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契主日學分享之一
2013/10/27 20:36:43瀏覽1004|回應0|推薦0

這是多年以前在音契主日學的分享現在分享給大家。分幾次登載。 

音契主日學分享

When in our music God is glorified】【樂歌榮神】

 

這首歌,我相信在座沒有一個人唱過,我也沒唱過,原因很簡單,這不是很有名的聖詩,崇拜中沒有適合的主題,這首曲子的旋律很中性,一點也不感人,它是中規中舉的英國聖公會風格的聖詩,從現今教會領唱者的眼光來看,它完全沒辦法唱的讓你流眼淚、舉手,以及一切表示情緒激動的動作,再加上歌詞太長太深,中文翻譯太文言文,早已跟這個時代脫節,還有,如果你的教會的崇拜是由敬拜團負責,敬拜團的樂手們大多不會看這種正規的樂譜,這首歌沒有chord,他們彈不起來,所以可能今天應該是各位唯一一次唱到這首歌的機會。

評論這首詩歌不是今天的主題,今天想要跟各位分享一些影響到我音樂事奉的人與事。以及多年來參與教會音樂事奉的感想。

我在小學四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加入了一個合唱團,叫做台北兒童合唱團中山分團,後來改名叫台北基督教兒童合唱團,指導老師是林福裕老師,參加那個團是我非常快樂的一段時光,老師在教唱時很嚴格,私底下又很風趣,練唱之餘他也會與我們分享福音,因為老師以及合唱團的關係,我對福音抱著好感,也種下日後想要學音樂的種子,從現在看來,他做的應該是一種專業的音樂事工的典範,在專業上,他嚴格的要求完美的演出,在信仰上,他也很樂於作見證傳福音,多年後,有一次很偶然的遇到他,老師起先當然記不得我是誰,他的學生那麼多,怎麼會記得我這個很不起眼的學生,只覺得很面熟,後來我跟他自我介紹,他才稍微想起來,當他知道我是基督徒之後,問我能不能回合唱團,去向小朋友講道。我在想,老師的學生十分多,比我有名,優秀的多的很,他不需要記得我是誰,但是我依然自認為老師的學生。我常常在懷疑,他是怎麼可以專一的只做一件事情,然後把他做好,做到影響到世世代代常常久久,現今,包括我在內,我常常覺得我是同時做好多事情,卻沒有一件事情是做好的。

在台灣,林福裕的台北兒童合唱團最有名的時候,就是六十四年的時候擔任蔣公追思禮拜的獻詩,當然當時我沒有資格在那裡演唱,但在那一段時間,有兩首歌是我們常常在唱的,第一首是「與主接近」,另一首歌就是接下來要唱的這一首:

Lead kindly light】【慈光歌】

這首歌的作詞家叫做紐曼,他與衛斯理同為十九世紀影響英國教會的人物,我們都知道衛斯理是偉大的奮興家與佈道家,帶給英國很大的靈性復興,而約翰紐曼認為教會缺少對上帝的敬畏,唯有透過禮儀的改革才能修正這個弊病。因為他以及跟隨他的這群人大多是出自牛津大學,這個運動被稱為「牛津運動」。約翰紐曼十九歲畢業於牛津大學,四年後被英國教會按牧。三十二歲的時候,忙碌的生活以及靈性上的掙扎耗盡了他的精神與體力,迫使他不得不休息,這段時間,他旅行到義大利,由於酷熱的天氣,使得他染病,他覺得要立即返回英國,在找不到其他交通工具的情況之下他只能搭上一艘載滿了柳丁的船轉往法國,但是這艘船又因為天候的關係必須停靠在義大利另一個港口。1833年六月13日,在身心靈皆疲的情況之下,紐曼寫下了這首詩,標題為「雲柱」,就是出自於出埃及記上面,上帝白天以雲柱,晚上以火柱帶領以色列人的故事。這三節歌詞中似乎看到他祈求上帝引導的懇求。這首歌的作曲者狄克,大家知道他所寫的另一首很有名的聖詩是哪一首?就是「聖哉!聖哉!」各位想知道牛津運動發展到怎樣的地步嗎?約翰紐曼以及一群跟隨者後來轉變到羅馬天主教裡面,後來成為天主教在英國的領袖,因此這個運動又被天主教稱為回歸運動。

我大約在大二的時候進入音契,這可說是另一個影響我音樂事奉的重要事務,在音契我接觸到古典聖樂,並且這是我真正以樂器服事的機會,許多關於音樂事奉的態度問題也是在音契學習到的。我也承認,許多的聖經經文是我在唱了書樵的歌之後才知道出自何處。如果不是參加音契,我不可能去參加第三屆青宣,那對於擴大我國度的眼光有很深的影響。記的出國後,有一年收到音契許多弟兄姊妹簽名寄來的聖誕音樂會的節目單,讓我感動的不得了,這份節目單我還留著。在音契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時光,我還記的第一次古典聖樂之夜,彩排的時候我回頭在看詩班的歌唱,那時在唱「祢信實何廣大」,看到一些弟兄姊妹們那麼專注、投入、背譜的歌唱,那種神情,至今依然在我腦海中。(待續)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920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