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精簡健身功法
2018/01/28 23:18:50瀏覽331|回應0|推薦11

健身功法

第一式:甩手

  做法:雙腳曲屈,舌頂上顎,雙手平舉,手指上翻,往下往後甩,指端稍稍用

        力內曲,意涵『上虛下實』,上下來回煽動,宜做15~30分鐘。同時要

        心存感恩善念。

  說理:此式為充氣洗髓功夫,由手掌上下煽動,促使身中幫浦壓縮狀態,迫

        使氣機走向會陰,再轉向尾閭,逆上脊椎(督脈)後頸,進入腦部(泥丸)

        甩練有素,即得洗髓清腦功效,持之以恆,腦髓健康,真炁充足,自律

        神經發達,血氣必然充沛,身中抗體也旺盛起來,自能調治體內各種疾

        病,修復細胞組織,身體當然會強壯起來,若甩300下之後,真炁也

        能遊走手腳諸經。甩過十分鐘後勁力自來,肩臂反而不酸不痛,本式功

        法為全部功法的靈魂。

第二式:獅吼振盪

  做法:立正姿勢,再輕握雙拳,然後上舉由外向內急速迴轉,停頓於胸前,同

        時吶喊出聲即成,後腳跟提起同時下蹬。

  說理:主在吐出胸中濁氣。

第三式:敲打雲門

  做法:左手輕握拳,其虎口朝向右胸上角處捶打,以60次為度,然後換右手

        捶打左胸角,亦60次即得。

  說理:胸角部位乃肺經天府,雲門井穴,亦心包經,心經的原穴。捶打此處,

        則能防治肺臟、心血管、心瓣膜病變,及增強心肺功能。

第四式:肘內生金

  做法:用右手空掌拍打左手肘內側,再換左手空掌拍打右手肘內側,個60

        即得。

  說理:此部位亦肺、心、心包經的穴。拍打此處主在防治此三經絡發炎性的病

        變。

第五式:拉動指節

  做法:先用右手勾抓住左手各指頭,依次拉動,每指宜有滑動聲,反之,換左

        手拉動右手指,各一次即可。

  說理:主在活絡指節功能,防止氣滯退化。

 

第六式:臉部按摩

  做法:雙手搓熱,一、先往臉部側面,往兩邊面頰上下摩擦,二、用中指往鼻

        子兩側及法令紋上下摩擦,三、用食指往人中摩擦,四、用右手拇指搓

        左眼瞼處,由內往外搓,反之亦然,最後搓耳。

  說理:主再保養顏面皮膚、除紋,並使其循環通暢,皮膚不易老化,避免神經

        麻痺。

第七式:旋轉腳踝

  做法:平躺雙手置於腹部,雙腳併攏腳趾尖向上,然後由內向外畫圈旋轉,約

        60圈即可。

  說理:主在疏通腳筋防止硬化,能增強腳力,避免抽筋,還能防治疝氣痛,墬

        腸等病。

第八式:捶打鼠蹊

  做法:兩腳站立,用雙手握拳捶打鼠蹊部60下即可。

  說理:主在促進腹部及腳部淋巴腺的運通,防止其病變。

第九式:左右晃首

  做法:雙手掌交叉翻手掌上頂,然後頭頸側彎左右搖動,來回12次即得。

  說理:主在拉動頭頸手臂筋脈,並牽動脊椎骨節側面活動。

第十式:腳部按摩

  做法:一、搥打大腿內側,123,主在防治肝炎、肝硬化、肝

        癌諸病,外側風市穴中瀆穴,主在防治中風、腳麻痛。二、搥打小腿

        外側陽陵泉穴,防治膝關節痛,膽囊穴防治膽結石,絕谷穴防治腦髓病

        變,內側陰陵泉穴也防治膝關節痛、膝蓋骨退化、攝護腺肥大,地機穴

        主治四肢無力,三陰交穴主在防治腹痛脹滿而以上三穴皆可調治水

        腫、腫瘤、濕痺症。每穴位宜搥打30下。

 

 

 

2017/11/24於迦南教會第一會堂

 

精簡健身功法

第一式:甩手洗髓

第二式:獅吼振盪

第三式:敲打雲門

第四式:肘內生金

第五式:拉動指節

第六式:臉部按摩

第七式:旋轉腳踝

第八式:搥打鼠蹊

第九式:左右晃首

第十式:腳部按摩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s1209&aid=11003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