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意識中的民族主義現象
2011/10/05 21:40:12瀏覽691|回應0|推薦10

200532日晚間,陳水扁總統藉與歐洲議會議員進行視訊會議時表示「我必須要坦承,我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我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在我總統任期內要把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我做不到,前總統李登輝在他過去十二年任期也沒有做到,我相信,即使現在總統給他做,他也一樣做不到。」

儘管如此,台灣獨立,這樣的意識,在總統選舉中還是近有絕對的影響力,對於養尊處優的當下各級台灣政客來說,不須拋頭顱灑熱血,是值得炒作的。

台灣獨立,這樣的意識包涵人種、種族、民族和國家,以及常是混在一起的概念。在現代化民族國家成立之前,民族的意涵只是族群,而不是政治組織的群體;把民族國家作為民族政治組織的最終目的,則會產生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和領土的爭議。

台灣民族主義不盡然全是以台灣海峽兩岸之分,而是在全體國民中也會發生;就是設有外省來的群體,互為對比。這種群體和政治形構的重疊,是國民黨的歷史罪孽。儘管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省籍差別待遇和分歧已經淡化。但是,國民黨在蔣經國總統之後,代表資產階級的執政,重北輕南、建設都會毀壞鄉鎮,就難免要遭近半的台灣選民唾棄。就這種選民而言,無論省籍,實際上,仍然處在被征服與宰制的情境裡。因為,民族主義運動通常發生在一個現存的從屬的政治群體,以及具有特殊語言群體,或想像的種族共同體之群體中。

現代台灣的反對運動肇始於日據時代的台灣諸先賢,是以民族主義掩飾(民主)社會主義對抗日本的帝國主義、軍國主義和躁進資本主義;七、八○年代的台灣黨外運動仍然承續這種反對精神。民進黨接收這成果,但是僅轉化其中的民族主義以為謀略政權之用;所以,一旦執政和國民黨並無兩樣。

由於台灣獨立的意識如此複雜,涉及血統、世系和固有文化等等價值的民族感情也是正面的,而全面選舉類同對陣廝殺,陷在歷史情境中的各世代,自得其樂,很難自拔;新世代選民當然不好重蹈覆轍。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ghsea&aid=570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