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7年10月7日(周六)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福慧雙修的真實法義之3)
2017/12/03 22:07:30瀏覽21|回應0|推薦0

2017年10月7日(周六)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福慧雙修的真實法義之3)


真心求道的人,必須謹記一個真理,五蕴的自我,在生命存在的真實相面前,毫無人情、絕無鄉愿,沒有任何立足的空間可以去攀缘,甚至還會顫抖,世俗人或許會感覺這是一種「霸道」的作為,但真理就是事實的真相,恰似種瓜得瓜、絕對不可能種瓜得豆的;心的原點是什麼,以什麼心去修行學佛,就會修出什麼樣的結果。每一個人的法身,就是「真我」,而善的極致就是「如來」,亦是吾人八識心田的良知佛性,更是閰羅法庭的閰羅法王,主掌決定著我們「今日的心性、就是明日的命運」,公正無暇,不必懷疑。所有的命運判決,不是要來懲罰我們,而是藉由一切内在與外在的人、事、物劇情,來提醒我們、來暗示我們,督促我們當下「淨心覺照」的反省、修正自己的言行作為不如法之處。如果面對生命的劇情變化,只會逃避、只會漠視,不能覺知領悟「法身」的提醒與忠告之人,修行無益。

譬如:以世俗自我的迷妄之心,去修學無上心靈智慧法門,其结果必然會修出世俗迷妄的結果,而無法印証真道之所在。

修學智慧是把自己當下這顆心,安止於「無生無滅」的真理之中,自然就能滅惡生善的印証自心尊貴「真如法界」。

嚴謹的說,追求了生脱死、明心見性之人,無論有否剃度出家,至少要能做到「心出家」的層次,才能出離煩惱、出離三界的火宅之家。

換言之,未能心出家者,不足以學道,也無法經由「宗教的體驗」,而印証自心的般若智慧,甚至於自我所修學認知的諸佛知見,也會隨著時空而淡忘和遺失,空有滿腔的了生脱死、明心見性的熱忱與理想,卻因為自己生生世世皆放不下自我情結,放不下貪玩享受、放不下安逸快樂,以不成熟的修行認知與態度,妄想了生脱死、明心見性,縱使歷經百千萬劫的「泡沬理想」,終究是無法「止劫」、無法真正入道。

故,「心出家」即代表受完漢傳大乘密教「菩薩戒」的層次,唯有在修持印証自己内在心靈的般若智慧時,才能無礙於進入「心之道」,才能超越一切娑婆世間的煩惱,而「出離三界」;悠遊於十方法界的唯一秘訣,就是精進努力的「生慧」,只有自己身歷其境的去行持無私利他的菩薩道,才能印証自心本自具足的智慧功德,一步一脚印的踏實流出自己的血汗與心力,這樣的實証實修智慧妙果,永世不可能遺忘、也不可能消失,更沒有任人可以奪走,所以不會忘失。(未完待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28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