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谷關七雄之馬崙山
2023/09/04 18:05:00瀏覽56|回應0|推薦4

7/2/2023 (Sun.) 悶熱無風且陽光普照

去年未能完成谷關七雄的任務, 所以今年很想把七雄都走一遍. 但是, 谷關實在太遙遠, 再加上交通不便, 詢問過其他山友, 大部份的人去年都走過了, 今年興緻缺缺. 有興趣的山友, 郤一直喬不攏日期.

沒想到原本不喜歡走中級山的小霖, 今年郤和慶二人去了東卯山及白毛山, 還因此在東卯山認識了鐘大哥. 幸運地是, 之後他們仨去抓熊時, 願意順便帶上海拉.

以前不愛爬山時, 只知道谷關有溫泉可以泡, 沒想到那附近有許多名山勝川. 由於谷關實在太遙遠, 小霖跟海拉前一晚就先到新竹投宿, 當天還是一大早清晨五點就出發.

7/2 這天原本要去挑戰屋東縱走, 但出發前二天改為馬崙山. 因此海拉今年的谷關七雄第一抓變成了七雄裡地埋位置最裡面的馬崙山. 七點半左右抵達馬崙山登山口, 這裡停車位不多, 真得要早點來卡位. 指標左邊往馬崙山步道, 右邊往八壯士, 左右兩邊都可抵達馬崙山登山口. 由於鐘大哥走過馬崙山, 所以聽從他的建議左去右回, 於是我們朝馬崙山步道的指標前進.

一開始的產業道路是之字型的緩坡, 不算難走. 附近有許多露營區及農作物, 環境整理的很好, 花木扶疏, 邊走邊賞景, 賞心悅目.

沿途指標清楚, 不怕走錯路. 馬崙山為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之山岳,「谷關七雄」中排行老二, 是中部著名的中級山. 步道0K1.8K, 以及通往八壯士神木的支線, 過去合稱為「斯可巴步道」, 是早期泰雅族原住民狩獵的場所之一, 也是昔日新山林場之木馬道; 而通往馬崙山的路徑則是早年新山分場員工運補生活用品修築的步道.

8:09, 馬崙山步道口0K, 這裡才是馬崙山步道的正式登山口.

接下來還是之字型的緩上坡, 原始泥土碎石路再加上落葉, 不難走. 今天小霖及海拉做負重練習, 海拉的背包重量6.5公斤, 所以照片中彎著腰, 看起來走得很辛苦, 實際上也真得很辛苦.

馬崙山步道單程7公里, 0.5公里設有一根哩程椿.

馬崙山步道松樹夾道, 滿地松針與楓葉, 走起來柔軟有彈性, 秋季楓葉轉紅, 更是有如紅地毯般的美麗. 8:46 來到五葉松媽媽觀景台, 五葉松媽媽 (發音 Ya Ya) 因為樹幹雙叉, 而逃離被砍伐的命運.

在這裡眺望山巒優美曲線, 順便聆聽松濤聲, 有如一波波海浪襲捲而來, 伴隨著空氣中飄散著松香, 令人心曠神怡.

原本以為會一直向上的步道, 竟然往下了, 而且還聽到潺潺溪水聲, 但只聞其聲, 不見其身. 倒是這段溪畔步道走起來很輕鬆愜意.

有下就有上, 下完之後就開始往上.

9:10 來到步道三叉路口, 即一開始左 (松媽媽) (八壯士) 兩邊不同起登處的匯合點.

9:36 來到位於步道2.3K觀景台, 在這裡歇歇腿, 看看風景, 有人順便繳水費. 馬崙山步道全線無廁所, 有生理需求的人只能尋找合適地點解決.

步道2.4K4K之間的地形及林相都差不多, 不停地之字型往上, 老實說走到有點想睡無奈

邊走邊想怎麼還沒看到馬崙名樹, 到底還要走多久才會到呢?

不只海拉覺得累, 連鐘大哥都隨便找地方坐下來休息了.

10:43 終於來到第一涼亭, 當然要到涼亭裡休息一番. 馬崙山步道全線總共設有三座涼亭, 涼亭之前的路段比較枯燥乏味.

4.5K里程椿過後沒多久看到這棵形狀奇特的樹, 像英文字母V, 海拉取名為勝利樹, 在這裡拍拍照後再往前走. 走沒多久後發現不太對勁, 眼前都是石頭且上面佈滿青苔, 馬上再折返.

看了下離線地圖, 再觀察下四周樹幹, 企圖尋找布條, 後來才找到正確的方向往上繼續走入密林中.

走沒多久終於看到點不一樣的風景了, 這裡是前人遺留下來的燒炭窯.

接下來有一小段小小的陡上且路徑變窄了.

又經過幾棵樹型奇特的高聳大樹

期待已久的馬崙名樹終於出現眼前, 興奮地衝向前與它合照. 當我們在這裡開心的拍照時, 慶早已經攻頂了.

馬崙名樹後方的基石, 不知為何寫著八仙山”?

11:40 來到步道5K, 第二涼亭就在附近, 我們把包放在涼亭, 先爬樓梯去涼亭前方的新山國小遺址看看.

海拉原本想要先攻頂, 等下山時再來新山國小遺址. 鐘大哥說現在先上去看, 就五分鐘的腳程, 因為下山時看到這階梯更不會想要再走上來看.

新山國小遺址已經看不太出來校園原本的樣貌, 走進木框門後, 木板上有幾個解說板, 詳細的說明了新山國小的沿革及校園配置, 海拉繞了一圈, 從另一頭泥土路徑走出來, 再走回第二涼亭.

11:58 來到步道5.5K, 繼續朝攻頂之路前進, 途中經過一小段箭竹林.

攻頂前最後1公里路, 第三涼亭到了. 小霖跟海拉把身上負重的大包放在這裡, 準備輕裝攻頂.

最後這1公里路不太好走開始陡上且路面崎嶇不平.

最陡的其實是最後的500公尺, 咬緊牙關, 努力地爬吧! 慶早就在上面等我們三人很久了.

我們真的就像蝸牛一樣, 累到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爬.

12:49終於抵達馬崙山三角點看看慶身上的風雨衣他在這裡等到發冷了真是辛苦他了

馬崙山步道資訊:

登山口: 馬崙山步道口 (836.2公里附近)

步道里程: 單程7公里

海拔高度: 1,210~2,305公尺

高低落差: 1,254公尺

步道型態: 線型單向

所需時間: 來回約7-8小時

步道特性: 之字行緩坡上山, 平緩不難走, 碎石、松針及落葉土徑、樹根路面, 觀景台、涼亭及遺跡, 全程均有樹蔭

我們在山頂拍完照後快速回到第三涼亭休息及用餐, 此時已經開始起霧了.

預報午後兩點會有雷陣雨, 所以我們儘快的吃完乾糧並下山. 依舊是慶一馬當先地先行, 海拉緊跟其後.

回程路上不敢多做停留深怕雨下下來被淋成落湯雞再度回到馬崙名樹時我們四人補拍了合照之後慶又再度的一路領先我們.

追不上慶腳步的海拉獨自享受著山林裡的蟲鳴鳥叫, 來到三叉路口時正在猶豫著要往八壯士的方向走呢? 還是走原路到松媽媽再接產道? 與原本在此討論路線的三位山友互相交換心得之後, 決定一同往松媽媽的方向走.

15:51 回到步道0K, 接下來還有1.8K又臭又長的陡下產業道路要走.

16:10 回到早上的起登處, 看到慶在車上補眠, 海拉先坐在路邊的椅子上休息兼散熱, 順便等鐘大哥及小霖.

谷關七雄位在台中谷關風景區附近, 分別是八仙山、馬崙山、屋我尾山、波津加山、東卯山、白毛山和唐麻丹山, 依序從老大排行到老七, 共七座中級山, 每條登山步道的難度也歸類在中等偏難的等級. 目前谷關七雄皆不需要入山證, 健行筆記及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跟台中市觀光旅遊局各曾多次舉辦谷關七雄完登活動.

谷關七雄

海拔 (公尺)

來回所需時間 (小時)

難易度

老大-八仙山

2,366

9-10

★★★

老二-馬崙山

2,305

8

★★★

老三-屋我尾山

1,796~1,915

5

★★★

老四-波津加山

1,770

7

★★★

老五-東卯山

1,690

5-6

★★

老六-白毛山

1,522

6-7

★★

老七-唐麻丹山

1,305

4

★★★

資料來源: 大玩台中

開心地抓了第三隻熊, 谷關七雄的老二-馬崙山, 步道並不難走, 步道來回14公里再加上產道走到有點厭世. 相較先前走過的東卯山及白毛山, 馬崙山已經是七雄中最有文化及歷史氣息的步道了. 真難為鐘大哥陪我們二刷這又臭又長的馬崙山步道, 還壓隊. 更感謝慶辛苦地擔任車手, 還得等小霖及海拉這二個肉腳.

本次裝備:

1.      行動裝置: 手機且下載好離線地圖.

2.      登山包: 28公升, 此次負重6.5公斤.

3.      : 1200 CC左右.

4.      午餐及行動糧: 三明治, 2顆茶葉蛋, 小蕃茄, 香蕉, 鹽糖, 黑巧克力堅果蛋白棒, 果凍飲, 舒  跑 (樂利包)

5.      頭燈

6.      雨具: 小飛俠雨衣, 雨傘及背包防水套

7.      其他: 帽子, 登山杖, 防滑手套, 手帕或毛巾, 垃圾袋, 備用衣物, 緊急救難包

行程記錄:

8:09          馬崙山步道口0K

8:41          1K

8:46          五葉松媽媽

9:10          支線岔路 1.8K

9:36          2.3K觀景台

10:00        3K

10:43        第一涼亭

10:58        4.5K

11:11        燒炭窯

11:33        馬崙名樹

11:40        5K

11:42        第二涼亭

11:44        新山國小遺址

11:58        5.5K

12:09        6K

12:28        6.5K

12:49        馬崙山三角點

13:21        第三涼亭午餐休息

13:42        回程

16:10        馬崙山步道口

單程7公里, 來回約14公里, 8小時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rach03&aid=17981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