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12 10:34:41瀏覽724|回應0|推薦10 | |
2012.4.6 關於鄭氏家廟的發現,我是從轉入重慶寺後面的小徑繞到鄭氏家廟後側再沿著紅牆轉入正門。我一直以為延平郡王祠就是祭祀鄭成功的地方,現在才明白忠義路上有個鄭氏家廟,又名為鄭成功祖廟。 廟內一位先生,算管理員嗎?見我東看看西看看,好奇的問說需要解說嗎?說聲好之後就逕自解說起來了。家廟裡聽到的鄭成功故事是有別於傳統鄭氏在台形象(反清復明愛國愛民情操之類),描述強調了鄭氏出生與兒時故鄉,屬於那個日本與母親相繫的童年往事;還有隨手指著廟內陳設的一些剪報說明文字,荷蘭最後一任總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其14代孫曾於2006年訪臺尋根溯源並感念鄭成功300年前不殺先祖之恩等等解說,先生說的很跳tone,不時把話題扯遠,也不時台語回頭反問,我只得裝傻聽完解說,只能說阿伯很隨性,我很焦慮,隨便拍完幾張照片就趕著去吃我的度小月。不過還是謝謝阿伯的解說,讓我知道不一樣的鄭成功故事。 日本出生海邊的紀念碑,每位大人物出生時都有一段傳說。 左邊為鄭氏兒童塑像;中間為鄭氏出生地故鄉海邊的石頭;右邊? 上面三張照片是屬於鄭成功兒時與母親的傳說 【歷史沿革】 創建於明永曆17年(西元1663年),位在當時的承天府寧南坊的鄭氏家廟,原是鄭經所建,用以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專祠。清領時期,為顧及隱晦,改稱鄭氏家廟,又名昭格堂,成為鄭氏開臺第一座家廟。 鄭氏家廟坐東朝西,位於忠義路和忠義路二段38巷的交叉口上,為一座三開間三落式硬山頂的建築,附近廟堂林立,右有三官廟,後有報恩堂,民國73年臺南市政府拓寬忠義路時重加修建,成為今日的廟貌。 鄭氏家廟建於明永曆17年(西元1663年),為臺灣最早奉祠鄭成功的專祠,期間經歷被官役佔據,後來在清乾隆36年(西元1771年)才被鄭姓族人贖回,改為宗祠,歷代均有整修。民國72年(西元1983年),因道路拓寬而再度改建為現在的模樣。 鄭成功在台事蹟 【建築特色】 此廟為三開間三進的格局,座東朝西,由前殿、正殿與後殿組成,整體外觀簡樸不華。門前古井為創建時期遺跡,前庭則栽有七弦竹及置有幼年鄭成功及母親田川松之雕像。前殿之入口內凹,為「凹壽式」的形式,而兩旁則有開了圓孔窗的耳房。正殿奉祀鄭成功神像,與歷代鄭氏祖先、聖賢等神位,並懸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三圭世錫」匾額,為鄭成功第四代孫鄭汝成至台灣祭拜祖先所立。堂內石柱聯刻「昭毅無雙開疆復土承天續,格思靡既迪後光前擘海祠」,彰顯鄭氏開拓之功勞。 建築簡樸不華 牆上畫作古味 老照片 老伯有說到這口井好像是鄭氏草創期的民生用水,現在好像已不能喝了(污染?) 揆一子孫溯源來台報導 荷蘭末代臺灣總督-揆一 http://wtfm.exblog.jp/1764654/ 住 址: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36號 電 話:(06)221-3597 區 域:中西區 等 級:市定古蹟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