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度文的趣味
2010/12/29 21:36:13瀏覽1122|回應0|推薦4

語文是最有趣的,卻也是最難懂的「知識」,很難教,也很難學,想要通曉任何一種外國語文,只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到當地工作,和當地人接觸,久而久之自然會知道他們的語法,說話和表達的習慣和方式。當然,你還得非常認真,隨時去留意周遭的事物,隨時問人,隨時查字典和百科全書,隨時去做「連結」的功課。 

辦公室有個女同事,名字叫Shushma(舒許瑪),查維基百科說Shushma是「美麗的女子」(beautiful woman),和她告訴我的beautiful,是一樣的意思。這是我們用中文的思考,對印度人而言,它們有更複雜的意義,那就不是我們現在能懂的「內涵」了。 

前二天看「印度獨立運動」(India Independence Movement)的資料,提到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 1889-1964),維基百科英文版沒有介紹這個名字的意義,但中文版卻指出「他的名賈瓦哈拉爾Javāharlāl)是波斯語中「紅寶石」的意思,姓尼赫魯的原因則是因為祖先受莫臥爾皇帝垂青賜予其祖先居所在運河而搬遷到運河邊,因而改名,所以尼赫魯代表「運河」之意。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從字面上翻譯中文意為運河的紅寶石」哇,這名字太有意思了,尤其是對我這個研究過那麼多運河知識的人而言,我在瞬間就永遠記得「尼赫魯」的名字了。 

問管理倉庫的Tulsidas印度文的「火車站」怎麼說,他說了印度文的唸法,解釋了其中一個印度文的意思是「火」(fire),那不和中文的「火」完全一樣的意思嗎?於是,只要一次,我就記得印度文「火車」基本的發音。從這個基礎出發去做連結,通曉印度文就不會是非常困難的事。 

當然事情並非如此單純,和「印度」二字直接連繫的名詞就有「Hindi」,「Hindus」,「Hindustan………等等,每個字,每個名詞都有非常複雜的「文化內涵」,那麼,最後是如何形成「India」這個國家呢?真是複雜得不得了! 

維基百科中文版是這麼說的:「印地語天城文हिन्दीहिंदी拉丁字母轉寫Hindī)又稱北印度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雅利安語支。在1965126成為了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語言(連同英語)。印地語和烏爾都語是同一種語言(稱印度斯坦語),但前者用天城文,後者用阿拉伯字母,前者引進的梵語借詞多一點,後者的阿拉伯語波斯語借詞多一些。

又說「印度斯坦語ہندوستانی)又稱印地-烏爾都語,是語言學家對印度次大陸印地語烏爾都語等語言的描述,這些語言語法基本相同、有共同的基本詞彙。事實上,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以前,印度斯坦語就是烏爾都語。

 

至於「Hindustan」這個字,維基百科的說明是「印度斯坦族,又譯「興都斯坦人」。是印度的主要民族,亦是南亞地區的主要民族,占印度總人口的46.3%。是印度的十大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其中多數是印度教徒,少數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耆那教等。 

幾年前,我買過一本APA出版的「興都斯坦」,當時是看不下去的,現在終於搞懂了,原來「興都斯坦」指的就是「印度次大陸」的主要「民族」之一,構成「印度人」的主要群體和文化。 

至於「興都斯坦」的意思,英文版則說「Hindustan is derived from the Dari (Persian) word Hindu, which is itself is derived from Sindhu, the original Sanskrit name of Indus River. Sindhu is a river in Sanskrit, in Dari it becomes Hindu.[2] This together with a popular suffix -stān (Sanskrit `Sthānam', Old Persian 'sthāna', meaning place) [3][4] gave birth to the word Hindustan, which was rendered as Hindustan.[5] In modern Persian (so called Dari), either Hind or Hindustan may be used to refer to India.」看,又和「波斯」(伊朗)脫離不了關係。如果你對「印度文化」感興趣,你就不能不去研究「波斯文化」,否則,又犯了「一招半式闖江湖」的錯誤。【End 

Herman 2010/12/28 寫於Vashi India

( 在地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rsbruck2010&aid=474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