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頂樓葡萄園~黑后葡萄釀酒記(後續一.發酵期間)
2009/12/04 01:21:02瀏覽4073|回應7|推薦23

在上一篇黑后葡萄釀酒記中提及的步驟是有關葡萄發酵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清洗,風乾,破皮,去梗(含葡萄梗及果梗,葡萄梗就是掛著葡萄粒大大小小的梗枝,至於果梗則是在葡萄粒中比牙籤稍大的尖狀物,我在上篇文章中有附了張特寫照片).將所有的破皮去梗後的葡萄粒放入發酵的容器中就算完成發酵前的準備工作了. 

每個人記憶中或多或少都留有我們父母親或親友釀葡萄酒的經驗.大體上的步驟是這樣: 葡萄一粒粒剪下來放入缸中,加入大量的砂糖(講究的放冰糖),倒入所謂的酒母,通常是米酒(講究的放高梁)然後封上蓋子..存放個幾個月,等所有的葡萄粒都縮成黃褐色的葡萄乾狀後就代表著葡萄酒釀好了.這樣的葡萄酒喝起來什麼感覺見仁見智.不過,我個人對這樣的葡萄酒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如果發酵的目的是酵母菌把葡萄粒中的果肉汁液變成酒精及二氧化碳,葡萄果肉汁中已有糖份,糖份遇了酵母菌就會產生酒精,那麼加入糖及酒母的意義何在? 其結果會產生酒液中某些東西太多或者缺乏某些東西的複雜情況.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記憶中自家釀的葡萄酒是否都有這種濃膩葡萄酒的印象? 這樣的情況我在中南部小規模的釀酒場都還常常喝到.

基本上頂樓葡萄園釀製的黑后葡萄酒是完全仿照國外的葡萄酒製程.不像我們傳統對葡萄酒的認知,葡萄與酒液不能一泡到底,是需要分開的.通常這個製程分為三大步驟.

一.發酵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先前提及的清洗,風乾,破皮,去梗,入發酵桶.

二.發酵時期:葡萄在桶發酵按地區性及釀酒師的習慣大約15~30天不等.

三.培養時期:葡萄發酵完畢後需將發酵完成的酒液與葡萄渣分離.將分離出來酒液入橡木桶或其他種容器內所謂的培養.通常在半年左右後(也有些極端的釀酒師將這個階段延長到數年)將培養完成的酒液裝瓶.就是我們看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酒標上的年份就是代表著葡萄收成的年份而不是裝瓶的年份.

我們來看看黑后葡萄酒在發酵期間的狀況...

                

雖說在台灣,但深秋中的頂樓透著陣陣的涼意.雖然機會很小,我還是擔心溫度過低會影響發酵的進行.所以解決的辦法就是替酒蓋上棉被.除了有保溫的效果外,如果在過程中發酵瓶爆裂,除了人員安全也不會殃及鄰瓶.至於黑暗無光的環境是否有助於酵母菌發酵這我就沒研究了.

                       

                                        

                       

兩天多一點的時間發酵汁液的高度已經到了瓶身的1/3高處.棉被掀開處聞得到隱約的酒香.發酵正在進行中~

                                                      

                          

 

                 

大大小小的泡沫是由二氧化碳產生的.相對的,酒液中也產生相等的酒精.再過幾天之後部份的葡萄皮會浮到酒液表面.為了酒體的顏色更飽滿,要將葡萄皮壓回酒液中讓葡萄皮溶出更多的色素與物質.作用類似於布根地的踩皮.對我而言當然不是真踩,而是將瓶身搖晃旋轉就會有同樣的效果~踩皮聽起來比較浪漫 !   

                          

                                                                  

                                                   

         

發酵中的環境各有所不同.就跟日本的松阪牛喝啤酒聽古典音樂肉質會比較好一樣,國外有很多的釀酒師也標榜他們的釀酒環境,桶藏窖藏的設備等等.我無意標新立異的說我的葡萄酒在發酵的期間常聽音樂不過,如果你問的是我放什麼音樂,那麼,我很樂意的回答身為一個村上迷,放的當然就是跟村上春樹有關的音樂”!

                         

                                          

   

  

                            

天天放有關村上的音樂會聽膩嗎? 發酵中的葡萄們我不知道,我個人來說不會!

                      

                        

                                   

    

                   

葡萄酒不能光靠熱情,直覺與經驗.科學的準度更重要.這些是我用來監控葡萄酒發酵程度的器具.後面的釀葡萄酒的證書嗎? 對不起,並不是!是我的體適能教練證書.

                     

                            

               

來看是些什麼器具!

                

                

        

把塑膠殼打開!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 原來是酒精度計,糖度計待續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mmerhuang&aid=3556631

 回應文章

Dere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最好的理由
2009/12/20 17:46

最近老婆說我的酒量變好了---喝酒的速度變快了,藏酒變少了

" 一半波爾多,一半勃根地"是最好的理由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20 20:20 回覆:

但是...有一點要解釋清楚," 一半波爾多,一半勃根地"可不是我的醙主意 ~


DEREK
移情別戀
2009/12/10 22:17
鐘情波爾多是有原因的,對上班族來講,中級酒莊cru bourgeois的價格可能只可以買
布根地bourgogne AC的酒,加上較複雜的產區及酒標.............前些時候開始收布根地mercurey村莊酒,新年份的,或許需稍陳放一下."如波娃的感覺"看來還要再醞釀一下.................

移情別戀在葡萄酒的國度似乎順理成章................犯全天下man都會犯的錯也是可被接受的.


DEREK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10 22:41 回覆:

"mercurey村莊酒"級已經夠叫人流淚了.

ok的,葡萄酒不像女人的問題那麼複雜.
Derek兄的酒櫃裡一半波爾多,一半布根地.
男人女人都稱讚你有品味 !


DEREK
貧者因書而富
2009/12/10 21:09
PART 1
再轉貼 維基百科(歡迎頁)上的話.............

維基百科全書是一部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其目標是包含人類所有領域的知識。中文維基百科的運作開始於2002年10月,目前已有286,038個條目,並且還在不斷增加。維基百科的內容可以被複製,修改和再發布,只要新的版本也同樣遵循我們的許可,並且註明來自於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上的文章以此來始終保持自由。希望維基百科能為您提供有用的幫助,並歡迎您把維基百科全書介紹給其他朋友。

PART 2
自己對[波娃]十分陌生,維基百科全書自然成為第一選擇,也希望分享有興趣的人能快速對她有個瞭解,這是一本由讀者協力編寫而成,同一條目可由不同人隨時提供更完整的資料去修改的百科全書,(貧者因書而富)對於原本知識貧乏的我,維基百科全書讓我受益良多........................轉貼..在知識的傳遞上應是正面的.

DEREK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10 23:50 回覆:

Derek兄的上一篇有關於波娃的維基轉貼我會看成比較是"知識的傳遞". 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維基確實是個對於自己進入陌生領域相當好的工具關於複雜的葡萄酒問題,我也常常借助它.所以我了解Derek兄的心情 .

如果我舉一個例子來證明"知識的傳遞"(所謂的找資料)的頂尖者可以修到博士學位,或許大家就能知道處於這個時代找資料有多麼重要.

 

身為一位村上迷,迷的當然不是只有他的書而已.而是一切的相關.

朋友知道我迷村上,送我一本有關村上的書.這書的封面橫批小字”村上狂完全必備手冊”大字”村上春樹”....然後才是書名

”村上春樹文學在台灣的翻譯與文化”

一般來說,如果村上迷看到這樣的書名大概會拿著書先流淚一陣子後,眼淚擦乾才有辦法開始看這樣來頭的書.是的,我也是這樣.可是呢~書看了1/3後我又開始流眼淚了.這本書其實是一位漂亮妹妹的博士論文,她叫做”張明敏”.

這位博士的學歷赫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哲學碩士,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碩士,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有點頭昏了.身為一個村上迷,迷得當然不止只有書而已,而是一切相關. 這篇的博士論文以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為重點,去探討在台灣的翻譯與文化.

我要看的,當然是她對村上本質核心的觀察,然後比較在台灣的翻譯與文化相關….我為什麼會在書的1/3處停了下來流淚呢 ?這就是原因了.我在我所看到的1/3書中完全沒有這位博士自己對村上的思想觀念,大部份的內容是别人對村上的相關後這為博士候選人舉了更多人的相關去映證別人對村上的相關”. 於是我停了下來,實在看不下去了. 可能是我不知道這個範疇吧! “比較文學博士對我而言可能是位於數萬光年距離外的奇異名詞,但是這本書如果是一位比較文學博士的博士論文.那麼,我會說: 博士好像也不是件那麼困難的事 !

 

開頭談維基,流彈卻射中了漂亮的博士妹妹. 待會兒可能有人會來踢館了. 總之,我要說的是知識的傳遞也好,”找資料也行. 都是件重要的事.專精者,可以修到博士.普通者,可以是人人稱讚的對象.

 

找資料的心,有總比沒有好!

 

以上 

 

 


DEREK
多情的才女
2009/12/08 21:18
轉貼 快速簡介..........................................................
THANKS TO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西蒙•波娃
西方哲學家
20世紀哲學


全名 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
學派 / 流派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主要領域 政治學、女性學、倫理學

著名思想 模糊倫理學、女性倫理學、存在女性主義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也譯做西蒙•波娃,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伴侶。
波伏娃全名為西蒙•露茜-厄爾奈斯丁-瑪莉-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大學,1929年通過考試第二名,和第一名的沙特同時獲得哲學教師資格,並從此成為沙特的終身伴侶。
波伏娃出身於小資產階級家庭,從小有很強的獨立性,她和沙特相識後,兩人有共同的對書本的愛好,有共同的志向,成為共同生活的伴侶,但終生沒有履行結婚手續,並互相尊重對方與其他人的「性關係」,但兩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礎上的愛情非常強烈,沙特去世後波伏娃寫了《永別的儀式》,是對和沙特共同生活的最後日子的回憶,流露出對沙特強烈的愛。波伏娃的另一個著名情人是她在1947年的美國之旅所結識的美國作家艾格林,雙方維持三百多封的「越洋情書」(Lettres à Nelson Algren)。
波伏娃去世後,和沙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納斯公墓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08 22:32 回覆:

謝謝提供 !

那麼Derek兄不要再鐘情波爾多了,喝喝看布根地的酒是否像我說的"如波娃的感覺”?

用王文華的說法是”或許可以把上,但永遠無法了解她心裡想什麼 ”


DEREK
布根地的波娃
2009/12/08 00:25

印象中在台灣傳統的葡萄酒確是甜的有些令人發膩的自家私釀,公賣局的和日本赤玉(akadama)算是較有配方 的葡萄酒,但也甜的令人不感領教,最近常見一種號稱東西合壁的紅麴葡萄酒DM上稱使用進口頂級「卡本內 蘇維翁」葡萄汁結合上等優質紅 ,還不曾喝過,或許是台灣少見不具甜味的葡萄酒吧?穿著中國古代大紅袍的蒙娜麗莎,令人又好奇也迷惑...............

在本島應少有人用黃兄遵循傳統不加糖方式釀酒,蓋棉被又聽音樂的葡萄酒真是太幸福了..............................

布根地的波娃正成長中............................令人期待

DEREK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08 09:39 回覆:

發酵持續進行中,酒液已經過完全蓋過葡萄了.

跟當初的預期一樣,酒體透著深深的紅寶石色澤.最重要的,流動性佳完全沒有黏稠感.

現在就看發酵後期的酒精度了.如果超過12%以上,我連糖都不加了.那可就是真的完全的自然葡萄酒了.


格格媽
發酵趴兔
2009/12/06 00:03
酵母菌因為在無氧環境中能分解糖而轉化成酒精.才會被應用來釀酒..這也就是我所謂.生活方式及行為.也可能因此而改變..所以.你的想法有其參考價值..
也正因為我推論你應該會使用低調而溫和緩慢的方式..
倘若你今天用的是光照來保溫.那麼.在你做模擬踩皮動作時.因為瓶身一直與室溫接觸.溫度並不會產生極大變化..
但是.用棉被包覆則不同.等於是阻絕了外界冷空氣..
一天一次.每次多長時間呢.半小時.一小時..那麼.室溫與棉被內的溫差.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在葡萄海裡快樂逍遙的酵母菌.所感受到溫度的急遽變化.在加上你同時間作搖晃瓶身.其實就破壞了它原有的穩定環境..
如果要達到你原先設定的風味.就得把這不可預期所產生的變化將它變成可控制的變因..

當然囉.也許這正是你希望的結果..所謂釀酒好玩之處..

以上

格格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發酵
2009/12/05 00:52
印象中.酵母菌發酵需要三要件..高溫.通風和光照..
不過.釀酒需要無氧.這會不會改變了酵母菌原本的作息..因為.它在光照之下.會顯得比較活躍.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麼.如果是為了溫度而蓋棉被.要是換成用強光燈泡呢..就克服了目前的無光環境.是吧..
話又說回來.以照片上的氣泡看來.活潑又健康.這表示目前的方法可行..要是出現了白色菌絲浮游物.那可就毀了..

我倒是很感興趣的是..像現在這樣.蓋棉被純聊天..內外溫差約多少.多久時間掀一次被子.裡頭的熱度又是多少..
(一般釀酒溫度約20~30度)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05 10:35 回覆:

哈哈哈~

我就知道一定是妳第一個提出質詢 !

釀酒沒什麼公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有一大堆釀酒學教授.他們的釀酒理論夠權威吧 ? 但是釀出讓他們喝了會流淚的葡萄酒往往都是些與他們理論背道而馳的釀酒師.

棉被裡的溫度是多少...有點難量,不過ideally 我是希望它維持在20度左右.沒錯,我用的是還原的釀造.也就是無氧的環境. 

葡萄對於目前蓋棉被純聊天好像還很滿意,發酵的狀況很好.

被子一天掀開一次,(有酒的香味,因為無法做到實驗室級的密封)要做搖晃瓶身的動作.

一來加速下至上發酵速度,二來讓酒更有料.

酒會如何? 幾個月後就知道了.

 

黃國彥(hammerhuang) 於 2009-12-05 21:25 回覆:

還有一點忘了說...

總之,我希望我的酒在低調,溫和的環境中發酵完成.

這樣譬喻好了,如果高溫,通風..這種風格會釀成南隆河風格的酒的話,那麼

跟這些條件相反的環境大概會比較像布根地的酒.

記得我寫過布根地的酒像波娃,南隆河像迫不及待抱上床的辣妹 ?

別小看波娃,沙特愛她是有原因的,誰說才女就不能性感多情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