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4 23:57:40瀏覽580|回應5|推薦19 | |
多數的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既有的模式發展,而不是另尋他路,因為這樣比較「安全」,所以我們都只是被要求做相同的選擇。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很多看起來沒有金錢價值的科目,實際上卻在人類社會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你不能確定他是不是下一個康德,或是伏爾泰。有時候社會的進步,來自於革新。類別中的項目是慢慢建立起來的,但是沒有人去建立那個類別,就不會有底下的項目。 我們為了孩子的幸福,保持社會競爭力,總是很拼命地要把孩子該學的課業努力縮短時程,卻疏忽了課堂以外的東西。但是,這個世界很大,也充滿著無數的可能,在現在的環境裡,你的機會也許是在教室以外的地方。 學校經常為了趕進度,沒有辦法讓學生體驗某些知識的意義或重要性。 例如,美術館與博物館裡面有很多可深究的東西,可是很多人甚至是成人進去裡面,也只是走馬看花式地隨意遊覽,因為不懂,對於那些展示的物品無從看起,不曉得該怎麼欣賞,原因在於小時候的教學多半都只停留在課本,我們沒有辦法將所看到的與所學到的實際串聯在一起。既然是如此地陌生,又怎麼會對於這類的東西有感情?但是,這些可都蘊含著我們的文化啊! 同樣地,也因為這些知識處於這樣的劣勢,文化推廣變得艱辛,甚至造成某種意義與資源上的浪費,可說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記得之前在美國時,有一家庭的孩子高中畢業後,決定去工作,工作了一陣子之後,才決定再到大學去念書。這個印象讓我非常深刻,因為台灣多數學生都是選擇先唸完書後,再去工作。能在職場工作一陣子,再回去唸書畢竟比較不容易,要捨棄得比較多,但是對於「唸書」這件事,卻已經有了一個「想要」的慾望。 人要到什麼時候,才會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如果沒有多次的自省與生命體驗,又怎麼會明白自身的答案? 在教育制度上有一個很大的弊端是,往往在許多人還沒建立明確目標、對自我與本身文化的認知都還不清楚的狀況下,就只是急急地催促他們步向升學的舞台,那麼又怎麼能期待他們學得快樂、一定有所成就來回饋社會或是對未來有什麼理想可言? 最後對於那些剛畢業面臨失業的學生,難道不會開始對自己的價值產生疑問,甚至自我唾棄嗎? 這時候,多數人給予的幫助又是什麼?是鄙夷他們的處境?還是勸離他們的心之所向? 許多人會繼續唸研究所不是沒有理由的,每個人都只是在等待或尋找機會,但是這並沒有解決社會的問題。這是骨牌效應後的其中一個結果,但這不是最終的……。 所以我會特別強調「探索」,努力嘗試,並在生活中學習。多了解藝術與文化,參加文化活動、看展覽(最好是有導覽功能的)與表演;親近大自然;還有鼓勵發問(多少人的好奇心是被禁止發問抹煞掉的……)、表達自我。對於「興趣」,應該多扮演一個輔助的角色,因為對於有些人,即使禁止了,最後還是有可能會走上這條路的,那何必浪費時間繞個彎?就算最後不一定會有當初所想的結果,至少嚐試了,不用等到七老八十,還做著沒辦法完成的青春美夢。 社會好比父母,莘莘學子則有如自己的孩子,彼此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也許,我對於教育政策的反感在日後的幾年會慢慢淡化,就像曾經發生過的淡忘一樣,但是我至少寫下來了,而你們也用雙眼見證了那百分之ㄧ的可能與機會……。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