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關音樂班想法的碎碎念之二
2019/06/06 11:34:19瀏覽858|回應0|推薦0

有關音樂班想法的碎碎念之二

音樂院Conservatory這個字,除了指的是音樂院、藝術學院之類的學術機構,也是指植物園裡面的溫室或是綠屋,就是建造一個足以隔離風吹雨打控制溫度溼度的房子,在裡面培養幼苗成長。 音樂院就是這個概念,將有潛力的學生聚集在一起授予專業集中的音樂教育,將他們培育成優秀的音樂人才,這樣的概念不是這個世紀才有的,早在古希伯來文化中就有了。在我認為,音樂班就是這樣的概念,就是將有音樂天分跟喜愛音樂的孩子放在同一班,予以全面的音樂教育,這裡的全面的音樂教育,指的是個人的主副修,音樂基礎訓練(視唱、聽寫、樂理),合唱合奏,音樂欣賞等等,藉著這樣的專業訓練,音樂人有一定的讀譜視譜能力,有音準音高的辨識能力,有與他人共同合作的專業倫理,有專業水準的演奏能力以及藝術美的鑑賞力。我相信從四五十年以前光仁中小學的音樂實驗班到現在的音樂班,都在從事這樣的訓練。所以他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練個小曲兒來育樂來賓的想法。那麼多年來,訓練了無數的英才,今天台灣職業樂團已經足以站在國際舞台上受人尊敬,音樂班的貢獻佔大多數。當今國際上有些地方的職業樂團雖然水準高,但是裡面的成員大多是外地人,但是我們的樂團卻足以說是紮根於本地卻揚名在外,這當然是過去那麼多年來本地專業音樂教育的成果。所以我們當然呼籲音樂班一定要集中成班,不能分散教學。
我回想起我家兩個孩子國小的階段,我們家孩子沒有補習,家中沒有開電視,但是每天功課依然可以做到晚上十點多,我想起教過的管樂團學生,因為班上段考成績不理想,拖累了全班的校排名,導師下令不准學生參加練習,我曾經在一所國中,看到九年級的課表,藝術與人文科的老師與國英數老師是同一個,我也曾經聽過有的小學藝術與人文的排課,一個學期教音樂,一個學期教美術,這樣的藝術教育環境,怎麼能培養出人才,可能連藝術欣賞人口都流失了吧,我知道音樂美術還有表演藝術的老師在學校十分辛苦,問題在我們的制度、環境還有心態。所以音樂班好像一個方舟,在這個很不健全的教育環境中保留了音樂人口。

提到音樂班遇到的危機,除了少子化,有一個原因叫做「我就是看你不爽」,因為對音樂班有著不可磨滅的負面想法,就會搬出各種理由來攻擊音樂班,這些年來聽到的關於音樂班的批評,包括了:看小孩子背那麼重的樂器,很捨不得,為甚麼要強迫學生學那個樂器;音樂學學快快樂樂就好,還要弄那麼多規矩,很變態;現在教育趨勢是越晚進入專業教育越好,音樂班這樣三歲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不好;音樂班是有錢人玩的;古典音樂已經落寞了;還有其他林林總總,數不清了,這些理由有的有理,有的似是而非,而在很難一一回答。但是有些批評音樂班的話語,會讓我想起一個大將軍看籃球賽的笑話,大將軍看了球賽就說「為什麼要大家去爭一個球?命令下去,一個人發一個球就好」在我覺得很多人的想法就很像大將軍的那種想法。
我一直覺得學音樂是很幸福的事情,無論是在學校樂團裡面或是在音樂班裡面專業的學,都是很幸福的事情,因為音樂確實是上天所賜與的美好禮物,而音樂班較之與一般音樂社團,如果音樂班的課程安排正常的話,更能專精深入的學習,一對一的教學可以在技巧基礎上面立好根基,透過其他音樂課程的安排可以更全面的認識音樂。有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在真正學音樂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將要學的是甚麼樂器,但是接觸之後就跟它分不開了,我知道有的孩子沒有學音樂之前蠻抗拒要學這個樂器,但是學了之後連睡覺都想抱著它睡,所以我們不要把學校安排孩子學甚麼沒聽過的樂器當作天要塌下來一般的悲劇,何不放一個寬廣的心來接受這樣的安排?有時我們會用「當前教育趨勢是如何」來思考這些專業的菁英教育,問題是說,所謂的教育趨勢是由誰決定?我們時常看到像是商業週刊、天下雜誌等等媒體在報導北歐哪個國家學校怎樣怎樣,西方哪國的教育特色是甚麼,我們是否真的要照單全收?這些所謂的教育趨勢,是真的專業的說法,還是某些擁有當今教育資源的人不願分享既得利益的藉口?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127157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