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13 00:09:51瀏覽288|回應0|推薦8 | |
不愛而愛 淨域 2007.11.13(二) 晴 有人問我為何不愛紛擾的政治,卻連連寫了許多的批判文章?這讓我陷入「不愛而愛」的深思中。如今我才省悟,出世之心仍不離入世之行。以前,我對越南和尚上街示威頗不以為然,但現今我知道緬甸僧人走上街頭的慈悲。與其當一隻埋頭的駝鳥,不如入群做一隻吱喳的雀兒,也許有人嫌吵,也許有人不知叫啥,但一聲一叫總是出於肺腑,這便是「不愛而愛」的出脫。 什麼是「愛」與「不愛」?說穿了都是起於分別之心,人若無私天誅地滅,「私」本是一種普遍的存在;所以,我們無法拿大刀砍大旗,盡說自己是「最愛」;也不好提擴音器狂叫喊,老虧別人是「不愛」。愛也不愛,不愛也愛,人生不就是如此反反覆覆來去嗎? 說起此倆者,最大公約數便是「愛」。在生死流轉中,有十二種因緣法,「愛」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十二因緣是眾生生死流轉過程的十二個環節,也稱為「十二有支」、「十二緣生」,以「無明」為最初的起因,無明即愚癡、糊塗、矇昧而無智慧;由此無明而生「行」,作諸身、口、意業;由行生「識」;由識生「名色」(五蘊);由名色生「六入」(六根);由六入生「觸」(六根對六塵);由觸而領納,謂為「受」;由受而生「愛」;貪愛熾盛而生「取」(執著的追求);由取而生「有」(各種生命活動,受生於三界六道);由有而緣「生」;由生而得「老死」。這個眾生生命惡性循環的環節,若一天參不透、想不開,便一天得不到解脫,隨著無明的催使,不斷在六道中受苦。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又言:「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此來,佛教是不是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欲會生憂,不論是親人、朋友、男女之間,愛得愈深,待到離別的時刻,苦就愈深,原來一切都是泡影,所以要離欲,進而離苦。但人與人之間若無愛,是不是又變得無情?這又讓人解不開。怎樣的愛才不會成離苦,又該怎樣取得平衡呢? 佛門中有三皈依戒,其說:「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佛法僧乃三寶;皈依佛是皈依自性覺,可使福慧具足圓滿;皈依法是皈依正法,可遠離三毒斷愛欲;皈依僧是皈依清淨福田,可使心不受污染。正法正是斷愛欲的利器,然何為正法?就愛欲而言,其外在表現是快樂,但快樂又真是愛欲的極致嗎?西方哲學有「理性」與「享樂」主義兩端,理性主張要禁欲,享樂主張要縱欲,總是在兩端相互攻伐。佛於法中提出「中道」思想,一般人以為中道就是一種權衡,加加減減以使彼此滿意;殊不知真正中道是有這麼一個區塊。 中道思想回應於三皈依戒中,是指我們的知見要正確,而進一步將所有日常生活的言行落實在此正見上,這便是「中道實相」。蘇東坡有一首〈詠廬山〉詩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祇緣身在此山中。」正說明了我們所處世界是相對的。如何使愛與不愛成為中道實相,釋迦牟尼佛成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此「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指中道實相,其正知見也正是破愛與不愛的所在。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