薦0

保持絕對「觀察者」的立場,就是初步的淨心狀態。所有人類與動物的思维,都是侷限在小我意識的貪圖生存享受而在用功,這樣的生命終究只是苟且偷生、可有可無的存在狀態。
行者此生能否藉由冥想淨心的覺知觀照,來度過一切苦厄,進而重返清淨真如的本覺源頭,這與智商、文憑、職業和男女老少,毫無關係。當行者能在每一個當下,淨心覺照的成為「觀察者」時,心領神會的覺悟境界,就會無邊無際的寬廣展開,也會擁有截然不同的生命特質,不僅果斷的思考能力與實踐力行的熱忱,自然就會突飛猛進,彷彿置身於浩瀚空無的宇宙意識中,與一切大自然的生命,渾然忘我的相融相入,形成一體而無有差別。
「觀察者」的襌修方式,就是通往終極目標的唯一過程,千萬不可誤以為只有在寺廟、道場、壇城襌坐淨心冥想,就叫做修行。真正的禪修是在二六時中的日常生活裡,皆能淨心覺照成為絕對的「觀察者」,所有刻意去追求的襌坐冥思或刻意去控制自己的思維修持,只會愈修愈頑執分別、愈修愈退墮沒勁,反而會變成行者的束縛和負擔;愈是「刻意」的起心動念,去追求靈性的提昇,反而會失去「啟迪與激發」自我潛能開發的机緣。
世間人在娑婆世間的一切百工營生,必須刻意用心、深思熟慮,才能獲得成功;但在吾人内在心靈覺醒的世界裡正好相反,所有「前所未有」的體驗,都必須藉由自己身歷其境的去實踐力行,才能從實證實修的過程中,獲得心領神會的解脱;也唯有「觀察者」,才能引領行者穿越分別見與所知障,進入那超越時空的領域。
每一位行者都必須自己去淨心覺照和領悟,沒有任何心外的神佛和大師能介入你的「生覺死迷」功課,只有你自己可以,不必一廂情願的盲信!
在佛說阿彌陀經中,已詳細開示過:欲望的滿足與歡樂,是可以透過各種的方式來獲得,但是在彈指間,這些欲望的歡樂和滿足卻是無法持久,有苦就有樂、有生就有滅,這是物質世間成、住、壞、空與悲、歡、離、和的不變定律。
而吾人内在的極樂之境,不是一般世間的善行就能進入,唯有透過自動自發,淨心覺照的成熟修行作為,極樂之境才會不請自來。
一旦行者内在的極樂之境現前時,縱使身處三界無安的火宅中、縱使必須在五濁惡世翻滾,行者的心靈也已經不會再迷惑三界的汚泥,皆能為行者所用,開出潔淨的智慧蓮華了。(未完待續)
願佛法、真理、智慧,與大家同在~
金剛乘弟子慧緣合什恭錄、記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35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