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中國時報 書寫特教性侵案 陳昭如控訴沉默之惡 新聞之評論 請電小二幫我推薦這一篇文章
2014/02/11 10:07:51瀏覽293|回應1|推薦0

本人已經很久沒有寫新聞評論了,今天早上看到中國時報一篇新聞,讓筆者很想批評這篇新聞中的報導,因為這篇新聞太過一廂情願。

這篇新聞的原文如下:

書寫特教性侵案 陳昭如控訴沉默之惡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40211)

2011年台灣南部某特教學校被揭露大規模性侵事件,震驚社會,直到20138月,僅10人遭懲處,沒有人被撤職。文字工作者陳昭如懷著憤慨心情寫下《沉默》一書,親訪受害學生、相關團體,以報導文學筆法重述事件經過,昨天她在新書座談會上激動直言:「這是社會普遍的沉默和冷漠,把我們都變成共犯。」

 

陳昭如曾任報社記者,著有《歷史迷霧中的族群》、《被遺忘的1979—台灣油症事件30年》等書,昨在台北書展與平路舉辦新書對談。

 

書中細述受害學生心聲、人本基金會與官方的攻防、他校老師等各界反映,她自陳寫作中幾乎摧毀對人性的信任,直到一個女學生秀出侵害她的少年傳給她的道歉簡訊,告訴她:「我決定原諒他,因為日子還是要過下去」,令她無言。

遠在偏鄉無人聞問

有人質疑書中為何不把學校名稱、加害老師名字寫出來,陳昭如痛心地說:「不是我害怕,而是我知道這不是個案。」也有人問她不會手語,怎麼跟受害聽障生溝通?她說:「錯,聽障生和我們根本沒什麼不同,是我們不願意聽,對他們棄而不顧。」

 

她藉本書控訴大眾的沉默之惡,並對比洪仲丘案有幾萬人上街聲援遊行,這起事件卻無人聞問,「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台北東區學校,是否會引起更大關注?」平路認為大眾對於發生在偏遠小鎮的聽障生受害事件,默默分類「我與他者」,「難道這兩者的痛苦不等價嗎?」

 

她認為任何「密室」必然有權力關係,「但把這所特教學校變成封閉、不被看見的角落,是社會的態度。」

 

哀悼報導文學式微

 

陳昭如與平路都哀悼台灣報導文學式微,雖有公民媒體崛起,但大家閱讀新聞「臉書化」,太多紛雜訊息,讓人們對每事件只有短暫的關注

       更令陳昭如氣結的是,有朋友看完書還問她:「是真的假的?」她感慨若有更多人願意看完這本書,也許可改變情勢,「與其怪媒體,不如反省我們的閱讀行為,為什麼嚴肅題材的讀者一直減少?」她強調書寫者傳達的不只是劇情,而是細節,這是影像媒介無法取代的,希望以本書拋磚引玉,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報導文學寫作。

 

 

>>>>個人評論如下:

看完這篇報導,我必須很不客氣的對陳昭如小姐說:「今天新聞媒體以及閱聽人演變到對社會冷漠這種程度,是你們媒體人自找的」。媒體倫理、新聞倫理已經喊了很多年了、公民意識已經喊很多年了,但是你們站在媒體崗位上,有對台灣社會做出什麼改變嗎? 沒有!! 沒有!! 沒有!!  台灣從網路崛起、蘋果日報進入台灣之後,所有類型的新聞全部娛樂化,掌控媒體機器的老闆為了賺錢,每天要你們寫色、腥、煽的新聞來賺錢、增加閱聽者的注意,你們這些記者如果真的有公民意識的話,就應該群起反抗,而不是透過寫書控訴社會的冷漠。

老百姓本來就很容易遺忘,甚至華人本來就有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一個議題需要不斷地被炒作,才會讓社會激起公民意識,我相信你身在新聞圈、媒體圈應該比我還清楚。筆是你的利劍,這是身為記者的驕傲,如果你真的很重視這件性侵案的悲痛,就應該向「北國性騷擾」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裘絲艾米斯一樣擁有不屈不撓的鬥志,打集體訴訟,聯合多個記者重新讓社會大眾回憶起這件事情,讓全台灣受過性掃擾、性侵害的男、女性認知到尊嚴的重要性,甚至不惜找上立法委員,把這件事情提高到政治層次,才會讓受害者的冤屈得以伸張,這才是目前在台灣最好的做法,洪仲丘的案例就是如此。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810382&aid=11075681

 回應文章

hector
2014/06/29 00:08
你在要求別人時你又做了什麼?閱聽人沒有自覺與媒體噬血那互為關連,她所關注的是正義的方向(fghy@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