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潮間帶之旅 黃瑞田
2017/07/15 21:48:43瀏覽670|回應0|推薦7

 

潮間帶之旅    黃瑞田

                              201779  中華日報副刊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6&nc_id=172645

    

 

    今年澎湖開放馬糞海膽採捕的期間為六月十六日至八月三十一日,漁民們都摩拳擦掌,在六月十六日開始大顯身手,海撈一筆。

生長在溫暖海域珊瑚礁區的白棘三列海膽,以海藻為食物,牠們的棘刺會勾住海藻覆蓋在身上偽裝避敵,使外觀看起來像馬糞,所以外號馬糞海膽,牠們的生殖腺俗稱海膽卵,是日本料理的珍貴食材,也是經濟價值高的漁產,因此常遭沿海居民濫捕而幾近絕跡。目前我國主要的馬糞海膽產地在澎湖,為了為了顧及漁民經濟來源及馬糞海膽生態平衡,澎湖縣政府自民國九十九年起,公告限定時間禁捕,只開放五月至九月可以採捕殼徑八公分以上的馬糞海膽。今年開放採捕的期程比以往更短,縮短為二點五個月。

    台灣本島四周的礁岩海灘原本也是馬糞海膽的繁衍區,卻因為漁民濫捕而幾近絕跡,目前只剩幾個礁岩海灘潮間帶偶而還可看到馬糞海膽的蹤影,內行的生態保育人員將這些潮間帶當做生態教育的秘境。

去年暑假期間,我和內人隨著生態旅遊團來到屏東縣西岸沿海一處礁岩海灘,觀察潮間帶的生態,意外看到的馬糞海膽的蹤影。

      

帶團的張老師算好退潮時間抵達目的地,沒想到剛下車就下起毛毛細雨。團員們穿上事先預備的輕便雨衣,換上防滑拖鞋,戴上厚棉工作手套、提著透明壓克力採集箱、捕蟲網,一邊跟著張老師走,一邊聽解說。

    張老師說,所謂潮間帶,是指海水漲潮的最高點和退潮的最低點之間,會暴露在空氣中的海岸部分;如果潮間帶坡度小,潮間帶就寬,坡度大,潮間帶就窄。台灣地區的海岸潮間帶可分為沙灘、泥灘、礫石灘和礁石灘。以我們目前要觀察的礁石灘潮間帶為例,布滿坑坑洞洞,由於漲潮、退潮的關係,坑洞時而積水、時而乾涸,溫度高低變化大,海水鹽度時濃時淡,所以不同的潮間帶的生態就不一樣。離岸近的潮間帶上部,大部分是耐旱、耐高溫的藻類,常見的有石花菜、條滸苔、石蒪、海木耳、牡丹菜等等;潮間帶中部有較多的潮池,除了藻類之外,動物也容易生存,例如螺類、蟹類、蝦類、貝類、牡蠣、藤壺、魚類等等;潮間帶下部除了藻類、螺貝蝦蟹之外,還有棘皮類的海星、海參、海膽、海百合、陽燧足……,魚類有彈塗魚、蝦虎魚,以及其他類的海兔、海葵、海綿、海鞘、海蟑螂等等。

        

    張老師先介紹我們認識腳下綠色以及褐黃的藻類,並交代大家要小心行走,因為藻類附著在礁石上,下雨天踩到海藻容易滑倒;他特別提醒小朋友,看到小螃蟹驚慌奔逃,不要去追,以免跌倒;到了潮間帶中部,潮池比較多,生物也較豐富,張老師指著潮池中的黑海參、陽燧足、海星、小魚、小蝦,讓大家觀察。

    我們慢慢的走入潮間帶下部的淺水區,看到更多的小魚、小蝦隨著波浪湧動,在礁石縫隙間游來游去,黑海參、海星緩緩的移動著,陽燧足五隻長長的腳,

,指著五個方向,不知何去何從;有位小朋友用網子撈起一隻不像魚也不像海木耳的小動物,拿去問張老師。

張老師從網子裡輕輕的抓起那隻小動物,放在掌心說:「這是海兔,你們看看,像不像脫殼的蝸牛?」

 

大人們都說很像,小朋友們卻有點茫然,他們只知道背著殼的蝸牛的長相。

張老師把海兔還給那位撈到的小朋友,然後彎下腰,伸手往水裡抓起一個圓圓的東西,說:「這是我們今天要採集的馬糞海膽,牠們的體形是扁圓形的,外表都是軟中帶硬的棘刺,只要不用力捏牠,就不會被刺傷。」

       

        大家圍過去探看,張老師把馬糞海膽交給一位團員,要大家輪流傳遞觀察,不一會兒,他又從海水裡撈起一個紫黑色、棘刺比較長的海膽,向大家介紹:「這是紫海膽,又叫做魔鬼海膽,牠的棘刺又尖又硬,卻很脆,若被刺到,棘刺的尖端容易斷掉,留在肌肉裡,會發炎疼痛,要去給外科醫生夾出來,所以看到這種海膽,不要去碰牠,也不要踩到牠。牠們會用棘刺在礁石挖洞,躲在裡面,防止漲潮、退潮海浪沖擊時到處亂滾。剛才我們走過的潮間帶,有許多圓圓的洞,大部分是海膽挖出來的。」

         張老師用力把魔鬼海膽丟向較深海域,以免被人踩到,然後揮揮手說:「大家散開去觀察、採集,不要忘了採集箱要裝半箱水,還要注意不能走到水深超過膝蓋的地方。」

        毛毛雨下不停,並沒有影響大家的興緻。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小心翼翼的涉水,認真的的尋找水裡的生物;我戴著眼鏡,雨水模糊了鏡片,很難在晃盪的海水裡尋找到馬糞海膽,倒是有不少黑海參在水底爬行,我撈了一條放進採集箱,後來又抓一隻石狗公;我的內人一向很擅長找東西,她不到十分鐘就捉到四隻馬糞海膽;其他的團員,收穫都很豐富,有的人的採集箱裝滿了。

        雨越下越大,有些人沒穿雨衣,全身濕漉漉的,張老師吹了一長聲哨子,要大家到他面前集合,彼此觀摩,看看每個人採集了哪些生物?

       張老師說:「你們今天採集到生物,多看他們幾眼,等一會兒,我們要把牠們全部倒回海裡。」

        

    有幾個小朋友不約而同的問:「不能帶回家嗎?」

    張老師說:「帶回去也養不活,牠們生長在海水裡。」

    有一位年輕的家長說:「馬糞海膽可以賣給海產店,一斤六百元。」

    張老師說:「現在是馬糞海膽撈捕的季節,政府有規定,直徑八公分以上的才能撈捕,我們今天採集到的,直徑都不到八公分。」 

    那位年輕的家長不好意思的點點頭說:「了解。」

    張老師要大家排成一排,面向大海,打開採集箱,把採集到的潮間帶生物倒進海水裡,然後要大家大聲說:「謝謝你們,再見!」   

    大家把採集箱裡的馬糞海膽、海兔、海星、螃蟹等等生物,倒進海裡,依依不捨的跟牠們揮手:「再見!再見!」

       

    毛毛細雨不知在什麼時候歇止了,只剩下微涼的海風,還在輕拂我們潮濕的臉龐;收拾觀察、採集的的工具時,一波波的小海浪,頻頻推送我們踏上歸途。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jtlud&aid=10651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