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08 20:41:45瀏覽9740|回應0|推薦1 | |
在《原來林真心是從事心理助人的料—從「我的少女時代」驚見阿德勒的「課題分離」》一文中,我們探討了課題分離這個議題。在越親近的人際關係中,課題分離越是不容易;而親子之間這種剪不斷、裡還亂的糾結問題,經常出現在華人世界的家庭人際互動中。 一個成熟的人,終究得走上屬於自己的路 常有學生來找我討論如何做出生涯抉擇,實際上他們的難題都常是「父母不認同我想發展的方向,怎麼辦?」。 我們以為現在的孩子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想要做什麼、或可以做什麼;然而,有更多的孩子正處在「好想做什麼」卻「不被父母支持」的困境之中。 我認為,一個逐漸成熟的人,終究是得走上自己的路的;因為,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主導,也由自己負責。然而,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時,究竟該如何處理與父母之間糾纏不清的愛恨關係,也就是做到與父母的課題分離呢? 不斷活在父母期待中的孩子 倩琳才進大一,就起了想轉科或轉學的念頭。她說對現在所學沒興趣,想找個新方向,但不知道往哪裡走好。 「我從小學琴,國中讀音樂班,但我爸媽說在台灣念音樂沒前途,高中便讓我去念一般高中,課業繁忙,也中斷學琴了。」倩琳告訴我,彈鋼琴是生活中最令她感到熱情的事情,曾夢想未來要當個音樂老師。 才大一,轉換跑道還不遲吧!我疑惑著。 「我的父母不可能會答應的。從小,我只能照著他們的安排走,然而,我卻永遠達不到他們的要求。」 打從上國中後,倩琳就沒再聽過父母的讚美了,尤其是母親。不管再怎麼努力,母親總會找到機會嫌棄她的表現,甚至歇斯底里地數落著她的不是。於是,她總是避免與母親見面。即使如此,倩琳仍然在課業上投注心力,或許是想避免再被母親責罵,也或許是想獲得母親的肯定與認同。 她犧牲了自己的興趣,進入父母期待中的高中與大學科系,然而,「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對我不滿意。我到底要怎麼樣,他們才會滿足?」倩琳哭訴著。 「妳知道,妳是永遠無法滿足父母所有期待的。」我試著讓她認清這一點。就算滿足了這一個,還會有下一個,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太累了。 其實,這些倩琳都懂;然而,她就是無法不顧慮爸媽的心情,就是只能不斷妥協! 對父母有所愧疚,總想回報父母 倩琳的父母出身貧寒,兩人白手起家,給她和弟弟受最好的教育,希望藉著子女在課業上的成就,能在親友面前抬得起頭。事實上,倩琳知道他們的內心是自卑的,尤其是母親,她常說,如果當時初中畢業後能夠繼續讀書就好了。 「我一想到他們如此辛苦,而我卻總是無法做到他們的要求,甚至想走一條他們反對的路,心中就充滿愧疚感。」倩琳如此說道。 愧疚感,常是我們在做出對他人有失公平、違反互惠原則的行為時,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此時,我們察覺到我們使別人受到了傷害,佔了別人便宜,或對他人有所虧欠。 愧疚感最常出現在與父母的關係中,也是一個孩子難以與父母課題分離的困境來源。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根本上,我們對父母永遠有著一份虧欠,因為,我們再怎麼樣也無法回報給父母另一個生命。 用過度承擔來回報父母的愛 所以,當子女的,總是不自覺地過度承擔起並非屬於自己該承擔的責任,用這種方式回報父母,與父母之間維持著愛的連結。常見的形式包括: (一)想代替父母解決問題:父母雙方的感情出了問題,子女不自覺地用各種方式涉入其中,以緩和雙方的衝突,或者充當父母某一方的情緒伴侶。 (二)想彌補父母成長過程中的缺憾:父母帶著成長過程中未被滿足的需求來到新組成的家庭中,不自覺地將這些需求投射到子女身上,轉化為對子女課業上、事業上或婚姻上的期許與要求;而子女則透過犧牲或壓抑自己的夢想,盡力達成父母的期待,以表達對父母的愛。 (三)想分擔父母的痛苦:孩子不自覺地「模仿」父母的痛苦,在自己的身上也「複製」出像父母一般的遭遇,包括身體上的病痛,或生活上的悲慘命運,以為這樣就能減輕父母的痛苦。因此,有許許多多的家庭命運是代代相傳的。 放下愧疚感,只能用將生命活得更好來回報父母恩 然而,這些都不是真正回報父母恩情的有效方式。透過上述三種形式,孩子不但永遠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也走不成自己想走的路。結果是,既怨恨父母,又對父母有著一份虧欠,成了阻礙課題分離的包袱。 首先,放下你對父母的愧疚感吧!你得認清,做子女的永遠無法透過承接父母的期待或痛苦來回報父母。反之,最好的方式,就是將父母帶給我們的生命,活得成功、快樂、精彩、充實!而走在自己充滿熱情的路上,就是最好的途徑。 放棄改變父母的念頭 接著,你該體認到:放棄改變父母的念頭!當長大後的孩子陷在「想做的事情卻得不到父母支持」的困境中時,總想用盡全力去說服父母,試圖改變父母的觀念,最後仍然只是各說各話,下場常是不歡而散。 想要說服父母,是因為想獲得父母的認同與支持,這會讓我們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更有力量。然而,若只靠著獲得父母的支持,才願意大刀闊斧地向前行,這便是逃避負責,是不成熟的表現。事實上,當一個人逐漸長大時,早已具備支持自己往前行的力量了,因此,別把責任推給父母了! 我們要去理解,父母有其成長的經歷,出身在與孩子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本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觀念更是根深柢固,難以撼動。若試圖想改變父母的觀念,以做為支持自己前行的動力來源,這便是想操控父母—這是一種干涉別人的行為,正是沒有做到課題分離的人際模式之一。 順從父母或違抗父母,只能二選一? 然而,不企求獲得父母支持,難道要一意孤行嗎?許多成年子女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惜違抗父母的期待,雖然勇敢走出自己的路了,但卻終身帶著愧疚感,身上背著「我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的罪名。 更有許多孩子,不堪這份愧疚感,乾脆順應父母的安排,做個聽話的乖小孩。即使有著雄心壯志也只能不斷告訴自己:「也許父母是對的!」 其實,我們還有其他選擇。我們不需要將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概括承受,照單全收。我們可以選擇,只帶著父母對我們的愛,勇敢走自己的路。其餘的,那是父母自己的課題,就在心理上交還給他們吧! 選擇只將愛儲留心中,其餘的交還給父母 在家庭系統中,子女是要被父母照顧的,永遠無法代替父母解決他們的問題;父母自己的問題,仍須由他們自己去面對。子女也無法彌補或滿足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的缺憾,以及任何未被滿足的需求,那是父母的父母(也就是爺爺奶奶)的責任。當然,子女更不需要去複製父母的痛苦到自己身上,因為,那絲毫未能減輕父母的痛苦,卻苦了自己。 所有父母對我們的期待與要求,不論好壞,背後都是出自於一份愛。對於那些父母想給予我們的,而會令我們感到壓力的要求與期待,我們可以選擇只把其中的愛打包帶走,其餘的就交還給父母,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我們可以時常在內心裡告訴自己: 「父母想給予我的,都是出自於一份愛,為此我謝謝我的父母。同時,我可以選擇只接受父母的愛,而將不該是我承擔的交還給他們。我會帶著父母的愛,勇敢走自己的路!」(註) 事實上,當我們漸漸長大以後,早有能力照顧自己了,不再需要一再獲得父母的認同,才有力量往前走。 我們可以選擇只接受那份愛即可,接下來,帶著父母的愛,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吧! (本文撰寫於2015年10月8日) 註:在「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中,有幾個處理與父母關係的技巧,包括「接受父母法」、「借父母力法」、「交還父母法」等,對於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課題分離相當有幫助。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