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牙醫的FUZZY NOTE- Page 25 蛀牙的機制
2017/05/04 22:46:12瀏覽448|回應0|推薦4

.

 

蛀牙,從現實的層面來說,它代表了三個階段性的標籤。

第一個階段是有限的,當一個病患因為蛀牙而坐上牙醫特有的躺椅時,它代表的價值只是有限的一張小朋友。即使如此,當蛀牙的總數上看千萬顆的時候,這第一階段的價值也就極為可觀。

到了第二個階段,那是倍數的膨脹。當一顆蛀牙被拔除的時候,它就必然的會引發後續效應,而讓需要對待的牙齒數量成倍的爆發,這個倍數難以預估,但是存在著參考數字。這是第二階段。

經過了第一階段,乃至於第二階段,進而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合理,而且是可期的必選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如果101的價值是600億,那麼這個第三階段的期望值就是10101.

幽默的事實則是,這三個階段的流程與時間無關,或者說,在一定的年限內,至少是20 年,或可能是30年,這個總量是隨時保持平衡的數字,老的走了,新的會取代它的數字空間。

 

我們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讓蛀牙百年無解。在今天可以電腦斷層,可以“閱讀”基因的科技下,蛀牙的成因依舊混沌迷離。

“因為口腔的細菌,藉由食物殘留,轉換出腐蝕牙齒的物質。”---------這就是今天對於蛀牙的權威論斷。一個空洞虛偽的理由,卻經由5年歷練以上的牙科專學大夫口中,轉述到今天。

 

口腔的細菌

"致齲菌"這可能是目前唯一上了檯面的細菌名稱。如果這是確實知道的明白事,那麼牙科大夫自我矛盾的續詞就是:“徹底消滅或是預防感染,是不可能的。”

笑話了,至今為止,讓人們聞之變色的流感,不論是什麼基因變種,對應的疫苗,快的一個星期就被研究出來了,卻為什麼一個人人口中都有的細菌,卻是至今沒有“對策”?

其次是,既然有了確定的細菌對象,以今天的生物科技,怎麼可能會無從確知它在酸轉化中的機制?如果知道,那麼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食物鏈的確定關係?

更進而來說,當左手說著難以消滅預防之下,右手又賣力的說著防治蛀牙,自我矛盾豈不太過明白?

 

從嚴苛的角度來說,當牙醫聲稱人類口腔中存在億計的細菌時,實驗科學所慣用的“對照組”模式,就是不可能行的通的途徑,因為高達600菌種的對照選取,將形成天文數字的機率模型,完全不合乎實際。(其中將近半數細菌尚未命名)

而如果,生物科技無從去核實這600菌種的各自生物特性時,當然也就無從解讀是那些菌種與蛀牙有關;因為不知道,也就無從奢談對應,那麼斷定的致齲菌,說的究竟是特定細菌,或是泛稱?

而這就是今天對於蛀牙的牙醫學事實?

 

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具有滅菌功能的漱口水確實影響著蛀牙的行為。這並不是說漱口水能夠防治蛀牙,而是確實的知道有一定程度的抑制結果。而這個結果,正經由李斯德林的配方轉變而愈加明白。

早期的李斯德林配方中含有酒精,而酒精正是滅菌的通用基礎,到了近期,我們不知道被檢討的背景是什麼,但是知道李斯德林確是因為這個檢討,而被迫停用酒精。不論林斯德林用的是什麼代替配方,事實說明的是,代替配方並不能完全取代原用酒精的功效。

這個事實說明的是,口腔中引致蛀牙的細菌並不是不能被消滅的,容或持續存在,但是總量必定有變,因為引致蛀牙的細菌總量減少,因此對於蛀牙形成的過程產生阻滯效果。

再從反面來說,拔牙之後的口腔,受損牙床和組織所面對的也是這些細菌,但是在牙醫的消毒行為下,卻為什麼極少聽聞拔牙之後的牙床傷口因細菌而發炎?

從這個角度去反射前提所說的三階段效益,就不能不讓人質疑李斯德林被禁用酒精背後所隱藏的出發點了。

 

食物的殘渣

這是另一個層面的懸疑。無可否認的,對於食物中的一些特定成分,它確實是在細菌的作業下進行轉化,而轉化的過程中,呈現具有酸性的物質也是無可避免的事,學問也正在這裡。

第一個學問是“什麼食物”?從泛醣體到指定“砂糖”,所有被質疑的“食物”都有可能,但是指定為“糖”的則佔據多數。其次是和“酸”扯上邊的所有,包括了水果都成為嫌疑犯。不幸的是,所有這些的質疑,卻都不是經由論證,不是經由牙醫學論文所提出的指證。為什麼牙醫學至今沒有提出過任何實證科學下的驗證論文?

其次的學問則是來自於現實對比的質疑。

玉米和馬鈴薯是富醣體的食物,相對的,大米和麵粉的醣體含量少一些。

那麼,東方人吃麵食米食的,西方人的馬鈴薯和蛋糕則是今天的世界通行。現實說明了,較低醣體主食的東方人,蛀牙問題反而勝過西方人,這是否意味著富醣體的食物未必是蛀牙的主要互動理由?事實上也是如此,高分貝下的“垃圾食品”說的是體重,還從來真的沒人叫囂過蛀牙。


再進一步的來說,牙齒的琺瑯質面層,對於酸的忍耐性,位階在哪裡?而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在口腔中所能產生的酸,其酸價又是多少?牙醫學是否曾經在這個領域中做過明確的驗證,以驗證科學的角度來下定論?

但是在常識中,琺瑯質並不是弱酸所能夠腐蝕的,而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所產生的酸,並同時接受了口腔唾液的作用之後,其低於人體口腔內細胞所能接受的那個“酸度”,顯然難以對琺瑯質產生腐蝕的作用。

可樂實驗是世界性的藉口典範,但是實驗條件的不能應對實驗目的也是事實,拿了遠離實際條件的實驗來佐證可樂對於牙齒琺瑯質的腐蝕,也就只能說是參考,是“有可能”但“尚未證實”。

因為可樂酸值的2.5,這是化學數字,要做實驗,難道不應該是灌一口可樂進嘴,之後拿了酸鹼試劑進口腔說話,之後再以這個口腔殘留酸值來做文章?

 

在一般所知的範圍內,要談口腔細菌,鱷魚是典範,要談口腔內的酸值,鬣狗排第一,至於人類,誰有興趣,就請誰去含個20CC的檸檬原汁在口中5分鐘,或許是否能腐蝕琺瑯質的還沒輪到,口腔就已經先拒絕了它的酸度,不是嗎?

據此,也就有理由質疑牙醫所說的食物殘渣理由,是浮瀾而且空洞的“說辭”,而並不是建立在嚴謹的牙醫實證科學上。

 

刷牙的方式

對岸在改革開放之前,在嚴格共產主義之下,當時是號稱7億人口。當米票糧票都不足以溫飽這7億張嘴的時候,也就不必去思索牙膏和牙刷的必需,更輪不到牙醫處處,果如是,就該請台灣的牙醫們解釋一下,日夜強調的刷牙以預防蛀牙,除了工廠的進賬增加以外,“蛀牙防治”的效果差異,其數據是在哪裡?

將這個質疑橫過來放在地圖上,卻發現了另外的一個現象。移民風行之前的西方世界,牙醫的存在是有限量的,時至今日,則不止是日本到台灣到中國大陸,而是加上歐美之中東方人有匯聚的大都市,凡這些都是牙醫風行的存在天地;而相對於歐美的其它天地,牙醫不僅少見,而且在人口三˴五萬的小市鎮,則很可能的根本就見不到,相對於台灣牙醫公會所提出的“發展目標”:每6000人要有一位牙醫,請問這個差異所隱含的事實是什麼?

 

在第二個實例中,或許可以將“人種”列入考慮,但是在第一個實例中說的,卻和人種“未必”絕對。那麼該向哪個方向來尋求這二個例證中的事實?

在探討任何類似這樣的議題時,數據都是絕對的,但是在牙齒的這個界面上,台灣的牙醫學界,除了論斷式的數據,就根本不存在可驗證的統計數字,而當日本的參考文獻提出82%的成人具有蛀牙經驗的時候,任何開口詰責“因為刷牙方式不當”的牙醫都應該閉嘴。

 

以下這段話是“牙膏牙刷”世界級名牌大廠的警語:

飲食會反映個人健康。因此,確保飲食方法得宜對您的牙齒十分重要。當我們進食過多酸性的食物和飲料時,酸會造成牙齒琺瑯質磨損 。”-------只有這麼多,至於更進一步的“數據”性質,“理化”性質的文字,翻遍了這個大廠的文字,沒有下文!

 

外星人的結論

牙齒的發生,從牙胚細胞開始,當人們知道“長出牙齒”的時候,面對的是成形伸出的亞冠前端,日以繼夜之後的呈現亞冠全貌。正因為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不是“外貼”上去的,是否可以反過來思考,當牙齒在牙床內逐步成型的時候,是否就已經有了“先天性”的疑問?而這個疑問在近五十年來,東方人種的新生代相對於西方人種有著較高的影響程度,致使牙齒,不論是乳牙還是恆牙,都具有較高的蛀牙發生可能。

得說明的是,這個所謂的“先天性”,指的是“人體自胚胎開始所接受的環境,因為這個環境所存在的條件差異,對之後的人體成長所產生的影響,而並不考慮遺傳基因所可能的任何因素。

如果是從這個位置開始探討,所探討的其實就是胚胎學開始的相關範疇,其範圍不只是母體的本身,更包含了母體所存在及變動的條件。所要探討的是這些條件的變遷,及其對胚胎發育所可能的影響。

進一步的來說,這個論題卻並不是獨立的。當人們開始面對自頭髮到腳趾甲的幾乎全身“補品”,同時又面對著特高的高風險病症時,蛀牙所隱藏的議題又是什麼?

這麼偉大的論題,就遠遠的不是常識理論所能繼續談下去的層面,而是專業。

但是在這個位置,可以看見的事實則是“刷牙與蛀牙,或許其間並不存在互動”。只不過,在面對10 101的期望值的當下,或許還真沒時間來探討那麼恒古而久遠的議題了。

 

 

.

----------------------------------------------------------------

牙膏與牙刷的神話

牙刷從造型到材質有千百種,從一次性的到電動的,隨你挑。不過功能就只有一個,“摩擦牙齒的表面和伸入牙縫”。

牙膏是同樣的五花八門,也是從一次性的到“多功能”的。

論功能,古早的到今天的,基本功能一樣沒變,就是“牙刷摩擦牙齒時的潤滑劑”。50年代的初中工藝課,製作亞克力刀,最後的精細研磨工作就是用的細砂紙加上“牙膏”。

附加功能的第一個是“防蛀蝕”,偉大而萬能的含氟牙膏於是風行,日本人的數據說明了,82%的人沒能見證到含氟牙膏的功能。

第二個功能是滅菌,這個是事實,只要刷過了牙,口腔內的細菌減少,口氣就必然要芳香,只是從來沒人拿出“刷牙前後的口腔細菌檢驗數據”出來。另外的事實則是,就滅菌而言,使用簡易的漱口水,具有同樣的,甚至是更為可靠的滅菌功能。

第三個是美白。對於這個功能,參與見證的都是有著一嘴美白牙齒的代言人,至於街頭巷尾開口牙不白的一族,用了,也是沒見雪白。

第四個是時下流行,是人人“敏感”,是所以大夫競相拋頭露面的抗敏感功能。要說這個功能,好像還得先說美國的大麻已經合法化,連公車站亭都有了吸大麻專用的遮擋,抗敏感功能也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敏感牙齒”的本身,和“蛀牙”正好是前呼後擁的問題。

所以,刷牙喔!

 

---------------------------------------------------

是什麼原因導致釉質侵蝕?

當酸磨損牙齒琺瑯質牙齒腐蝕發生。 釉質侵蝕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

    • 過量飲用軟飲料(高濃度磷酸和檸檬酸)
    • 果汁飲料(在果汁飲料有些酸比蓄電池酸液腐蝕性以上)
    • 口乾或低唾液流(口乾)
    • 飲食(高糖和澱粉)
    • 酸反流病( GERD
    • 腸胃病
    • 藥物(阿司匹林, 抗組胺藥
    • 遺傳學(繼承條件)
    • 環境因素(摩擦,磨損,應力,和腐蝕)

以上這段莫名其妙的“機器翻譯”的文字,來自於Medical news的“漂亮”網頁,但是在這個處處廣告導向,包括了網頁上的聯繫 隱私,全都是廻向到“首頁”的虛偽方框。而本文所執意追求的牙齒琺瑯質相關文字,在這篇網頁上就更被莫名其妙的無限放大和恐嚇。

 

----------------------------------------------------

“牙醫師賴XX提醒,柑橘類水果、碳酸飲料、果汁等酸性食物容易侵蝕牙齒琺瑯質,造成牙齒脫鈣,所以餐後最好漱口。醫師建議愛吃酸的民眾,可藉喝牛奶或食用乳酪,中和酸性物質。” ------ 這是節錄自健康筆記網頁上的資料,至於網頁上的

關於健康筆記 …….. "網站測試中" ...  這是點擊鏈接的結果;

而在 聯絡我們 …………….除了跳入請你填寫資料的籃框外,同樣的沒有任何關於“他是誰”的痕跡。

那麼,只有請教賴醫師了,他的警語所依據的文獻來源,或是他所做的實驗觀察,其報告在哪裡?

之外,或許,也該自我反省一下,為什麼要在這樣沒前沒後的網頁上查資料?

 

-------------------------------------------------------------

高中學生的可樂實驗

在一篇高中化學實驗報告的投稿中,針對著“可樂對牙齒腐蝕成因”做了驗證性的實驗。

這篇投稿,如果單純的只談格式,在方方面面的參考顧及中,確實是可圈可點;但是就探討的“主題”,以高中化學的條件而言,就不夠完整。因為“數據”是所有驗證科學的唯一可信之處,沒有了數據驗證,任何的邏輯都只是“推測”,而推測是不能夠作為驗證科學評估的依據。

在報告中,首先缺少的是可樂的酸值和當量濃度,其次因為是採樣了整顆牙齒,因此缺少了對於牙齒的重量,或許還應該包括了表面積,進而是對於琺瑯質的質量評估。

化學反應是表面積,濃度˴質量和時間之間的過程,“一瓶可樂,二顆牙齒加上一個星期”,以這樣的籠統描述來進行實證科學的驗證,或許需要更為嚴謹的態度。

其次是,報告中大量的引用了搜集來的“參考”,但是對於自己的驗證:

實驗結果  

結果發現牙齒質量皆沒有明顯的改變,也破除了「喝一個禮拜可樂牙齒會溶掉」的不實謠言。不過本實驗與真實的生活情形有一些差距,生活中我們不會一直把牙齒浸泡在可樂裡,甚至生活中我們會使用含氟牙膏清潔保護牙齒。但是就我們蒐集的資料顯示,浸泡更長的時間,例如二十天以上;或者只觀察牙齒琺瑯質的部分,其質量會有較顯著的改變。”


在這個結論中,過多的引用了非屬於實證的“推測”,甚至忽視了琺瑯質優於牙骨質的抗腐蝕能力,致使其推論指向了未經實證,以及有瑕疵的部分,這就不是嚴謹的實驗觀察結論。


含氟牙膏對於琺瑯質的保護,

(必須取同樣的牙齒,在表面塗佈含氟牙膏之後重複上述實驗,並對照反應時間後的重量變化。次之的手段,則是明確的指出可信的實驗論文段落來源,並據之引用在自己的結論之中。)

浸泡20天以上,

(如果有這樣的前提存在,就必須重複這個實驗作為對照組,讓反應時間延續到20 天以上,之後引用。)

(可樂的酸值,必須做全程的檢測及記錄,而實驗的進行,也必須在密封的容器內。請記得,在容器的密封條件不足情況下,可樂的酸值也將隨著時間的進行而改變,那麼7天和20天也就沒有差異了。)

(南伊利諾大學的“可樂-牙釉質”研究實驗,反應時間是48小時。)

只“觀察”琺瑯質的部分;

(以高中科學的條件而言,沒有辦法以雷射及磁震儀來判定琺瑯質的切割,也就無從分辨重量變化是來自於琺瑯質或是牙骨質。)

(琺瑯質的保護能力遠甚於牙骨質,在酸的環境下,牙骨質會先受損。)

 

一顆恆牙牙齒的重量只在1.1g ~ 2.2g之間,對於其上的琺瑯質質量分佈,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搜索,依然空白,因此對於南伊利諾大學的可樂實驗,只能猜測他們所切割的牙釉質切片,其質量不會超過0.4g,因此,他們在實驗中所觀察的5%質量減少,就應該少於0.4g*5%=0.02g

如果要取得這個數據,所使用的電子天平的精度,就至少是0.005g-  0.001g這個等級的分析電子天平。在一般的實驗室中,不會用到這麼高等級的天平。

而就化學實驗的全牙觀察來說,2.2g5%變化是0.11g,對於這個預測的範圍,量測所使用的電子天平,如果是0.01g的精度就只能做參考,但並不具有嚴謹的物理意義。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101997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