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肆食爾得
2009/12/03 03:15:46瀏覽540|回應1|推薦17

無意中在不做任何添加的基礎上,發現做出超級細嫩、滑潤、口感豐腴的 yogurt 的方法。去信勸請一位經常討論飲食的網友也照方抓藥一番,看看能不能在不同的地域裡做出相同的成果。不料網友在回信上有一點猶豫,為了加增他的信心,特別曉以大義,謂說「新品yogurt與沿用舊法做出的相較,二者『陳意』大有不同」。同時洋洋灑灑地大肆吹噓,以證明自己見地不俗。

--------------------
....當您仔細品嚐以後,必定能體會到我所說的「陳意」不同的真正涵意。
 
口味的高下,常常只有絲毫之別。但這一點點的不同,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走很遠的路才能琢磨得出來。
 
口味品味的高下,受到相當多的主觀的影響。舉凡生長的環境、居住的環境、品嚐者的器識、胸懷、習氣...,加以品評者當時身體的狀況等等,都有相當的關係。
 
走筆至此,想起過去兩天的經歷供您參考:
周末上 Flashing 買些中國菜,無意中看到一家新開的北京小食店。店面十分小,以外賣為主,只有兩張桌子可供堂食。所賣的就是北京市井的小食,如豆沙包、饅頭、豆花(北方人一般只吃鹹豆花不吃甜的)、芝麻燒餅,驢打滾,煎餅果子....。我在好奇下各買了一點嚐嚐。

  • 饅頭 沒得說,這是他們從小做到大,從小吃到大的東東,一個個都像小西瓜般大,口感滋味樣樣得意。
  • 豆沙包 則是帶碎紅豆的自炒紅豆沙。粗細夾雜十分鄉土,油摻得不多,剛剛夠讓你覺得不乾,但也不是潤滑。這種程度的豆沙,可以日日吃但上不了細點的檯盤。但是為了做生意,豆沙放得老多,沈掂掂的一個豆沙包裡五分四都是豆沙。
  • 芝蔴燒餅 則是多層麵餅上面舖芝蔴,麵裡有油,所以吃時能有許多夾層,好的是吃來不覺(油),也因是麵餅(約兩吋厚),吃了可以管飽。這種燒餅實用但不會討台灣那群拿點心當飯吃的人們的喜歡,新嚐乍食的一定會認為太粗了。
  • 豆花 所加的鹹佐味,是芝蔴醬、韭菜花、一點甜麵醬,一點這個末末,幾星那個末末... 像極了涮鍋時自配的多吃不膩的佐料口味。地道的北方味把豆花裡的豆青氣給遮掩得十足。
  • 煎餅果子 是啥?是麵漿打個蛋現烙,抹一點麵醬加一點辣醬,臨起鍋時,裹半根油條,打個對折(免得太長)。
    嘿嘿,就是小時隔壁饅頭伯伯的早餐嘛。
    我也會做,來美以後改油條為cracker,...

這些口味好不好?
好得很。
是粗食,是那天天管飽,日吃不膩的家常食。
就像米飯,天天吃不膩,許久不吃會念,病時吃了通體舒泰的那種老早深植在骨骼血脈裡,今生今世再怎麼變遷也換不了的 布裙荊釵 式的老糧粗食。

這種比不上 珠圍翠繞 的老糧粗食當然也有口味,而且是那種能讓那些經年在山珍美食間打轉的品嚐以後,可茲重新釐定品評新位(味)標準的口味。

但也因那布裙荊釵的粗俗,任誰人也不肯承認自己受教於野。

噫,品味除了高下,還得有門面。

藉言談行筆而得一憶。
權為火雞節禮。


--------

今天網友e來了幾個連結,是近些日子來一些寫飲食文章的大卡們意見相左之下的一些嗆聲文章。聯網居然也趕這嗆文的場,寫了一篇報導助瀾。

循鏈訪讀,發現自己當日所發議論,居然可供大卡所嗆者事作疏。搞不好那一天老編缺稿,加上老眼昏花,把我這肆食之得拿來填空呢。

一併誌下,臚呈網友。


回應舒國治
Re: Re: 回應舒國治
奶黃包對饅頭 廚娘作家嗆舒國治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usband&aid=3553634

 回應文章

YannB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公的最愛
2009/12/11 01:38

您說的那五樣東西

都是北方人愛吃的呀

能在紐約買到

實在太棒了

主夫(housband) 於 2009-12-11 20:29 回覆:
Flushing  圖書館的 Main Street 斜對面,有個黃金商場(好像叫這個名字)裡。
名為「商場」,實在只有兩家外賣店。外面的那家賣拉麵。
裡頭的那家就是這北京小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