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海頓的兩三事 (六)
2024/07/14 19:05:07瀏覽248|回應0|推薦0

關於海頓的兩三事 (六)

埃斯特哈基的歲月

1758年,海頓成為Morzin伯爵的宮廷樂長,這個工作階段並沒有持續很久,伯爵迫於經濟壓力必須要解散他的樂團,海頓與這些音樂家頓時失業,但是海頓的失業狀況並沒有持續很久,在匈牙利地位十分顯赫的埃斯特哈基Esterházy家族保羅.安東王子Prince Paul Anton聽到這個消息,立刻邀請海頓進入他的宮廷,擔任副宮廷樂長,埃斯特哈基Esterházy家族在匈牙利可以說是貴族之首,對於哈布斯堡王朝或是神聖羅馬帝國來說也是很重要,他們在艾森施塔特Eisenstadt的王宮是一座極盡美麗奢華的巴洛克建築,佔地廣,至少有兩百間客房,裡面還有小教堂、圖書館以及畫廊,而四圍的庭園也是各種造景、奇花異草、假山瀑布應有盡有,德勒斯登的親岑多夫伯爵去拜訪他們時不禁感嘆「在維也納沒有像這樣漂亮的公園了!」這個家族也是音樂的愛好者,宮廷內有自己的樂團,編制人數跟水準更高,保羅.安東王子更是熱愛者,他自己會小提琴、長笛以及魯特琴,當他旅行各地時,會到處蒐集樂譜,並且在1759年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樂譜目錄,當然在聘雇優秀音樂家上面也是毫不手軟。海頓究竟在何時開始為他們工作?其實不得而知,可能在正式簽約之前已經陸陸續續在接他們的案子了,而正式簽約成為副宮廷樂長則是在1761年五月一日,頭銜稱為副宮廷樂長,是因為宮廷樂長Gregorius Werner還在世,但是已經年紀老邁,現在處於休養階段,所有事物與責任都由海頓擔當,1766年去世後,海頓就升任宮廷樂長。

海頓接受這份職位有一個必要程序,就是要簽約,這份約後來被保存下來,傳記作家將其中內容列成十四個重點,包括了他的職稱,他的責任,酬勞如何,要他知道自己就是宮中事務人員的一員,他必須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言行與服裝儀容,也必須管理好底下音樂下們的生活言行操守,還有所有寫的曲子屬於宮中,沒有王子的同意不得接受外面的邀請委託,還有每天要穿戴整齊站在王子面前等他交代當天的任務等等。

(Eisenstadt的王宮,取自維基百科)

1762年三月18日,保羅.安東王子去世,由他的弟弟尼可勞斯王子Prince Nikolaus繼任,這位新任王子非常喜歡奢華鋪張的排場,出入公開場合的穿戴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對於建築的品味要求很高,在外出訪問時見到歐洲各皇宮的華麗,讓他心生要建造一所更勝過凡爾賽宮的宮殿,當然他已經有了一棟位於Eisenstadt的豪華王宮,他想要再建一棟更富麗堂皇的建築,於是選擇了較南方位於Süttör的行宮,旁邊是稱為Neusiedler See的湖,那是他們家族夏季去打獵的夏季行館,將那裏改建成更加富麗堂皇的宮殿,並且把那個地方改名為Esterháza,後來王子決定一家固定居住在那裏,那棟新建築,後來被稱為「匈牙利的凡爾賽宮」,海頓就在那裏居住與工作了23年。

(尼可勞斯王子Prince Nikolaus,取自維基百科)

(Esterháza皇宮,取自維基百科)

新王子非常喜愛音樂藝術,王子非常信任海頓,因此海頓可以在那裏盡情的發揮,製作各種形式的音樂,並且做各種樂器搭配的實驗,在 Esterháza皇宮,裡面有兩個可供大型樂團演奏的大廳,有兩個劇院,一個演出歌劇,另一個演出魁儡戲,海頓每個禮拜要製作兩齣歌劇,另外還要製作魁儡歌劇,這裡面有的是海頓自己創作,有的是外面的現成歌劇,在宮廷中每個禮拜還要有兩場音樂會,再加上宮廷社交場合、舞會、晚宴需要的陪襯音樂,可以看到海頓的工作量有多大,這無怪乎海頓的作品目錄中有大量的樂器重奏、嬉遊曲、舞曲等等,當然在針對正式音樂會方面,他寫了非常多的交響曲,我們所熟悉的告別交響曲、獵號交響曲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王子自己會演奏大提琴,還有古提琴viola da gamba,另外有一個弦樂器,形狀類似大提琴,但是有兩組琴弦,一組在前方,由弓來發出聲音,另外一組在琴的後方,以拇指撥弦發出聲音,稱作baryton,海頓為這個樂器創作了許多曲子,很多是重奏曲,這樣就可以提供王子休閒時演奏,由王子拉這個樂器,海頓拉中提琴,再找一位樂團的演奏家 (通常是大提琴) 合奏,陪伴王子度過閒暇時光。海頓在這段時間寫了很多弦樂四重奏,也是為了這個貴族家庭,一家人一起拉琴,有時海頓會自己拉中提琴,所以海頓的弦樂四重奏,在這段時期所寫的,通常被歸類為「針對演奏家自己創作的四重奏。」這與他在晚期所發表的弦樂四重奏是很不一樣的,晚期的弦樂四重奏主要是公開演出為目的,對象是音樂會觀眾。

(尼可勞斯王子的baryton仿製品,取自維基百科)

(待續)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18081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