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台南愛國婦人館
2012/08/18 20:51:07瀏覽1027|回應0|推薦7

2012.4.6

位於我所居住的劍橋會館後方(隔壁)整修過後的愛國婦人館,有了重新生命與不同的功能取向。第一次聽到了愛國婦人會這個組織,相當好奇,於是上網查了資料:

日本愛國婦人會是日本戰時之主要婦女團體之一,總部設於台北,並於各州廳所在都市設有支部。台南支部落成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當時包括兩個部份,北面一棟為婦人會本館,南面一棟為宿舍,中央為一廊道相連。二戰後,各地之愛國婦人會均移交紅十字會,然而由於紅十字會並不需要太大之空間,於是便將前棟出租予美國新聞處,兼具領事業務及文化業務,並設有一圖書館。

台美斷交之後,美方撤離,但把其中圖書館之藏書捐給台南市政府,紅十字會乃將房舍租給市府當成是圖書館中區分館,後棟則作為紅十字本身及附設托兒所使用。

日本愛國婦女會台南支部及屬日式洋風住宅,乃為台南現存的日治時期建築中屬於較為特別建築,會館建築造型多窗,洗石子為基座,二樓的外牆為水平木板。

愛國婦人館外觀

歷史陳蹟

大事紀

事件發展配合照片展示

模型

會館當時照片

在歷史事件中發現幾則有趣的事情,愛國婦人會在昭和二年(1927年)捐款修建五妃廟,是早於自己會館成立時間(1940年)。另外我發現照片中的外國人唐能理有跟洪通(素人畫家)一起合照耶,那個屬於70年代熱潮紅極一時的畫家,可惜隱居後速被大眾遺忘,窮困終老。()

 

洪通

我喜歡看台灣每棟建築在不同的年代裡所賦予的功能角色,像愛國婦人館,屋齡雖不長,因政治更迭,歷經多種使用,曾歸紅十字會管,曾撥借給中國國民黨做為辦公空間,曾改作為美國大使館新聞處,作為台南中區圖書館等。

大部份的建築物會比較與日本關係密切,愛國婦人會館卻是與美國較為貼近的關係,資料顯示美國新聞處時期,二樓曾經辦過許多藝文活動,免費放映電影,或是科學新知與美國文化的影片。修復工程中,在座敷之間特地保留當時的電影放映口,供大家回憶。

2011年重新修復的會館,將作為藝文團體的展演空間(聽說本來要作為名人館),假日此處常作為手作市集(手手市集)的集散地之一。

正好在展文創介紹台南散步地圖,我蠻喜歡這樣風格的散步圖哦

窗戶的形式,從四角方窗到六角形窗戶、八角形窗戶,都呈現不同風味。

二樓眺望仍可見屋瓦相間風貌

都會保留一小塊建築材料的原貌作為解說

樓次之間也留下一片竹編夾泥牆,其中的竹編、泥牆、防裂網都歷歷可見

二樓座敷 ?

座敷之間的廊道

資料顯示該修復案,恢復1940年興建原貌,例如一樓的次之間,將過去的隔板全部拆除,恢復原來鴨間、敷居,讓原來的空間特色全部呈現;二樓一之間二之間、座敷之間的廊道也全部復原,窗台的陽光斜射,營造出許多空間趣味。原愛國婦人館日式建築語彙完整,也一一恢復原始名稱,如鴨居、障子、座敷、九間等空間用語,都有豎立完整的解說牌,讓民眾完全了解。(轉貼自背包客棧)

個人喜歡木造建築,尤其愛國婦人館還原為原貌後,其空間的可看性就增高許多,尤其在日式建築裡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空間意涵,甚至有些空間名稱很美或是有著故事,透過故事解說,建築物與主人有彼此唇齒相依的關連性情感後,或許就不會像現在的房市,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那麼如此輕易眅售。

會館裡有這麼一段故事:

”二樓一之間二之間和座敷之間都設有「主人柱」,這是日式建築的獨特方式,在小孩出生之際,就種上一棵喬木,等到小孩成家立業,蓋房子時就取下這棵樹木做為主人柱,原台南愛國婦人館二樓的兩個房間都有黑櫻桃木的主人柱,其中一之間的主人柱原貌完整,但是座敷之間的主人柱已經被飳蝕,承建廠商遍經尋覓,進口一支長滿樹瘤的黑櫻桃木,以復原原貌。”

光是聽這樣的故事就覺得建築本身就是種不可言喻的浪漫。所以找個閒散日來此處欣賞建築之美吧。


住      址:台南市府前路一段195、197

區  域:中西區 

等  級:市定古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liu1516&aid=669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