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7年7月19日(周三)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在世得道之3)
2017/12/02 13:27:17瀏覽23|回應0|推薦0

2017年7月19日(周三)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在世得道之3)


中國道家稱「我」為天,稱「物」為地,造作為人。中國的老祖先認為「天」是一切自然的法則,亦名為「道」,而「地」是所有形體的物質和合。

所以人和一切動、植物的形成,都是一樣秉天地陰陽之氣而生,並無好與壞之區別,這些道法的見地和佛教的色(物)與空(我)的心經論述遥相呼應不謀而合。

但是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盲目與迷信也不遑多讓的同時、同步在進行擴大中,連標榜自然科學的研究也是一樣,幾乎沒有一樣是「理性」的。連天地、物我之間,也一樣都是單纯的存在現象,絕對不會因為任何帝王聖賢而增加、也不會因為冥顽愚痴而減少。這一切都是自然單純的發生,亦是超越一切立場的存在著,毫無保留、毫無對錯,更沒有「賞善罰惡」的造物者存在,而是無情之「情」、無心之「心」,真理無所不在的「道」在我心。

所有人文科學的生活文化延伸,在「人本主義」主觀感性的運作之下,所有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因人而生」。

在精神的作用上,人性是可以達到可歌可泣、天地為之動容之境;人性也可以為了自我欲望執著,而沉淪堕落到猪狗不如,無情無義的畜生心境。依此類推,舉凡一切生活習俗都可以事事劃分界限、在在表明立場、物物各有所本,正邪永遠誓不兩立的存在著。

簡言之,人本的心境處處有限制,有生老病死、也有悲歡離合的情緒感性作用,更有興衰榮枯的極限,這是屬於「物性」的内涵,亦是角度不同的真理示現。所有的神、佛、上帝、天主、阿拉、天帝……等等信仰,專門是為了世間各種不同品味之人而存在的,這就是一切有情眾生所謂的「有情」之處。

而三世恆常「在世得道」之人,就像天地一樣,以自然律的「無情示現」,而顯露出「真情」,這是以無我、無私、無立場的心境作為,才能真正表達出「無缘大慈、同體大悲的真性」之情。

若以「佛眼」看世間,絕對不是感情用事的凡夫之性,而是超越人本主義至善的「真性之善」,唯有如此才有資格談到「極樂淨土在我心中」,「自由自在往返極樂去來」之境。

能洞徹宇宙萬有的「真、善、美」之境,並非世俗人所謂表面造作出來,唯美主義的美德,而是「物我」融為一體,渾然天成的自由自在,而無有差别。

故,能照見五蕴皆空、解脱無礙的「真人」,就是形容真正「不虚此生」的人。(未完待續)


(文圖:今年高壯的蓮霧結果太多太多了,多到不知該如何疏果套袋了,每顆都非常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092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