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8 09:12:58瀏覽1328|回應0|推薦3 | |
(本圖載自江逸子所繪"地獄變相圖卷") 51 第四十九圖覽 誅心地獄 走上望鄉臺,盡見「志業無繼」、「兄弟鬩牆」、「遺族受欺」、「產業烏有」、「妻離子散」、「女墮火坑」諸景,每一幕都是昧心之報。《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云:「 凡心腸惡毒之人,走過望鄉臺皆轉入誅心地獄;此獄又名「抽腸割心獄」,故來此獄受報者,都受割心抽腸之苦。但見鬼叉手持利刃,往罪人胸膛插入,順勢一劃肚破腸流,抽扯間又帶出心肝,取心去肝後,將罪魂吊掛於一處,此時有野干(似狼之動物)爭相來食,此即是另一「狼啖地獄」處。 此獄處血腥殘忍,罪人因何生此獄處受報?《觀佛三昧經》云:「諸罪人生灰河、劍樹中,有一羅剎以叉,叉出其心,與夜叉食。以昔時偷盜師長父母獲罪,一日夜五百億生死,受苦無量。」此所言僅是昧心偷盜,就得受誅心抽腸之報,遑論其餘。台語有句話說「吃人夠夠」,意思是「凡事不留餘地,趕盡殺絕」,這種人強橫粗俗,一付土霸惡主的模樣,例如:「盜財劫色」、「阻善斷智」、「設陷織罪」、「欺壓作亂」等,諸如此類的行為,都要轉入「誅心地獄」受報,一一開膛破肚,抽腸取心加以清洗,待「腸淨心明」時,方才消除罪業。 然世間亦有剖肚取腸以示忠烈之舉;《莊子》〈外物〉云:「萇弘死於蜀。」〈胠篋〉又云:「萇弘胣。」唐朝成玄英疏云:「萇弘遭譖,被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遂剖腸而死。」萇弘者,孔子師其樂,對周室滿腔忠誠,然因遭小人而流放於蜀,自剖肚腸以示忠心。清末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革命黨人吳樾密謀暗殺,未料炸彈提前引爆而亡;見證歷史圖檔,吳樾一身粉碎,肚破腸流,同與鄒容、林覺民等英雄少年,留名青史。 日本平安時代(七八四-一一八五年)以後,有「切腹」自殺的儀式,較之斬首是一種既光榮又具尊嚴的死法,一般咸信源於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殺者或為君王賜死、或是戰敗求榮,刑時衣著莊嚴,以「十文字」切法自腹部橫切,第二刀轉上使腸臟外流;至江戶時代(一六零三-一八六八年),於第二刀時加入「介錯」,在最痛苦時進行斬首。對於切腹者而言,介錯人可能是親信族人,也可能是敵軍致敬將領,儀式肅穆莊重,與會人皆抱持敬重之心,死後還有隆重葬禮。然相較於誅心地獄,獄中罪人各個精光,毫無遮掩,鬼叉隨手行刑,或於崖邊提拿,或於地上割心,或於壁間抽腸,全無尊嚴可言,復加狗狼啃食嚼咬,屍骨無全。 台菜中有「滷肚腸」、「下水湯」,客家菜中也有「九更腸旺」,而「牛肚」、「豬腸」、「雞心」、「鴨肫」更是老饕們的最愛。宋朝宰相韓縝,平日最愛吃驢腸,任秦州知州時,活宰驢兒取腸宴客,賓客偶見慘況,從此忌口。明初刑罰亦有抽腸一事,係以鐵鉤勾住犯人直腸,一端重石下墜,瞬間抽扯將腸子拉出。元末吳王張士誠兵敗,其部將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被捕,即遭明將徐達施此酷刑。明末流寇張獻忠作亂於蜀鄂,逼死蜀王朱至澍,斬殺襄王朱翊銘,至於地方官吏則刑以抽腸。對明朝而言,可謂是「始於抽腸,終於抽腸」,天理昭昭,疏而不漏。對於歷史的忠烈與殘暴,所刑者雖同為誅心抽腸,然成因果報各異其趣,比干苦諫名垂青史,萇弘忠烈史載永傳,吳樾反清碑銘光曜;至於張獻忠,雖自稱大西國皇帝,其殘殺本性見諸「七殺碑」,所言:「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難逃身敗遺臭之名,吾等應以為戒。 (淨域 2006.10.24)
(接續下文〈第五十圖覽-刀山地獄〉,請連結 http://blog.udn.com/huagong0501/4011257 )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