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海頓的兩三事 (三)
2024/07/05 12:15:20瀏覽338|回應0|推薦3

關於海頓的兩三事 (三)

維也納的歲月

當海頓知道自己即將要到維也納時,他是抱著興奮、期待的心情,心裡恨不得馬上就可以去到那裏,一方面,「進京」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另一方面,Reutter在初見面時表現出的慈愛慷慨也是讓他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盼望,然而當他進入教堂的唱歌班時,才發現到落差有多大,他以及其他五個唱歌班學童與老師夫婦同住,另外還有教堂唱詩班的其他人員,照理講,Reutter是他們的老師,要負責這些學童們音樂上以及其他科目的教導,並且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與飲食,但是很顯然的他並沒有很負責的教導,而在飲食上,更是無法滿足這些學童的基本需要,海頓經常是在挨餓的狀況,而他們在音樂上的活動則是十分忙碌,除了擔任教堂彌撒唱詩,他們也會接受外面的邀請,海頓極高的音樂天賦,讓他在那裏理所當然的是女高音聲部的獨唱者,他開始發現到,他的歌唱引起了維也納上流社會的注意,讓他們接到更多外面的邀請,當他們在外面演出時,活動之後的茶點或是宴會,是他們可以吃飽的最佳時候,因此他更賣力的歌唱,「以唱歌來換取食物」這個聽起來扭曲的意念,竟然成為他們餵飽自己的管道。在帝國的首府,並且處在最重要的主教座堂之內,他們也經常進入皇宮中演唱,他的歌聲也深受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女皇的喜愛。不過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名喜愛惡作劇的調皮男孩,甚至有一次惡作劇的舉動孩驚嚇到女皇,這當然也引起一陣嚴厲的處罰。而在音樂教育上,Reutter並沒有很負責的教導他,這某一部分是因為這位老師要負責的事情太多,另一部分就是他只是將這些孩童當作他工作的屬下,甚至曾經他看到海頓寫的曲子,他沒有指導甚麼,而是敲他的頭嘲笑他。不過,Reutter本身也是作曲家,擅長的是巴洛克風格的教堂音樂寫作,海頓從他的作品中自己學了很多。

(維也納著名的聖史蒂芬大教堂 St. Stephens Cathedral)

(Johann Georg Reutter)

海頓在聖史蒂芬大教堂身為當紅高音獨唱的日子,到了1745年,開始漸漸動搖,這裏面有兩個因素,首先是他開始進入青春期,漸漸地變聲,不再像過去那麼輕易地就唱出美妙的高音,第二就是有另外一位極富天分,音準音高都具備的學童進來了,這位就是海頓的弟弟,米謝爾.海頓Johann Michael Haydn (1737-1806),弟弟的入學,馬上取代了哥哥的地位,並且比哥哥溫順,更加循規蹈矩,因此在老師的眼中,哥哥開始顯得可有可無。這件事有沒有影響到兄弟之間的感情?這在海頓後來的回憶中沒有提到,基本上,他是十分期待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所以親弟弟的來到,是很令他興奮的,但是有一件事,海頓特別提到,就是當他開始變聲,無法像以前那樣被重視時,他是很焦慮的,當時是可以施行某一項手術,讓男孩子永遠保持跟女高音一樣的聲音,海頓知道了,也決定要去動這個手術,這件事讓弟弟知道了,連忙動身攔阻,想想如果他真的去這樣做,後果不堪設想。

(海頓的弟弟米謝爾.海頓Johann Michael Haydn)

在他們的老師Reutter眼中,約瑟夫顯得越來越沒有價值,急功近利的他也不會紀念過去九年,他為這個唱歌班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他也不想實現當初在海頓父母前曾經許過的承諾,就是當他不能唱時,要將他轉為小提琴團員,另一方面,約瑟夫依然的喜愛開玩笑、搞惡作劇,終於讓老師找到把柄了,他竟然偷偷地剪掉一位團員的辮子,這事讓老師知道了,要大大的修理一番,就說要打手心,當時已經十七歲的海頓哭喊著說「我寧願離開也不要被打!」這話正中老師的心懷,而他的回答竟然是「你可以走,但是還是要被打」,就這樣,在1749年寒冷的十一月,海頓身無分文,帶著幾件破舊的衣服,離開待了九年半的大教堂,走入維也納的巷道之中。

(待續)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18078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