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山毛櫸,很難與亞熱帶的台灣聯想在一起,就像生長在溫帶地區的銀杏樹一樣。由於在大台北近郊的南、北插天山和宜蘭太平山區生長有原生的山毛櫸,植株可高達20公尺以上,是高大的黃葉植物,深秋時分綠葉轉金黃的壯麗景致,令人驚艷,只是在台灣平地完全見不到。而太平山這大片的山毛櫸純林,據說是多年前透過空照圖拍下,經林務局人員步行前往確認才得以規劃人人都可以拜訪的山徑。如今這片山毛櫸已不再遙不可及,也是目前臺灣最大面積的台灣山毛櫸原始純林。
遊賞過翠峰湖後,我們由翠峰山莊旁的小徑進入台灣山毛櫸國家步道,終於開始挑戰這次出遊最辛苦的路段。
步道入口
步道全長約3.85公里,為伐木時期運送木材的鐵道,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為分享大眾欣賞及保護該植物的生長環境,步道採人為干擾最少之方式整建,前半段原本長滿苔蘚,考量維持這個景觀下,同時根據人體工學設計鋪設了木頭圓塊作為踏點,且左右交錯,方便遊客踩踏前進,其上還加強了防滑圓形鋼條加強止滑效果,又能融入自然環境,真是個完美的設計,兼具生態保育及遊憩教育的功能。
人體工學設計的原木踏點交錯排列
距離2004年第1次造訪後已是6年多了,山毛櫸步道跟太平山其他步道有著完全不同的風貌,初始抵達純林前的三點多公里應是沿著昔日伐木鐵道而修築,山徑寬敞,坡緩好走,沿線視野開闊,沿途還有許多鐵軌、轉轍器等等的鐵道遺跡,見證這一段太平山伐木的歷史。步道兩旁生長整排的人造檜木林,枝幹向兩旁沿伸,為造訪的辛苦旅人呵護遮蔭,走在原木上的我們分外窩心。
兩側成排的檜木林
淹沒於雜草中的轉轍器
大片的山毛櫸多半生長在稜線迎風的另一面,我們離開原來的山腰路,轉折到另一道稜脈之後,從看到稜線起步道的起伏開始變大,上行至陵線便可見到成林的山毛櫸(台灣水青岡)樹群,驚奇與美麗則不斷的在眼前出現。山毛櫸稜線從步道里程3.2k至3.9k長約700公尺綿亙於南澳北溪源頭群山之間,純林面積廣達900公頃,蔚為奇觀。因為它多半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山區,很少人真正細看過台灣山毛櫸,但它卻是珍貴稀有的冰河期孑遺植物,而且還是台灣原生種。
稜線上山毛櫸純林
這次再度造訪山陵線時,兩旁的山毛櫸因為樹根浮露在外,林務局在終點附近的步道貼心的加蓋了木棧道保護,深怕幾年後的山毛櫸就會因為遊客的踩踏而消失,其維護自然生態的用心,令人感佩。
由於山毛櫸枝葉造型優美,碧綠盎然,在雲霧中呈現不同的夢幻風采。一路漫步在稜線上,來到林中一處空地,此地山毛櫸枝葉漫天遮蓋,幾乎看不到灑下的點點陽光,暢洋在山毛櫸的懷抱中,盡情沐浴在森林裡,感覺真是幸福!可惜雖然繼續往終點尚有約100~200公尺的路程,但是大家擔心老人家及小朋友在外頭等候太久,便折返登山口,結束了這次太平山3日的精彩之旅。
在此折返的休息點,山毛櫸茂密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