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育兒路上最難放手的,也許是兒時的自己
2019/08/06 08:15:07瀏覽5125|回應0|推薦14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baby-child-cute-dad-daddy-family-22194/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女兒剛滿周歲,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中。最近幾個晚上不願意由我哄睡,一定要媽媽陪才行。我很納悶,平常是我與太太輪流哄孩子睡,在親職工作的參與上,我也盡量不缺席,怎麼孩子到了晚上,進了房間,看到我便嚎啕大哭,難以安撫。直到太太接手,才緩緩睡去?

為此讓我深感挫折,太太安慰我,說我已經盡力了,不要放在心上。直到,我與女兒的保母聊起這件事,經驗豐富的保母笑著說:「孩子本來就變來變去,過一陣子又要找你了。」我才稍微釋懷。

說起來,這真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我卻感覺很受傷。究竟,我在難過些什麼、挫敗些什麼、受傷些什麼?

我想,一方面,沒能得到孩子的「芳心」,令我很失落。畢竟,我期待與孩子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尤其是,當女兒用盡全力想把我推開,去找她媽媽時,我很擔心,她會不會一直不喜歡我?

另一方面,我不希望太太覺得,我沒有在育兒工作上盡力,如果以後孩子都找媽媽,我無法分擔育兒上的辛勞,太太會怎麼看我?

想到這裡,我猛然發現,我的「討愛症」又發作了。

--

討愛的背後,是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

「討愛症」是沒完沒了渴求他人認同的毛病。一直以來,我總想受人歡迎,所以,時常過度付出,以獲得身邊親友的肯定,或至少,不要被討厭。也因此,心中時常上演著小劇場:

「我這麼做,他們會怎麼看我?」

「我會不會被討厭,不被喜歡?」

「如果被討厭了,怎麼辦?我是不是很糟?」

於是,我容易過度在意別人的觀感,總是希望在他人心中留下好印象,透過尋求肯定與稱讚的方式,證明自己是個足夠好的人。即使知道自己並不差,各方面都有像樣的表現,更知道掌聲不需外求,就是免不了期待獲得認同。我太太常說,像我這樣的人,很辛苦,總要時常檢討自己,看見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仔細想想,我是真的常常檢討自己,因為,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

兒時的求生模式,成了長大後面對世界的唯一選擇

這樣的行為模式,絕不是現在才出現,回顧童年,早就有跡可尋。從小,我的努力大多能得到成果;在各方面,我總是被認可的。因此,我知道,付出努力爭取好表現,或者為他人展現貼心,就能換來他人滿意的笑容——這是我從小的求生模式。

行為一旦有效,就會持續出現,直到成人,都是如此。但是,即使我已經獲得十足的肯定,也不再需要透過這種方式去證明自己的價值了,為什麼我仍然停不下來?

因為,我依稀記得,小時候,每當我有了好表現,父母在稱許我之後,總會補上一句:「如果再……一點就更好了」。

「如果再考好一點就更好了!」

「如果再進步幾名就更好了!」

「如果能像…….一樣,就更好了!」

或者:

「你什麼都很好,唯一的不足就是……

「你只要再……,就很完美了」

對我而言,父母總是在我努力獲得好表現後,提醒我還有不足的地方,於是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仍然需要繼續努力證明自己的能耐——或者,獲得愛與認同。

小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父母說夠好,孩子才會覺得自己夠好。每個人從小就是透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父母解讀萬物的方式,會成為我們理解世界的視框,也常內化成為我們一輩子的思維方式。

--

當能理解與覺察,就不需再向孩子討愛

也難怪,我總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好」。

可怕的是,小的時候想獲得父母的肯定,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則冀望獲得另一半的認同;當有了孩子時,仍然繼續向孩子討愛於是,便會在孩子不賞臉時,感到失落、挫敗,甚至受傷——那份受傷的感覺,與過去很努力表現,仍然被父母挑剔時的感覺很像。

當我能覺察與理解了這一切,我知道,過去父母對待我的方式,是希望我自我突破,而不是認定我不夠好——只是父母沒有更適合的表達方式。而我不也需要向我的孩子討愛,因為,孩子不該為我的情緒負責。於是我告訴自己:「孩子選擇要給誰哄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與我是否足夠好或值不值得被愛,一點關連也沒有。」

我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接納與尊重。否則,我可能會因此惱怒,用更極端的方式要求孩子配合,而帶給孩子無法承受的壓力;或者,轉而指責孩子不聽話,挑剔孩子的不足,而讓孩子長大後也覺得自己不夠好。也有可能,一氣之下,揚長而去,不再想管孩子的事,到頭來被太太抱怨,再證明我果然是個不夠好的父親。

--

感謝孩子給予我們再成長一次的機會

在親職教養上,卡住你的,也許不是技巧不足,或觀念不正確,而是兒時的自己還纏著你。特別是在那些育兒卡關的時刻,你的挫敗與沮喪,常與過去你如何被對待,或者你一直以來的求生模式是否繼續奏效有關。

於是,很小的事情都可能把你惹毛。如果你願意靜下來,聆聽那些受傷情緒達出來的訊息,適時回溯生命經驗,你才會找到困境的源頭。

看懂了,就要學著與兒時的自己和解,對兒時的自己放手,然而,這一點都不容易——這回成功化解了,下一回還會再出現。相信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覺察與自我提醒,我們會越來越進步。

孩子正是一面鏡子,照見我們的內心深處的傷,也讓我們有機會再成長一次。

(本文撰寫於2019年8月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g711&aid=128376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