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7年8月8日父親節(周二)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正信的皈依之1)
2017/12/03 15:32:05瀏覽42|回應0|推薦0

什麼是皈依、受學呢?
皈依是投靠依止之意,也代表自覺的皈依之人,誠信大自然的生命真理,願意主動捨棄十惡的錯誤劣習,願意遵守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邪見),相信現在最實在的信念,就是認同「自心佛性」的存在,也就是生命的本質就是「佛性」。
也願意依循普世佛弟子所受持的五種戒律,而解脱人生一切的苦惱,開啟自心的大智慧,主動加入教團參予一切的運作活動,為弘揚「生命存在的真理」而盡心奮力不懈。
教團是由指導法師,所領導各司其職的僧團,為最高的指揮單位,所以皈依人必須奉行教團的弘法辦道原則,一切行為舉止皆以教團為榮,精進學習指導法師的法教,使自己逐漸成為教團千手佛大法幢的一隻手,並自動自發的當下承擔,成為教團的幹部,拹助住持方丈弘法利生的人天志業。
所有初皈依之人,依照教團的法教修學,久而久之,自然就能開啟心靈智慧的成熟,則一切萬千煩惱當下俱得解脱,從凡俗的小我意識,逐漸「轉凡夫性入四聖位」,再依自己所學,經過指導法師的親自印証、認同之後,才能去指導初學者,以免因自己的貢高不勤學而指導錯誤,就會打亂了傳承法教,更增加初學者的障礙迷惑,和指導法師的負擔。
皈依的原則大致有三皈、四皈、五皈不等。通常以三皈依為主,針對一知半解的初信者,所舉行灌頂儀式之後,成為「正信佛教徒」,依照教團的教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就是「轉凡入聖」的最真實法義。(未完待續)

(文圖:每年農曆七月前,山上的軟枝麻竹筍,就會陸續開始冒筍,其特色是鮮嫰像水梨,体型碩大,這是四十年前,老地主流傳下來的筍種,完全不必施肥、不必整理,專門吸收山區森林樹葉的黑色腐植土長大的,處理過程要用大鍋,剝殼切絲、下水、大火煮沸、關火燜蓋5小時,取出置涼冷藏慢慢使用炒、湯、滷皆可。)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28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