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激勵促動與淡定應對之間
2019/08/10 19:28:17瀏覽256|回應0|推薦8

.

從開始反送中的行為啟動直到今天,從活動的表象來看,這個運動始終是在持續之中,而同時間,中國官方的反應則亦始終如是,是外界不斷的質疑其將介入,但是實際上,也只是從冷眼的開始直到口水噴噴。
或許,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對比,更有體會。

首先,或許是該回頭看看這個“特區”是為什麼被加封。
在1997的那個時刻,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成績,還只在表面的社會現象上,也許是滿街的舊城新建,也許是外資的大興土木,但無論如何,總體的經濟活動還只是有限的提升。
也因此,香港的“條件突出”也就成為強烈的對比。
以GDP來說,香港初回歸的年頭,全中國的GDP總值之中,小小的一個香港就佔了27%。從這個數字就可以明白的看出其間的強烈對比。
而這也正是必須要頒封“特區”的理由之一,當然,其它的還包括“民主”“民權”“民生”等等,等等的其它理由都隨便的啦,重點就是“強烈的對比和差異”。

然後22 個年頭過去了。
在這個22年時間中的變化,就這個世界的經濟活動發展的歷史來說,它的表現是有目共睹而無需口水辯論的事,而這個事實,就其與香港的“對比”來說,同樣的引用GDP,香港如今就只占了總額的2.7%。
尖銳的事實不是它的占比跌落到十分之一,而是這個占比曲線在這22年之中,不是算數曲線,而是幾何曲線的往下落,所暗示的事實則是雙方成長速度的落差增大。
到了2020年,香港唯一還能對著中國睥睨的,就只剩下了國際金融這一塊亮點。
但是這個唯一的亮點,卻正蒙受著三個方向而來的壓抑。
其一是來自於天津和浦東的針對性的、長期的規劃發展,其二是港深澳大區劃之下的深圳規劃,其三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區”規劃。
在這三個大規劃中,天津和浦東是針對國際金融而迎向香港,深圳和廣州則是針對地理發展。

在這個發展的方向之下,其所表明的簡單疑問則是:““港特”將還能剩下什麼必須存在的現實理由”?

“港特”的存在,首先就是對於“階級鬥爭”的諷刺,而在這個諷刺之下,中共中央就必須面對“二制”之下所存在的“一國”矛盾。也所以,對於大聲的“中國主權”重申,也就可以解讀為暗示對於“二制”的質疑!

然後,再回頭來看看,維持這個特區的法律條件又是什麼?
就現實的層面來說,就只有“基本法”這個東西。但是基本法是中共人大所擬定的,這也就是說,如果要變更它,甚或是要宣告它的終止,就也都是中共人大完全可以自行決定的“國內法”所界定的事務。

所以,當有一天,中共決定了要讓事情簡化,如果宣告了:“一國”只有“一制”,那麼在“粵港澳新區”的羅網覆蓋之下,香港問題又還能是什麼問題?

你我都能看懂的這事兒,香港八百萬人更懂,所以從反送中擴大為反中,其所參與的人,所期望的正是將這事能夠盡量的鬧大,從國際新聞最好能鬧大到成就為國際糾紛。恰好這個時候半個地球外有個人叫川普,恰好隔壁更有個鄰居叫台灣。於是渴望中共中央動用民兵,期待著與武警對抗,好讓人道、人權和民主的大戲,可以像蘇聯解體後的那樣,呈上國際舞台,而後獨立可期!

這是激勵與促動的一方面。
而在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沒理由需要對著香港情勢搬出民兵演武,更不必奢談搬出武警練陣,因為一旦上了新聞版面的,還沒出拳就得陪著口水來去,太過費事,更沒需要。
因此,也就沒什麼理由需要去說“避免幫誰的選舉加分”,也沒有需要去說“誰怕了誰”,不是嗎?
因為根本就沒扯上邊。

想想基本問題,而不是想基本法,低頭默哀一分鐘就好:
“就中國今天的形勢和發展而言,“一國”之內還有什麼理由必須維持“二制””?
既然在“一國”之內,貫徹和執行“一制”之下的“法律”,這是“警政”,那又何須武力?
既然是“警政”之下的“內政”問題,“國際法”又能干涉什麼?
也不過就是這麼回事,所以淡定,所以坐視!


.

-------------------------------------------------------------

所謂的基本法第十八條,所以可以由武警介入,說的煞有介事的那樣。

這是表面看問題,但正如其名,“基本問題”又是什麼?武警介入是個簡單的命令行事,然後呢?就讓基本問題消失了嗎?王子和公主就開始過著快樂的日子了嗎?

既然不是!那麼,武警介入之後的下一步呢?

沒有道理認為中共中央會打出這麼爛的牌出來。 

 

 

-----------------------------------------------

面對的早已不是六四的立寨扎營,而是Flash,是網絡下訂加手機離線,重兵裝甲何用?是要拿著去馬路站衛兵搞宵禁用的嗎?

現況很明白,用不到真正的武力,現實也很明白,用了武力就輸。那麼,在這麼明白的態勢下,如果武警陣勢卻實是衝著香港而來,與其說是為了“鎮壓”,倒不如明白的說聲是為了“預警”,是為了重大事件的佈達而預做準備。

還能有什麼可以佈達的政策宣示,能夠重大到需要用武警佈陣來預防動亂的可能發生?

當衝動的一方,急迫的開始公開的呼求“英”“美”介入,急切的企求以行動來模糊成國際焦點的時候,原本淡定坐視的一方,其採取釜底抽薪的行動可能性也就會同樣的水漲船高。

 

 

.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12845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