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27 17:17:55瀏覽7892|回應0|推薦10 | |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在任何關係中,人們總會帶著一個或多個目的與他人展開溝通互動;清楚溝通的目的,才能發揮溝通的效果,否則常會流於漫談、不著邊際,或因為失焦而出現雙方不歡而散的窘境。 一般而言,當我們與對方開啟對話時,溝通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幾個: (一)取得資訊:透過探問或表答疑惑,了解他人的想法、觀點或情感狀態,或得到自己目前不清楚的訊息,這是最普遍的溝通目的。 (二)獲得理解:當我們遭遇挫敗,心情沮喪難過時,藉著向別人訴說自己的經歷與心情,能得到別人的理解,而讓受傷的情緒有個療癒的空間。 (三)得到承諾:當我們對別人有所期待,希望別人照著我們的意思做時,透過溝通表達傳遞訊息,而讓對方答應我們的請求或要求。 (四)請求回饋:當我們不確定自己這麼做是否妥當,請求他人給我們一些指點或建議,幫助我們學習、改進或提升。 (五)促成改變:透過給予建議或提供某些觀念或見解,引導、催化或幫助他人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以改變目前的處境。 (六)建立連結:透過語言或非語言訊息的表達,與他人發展一段關係,貼近他人的內在世界,促成雙方更緊密的關係連結。如透過同理心或正向回應,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與被重視的,這是所有人際溝通的基礎。 我們會依照我們所側重的溝通目的,選擇適合的溝通途徑與表達內容,以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若對方的回饋並非我們預期中的,則改變或調整溝通方式再嘗試看看。 然而,許多人卻讓溝通互動成了證明是非對錯的戰場,最後弄得兩敗俱傷,未能發揮任何溝通的效果。 -- 舉個常見的例子。當太太撒嬌地跟先生抱怨說:「老公,你整天就知道工作,都沒有時間陪我!」 先生聽了立刻反駁:「我哪是妳說的這樣。每天再忙,下班後也都會陪妳看一下電視呀!週末也會花時間與妳一同去散步,不是嗎?」 太太接著說:「還是很少啊!大部分的時間總是在工作。你看,就算陪我看電視或散步,還不是在滑手機、回訊息,這哪裡叫做陪伴?」 先生提高聲量:「我工作忙,沒辦法呀!但不代表我沒有陪妳,我又不是那種一天到晚在外面花天酒地、不顧家庭的男人!」 「你很奇怪耶!我又沒有說你是那種人,我只是覺得你陪我的時間不夠多。」 「唉!妳怎麼這麼不可理喻,我都說了,我有花時間陪妳,不然妳還要我怎麼辦?」 兩人本在親密地談心,卻談出火氣來,最後以吵架收場。怎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常在對話中急於為自己的立場或行為做解釋,或證明自己是對的,卻因此忽略對方真的正的訴求。 在上述例子中,太太本想向先生傳遞一個訊息:「覺得自己被陪伴的時間不夠」,但是,先生卻急於證明自己不是太太說的那種人,而太太則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試圖找出更多證據來證明先生沒有真正花時間在自己身上,爭論不休,沒完沒了。 -- 然而,先生為什麼在第一時間會似乎「反應過大」地急於證明自己呢?因為誤把對方單純無害的抱怨,當成對自己的指責與批評,在自我價值受損的狀況之下,當然要透過積極地解釋來澄清或反駁,以捍衛自己的尊嚴。 另一方面,當我們若能證明「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時,我們就更有理由延續原來的行為模式,而對方則得改變自己來配合我們。殊不知,當我們一心想改變對方的同時,對方更想改變我們。一旦雙方的對話流於證明是非對錯,便是一場辯論賽的開始,即使爭個你輸我贏,也無助於解決任何問題,或讓現況更加改善。 只是,難道我們就要當一個沒有立場的人,不去捍衛或澄清自己的任何做法或觀點嗎? 我們並非不能在溝通中去指出彼此行為的對錯之處,但是,一旦我們急於證明自己沒有做錯,或者對方的言行有問題時,便難以把心思放在對方的感受上,更難把對方的話給聽完、聽懂,並且不再去思考這場溝通互動的真正效果了。 -- 就像,做父母的難免被自己的孩子抱怨偏心。當孩子抱怨父母偏心時,許多父母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哪有?你誤會我了!我對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好。」於是開始對孩子說出一大段道理: 「你看,你哥哥有的,你也有啊!像是……,又像是……。總之,媽媽怎麼會偏心呢?」無奈,孩子根本聽不進去,甚至只會感到更加生氣。 事實上,父母再怎麼樣做到「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仍有感覺到「偏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的。然而,此刻孩子的感受卻是相當真實的,並非父母用言語不斷地解釋,就能「說走」那份心裡委屈的感覺。 這時孩子渴望的,只是獲得被在乎與被重視的感覺;而父母能做的,就是用同理心的回應方式,如實地承接起孩子內在的感受。像是,告訴孩子: 「我知道你感覺到沒有被重視,心裡不舒服,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的感覺。我很好奇,你觀察到媽媽偏心的地方是什麼,而讓你覺得不舒服?」試著表達出對孩子情緒感受的理解,連結孩子內在的情感與需求,而不是急著解釋或證明自己並沒有偏心。 -- 然而,會急著想解釋、想澄清、想證明,是因為孩子的抱怨傷了父母的心。身為父母,想到自己長久以來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竟然被否定了,等於是被孩子評判為一個不夠資格的父母,這損及了身為父母的自我價值感,無論如何也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卻不自覺地與孩子爭辯起來,根本無助於消解孩子內心深處不舒服的情緒感受,也讓關係變得更加對立緊張。 當然,沒有人喜歡被誤解,適時地澄清或說明自己的觀點或立場是必要的。然而,大部分的人際互動情境都不是辯論賽,別因為急於爭個是非對錯,而使得溝通的目的失焦了,最後在沮喪無力、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告終。 (本文撰寫於2017年8月27日,文中案例為虛構)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著作: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