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活人生 黃瑞田
2016/11/23 22:28:09瀏覽169|回應0|推薦3

 

樂活人生    黃瑞田

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出生就進入弱肉強食的生物鏈中,在這段不對稱的生存競爭旅程,唯有死亡是平等的:無論恐龍或螻蟻,帝王或乞丐,富翁或窮人,都逃不出死神的魔掌。因此,用什麼態度面對死亡,是人生一道嚴肅的課題。

中世紀羅馬帝國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出生是死亡的開始」,台灣民間也有一句「未註生,先註死」的俗話,這兩個俗諺都在說明人類一呱呱落地,就一步一步的走向死亡的幽谷。面對死亡,有的人驚恐,有的人淡然。當你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你會用什麼態度去面對?

對於人生的態度,我很認同莊子在〈齊物論〉所說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指出大地生物在傳宗接代的過程中,出生落地就開始邁向死亡的旅途;死亡之後,軀體腐化或火化,肥沃了土地,又開始了滋生萬物的過程。

台灣民間有對於「死」有諸多禁忌:父母教導子女避談「死」字,如有必要提及,就伸出食指彎勾兩下;避見「喪事」,如果知道附近有喪家,要繞道而行;路上遇見送葬隊伍,要轉身迴避。這些避忌,烙印在我記憶中,也讓我對死亡心存恐懼,直到年歲增長,經常參加親友喪禮,恐懼死亡的陰影才逐漸消退。

生和死是相對的:生是對世界的擁有,死是對擁有的放棄。死亡要放棄親友、放棄財富、放棄成就、放棄恩仇,放棄幸福、放棄快樂──放棄一切,孤獨的邁向一無所知的未來。然而,許多人對於「死亡」無法接受,不但不敢面對,更不知道要用什麼態度去迎接。

莎士比亞在《凱撒大帝》中寫道:「我聽過很多奇怪的傳聞,其中最令我不解的是人們竟然會害怕死亡!死亡不是每個人命中注定的結局嗎?有什麼好怕的?」

       

我與影劇專家曾西霸教授是四十多年的好友,他生前每次到高雄時,一定會抽空與我敘舊。當他得知自己罹患肝癌之後,生性樂觀的他,常把治療肝癌的過程當做談笑的話題。二○一三年一月六日,他在主治醫師的允許之下,由夫人陳琬珠老師陪同「畢業旅行」。他的第一站是到高雄與我會面,一見面就笑著說他是來說「道謝與道別」的。他是影劇教授,常以「人生如戲,認真演戲」來勉勵他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他像舞台上的喜劇演員,帶給觀眾無比的歡樂。陳琬珠老師形容他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證諸他來「道謝與道別」,不就是他在人生舞台謝幕嗎?他曾經籌畫自己的告別式,也找了 十八個朋友要在告別式中致詞,戲稱是十八銅人要護送他一程,這十八個人,都寧願等不到那一天,沒有人為他準備台詞,也把他籌畫告別式的構想引為笑談。十個月後──十一月二十四日,他在台大醫院加護病房往生了。他面對死亡的灑脫態度,謝幕時瀟灑的身影,深印在親友的腦海中。

有人問地藏王菩薩:「是不是每個人都懼怕死亡?」菩薩說:「那些追求長生不死的人、享盡榮華富貴的人、渴求感官享樂的人、作惡多端的人、不敢面對真相的人、消極悲觀的人,膽小如鼠的人,他們會害怕死亡。」對照自己,如果不是上述那些人,為什麼要怕死亡?

曾西霸教授面對死亡一再的威脅,依然展現文人雅士的自在灑脫,一無所懼的走向未知的世界,為我們提供值得省思的生死課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jtlud&aid=8276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